【潘勤创业:有野心很花心】 马云的创业故事简短

  2009年年底,在网络里看到一条“整蛊”新闻:   “潘勤被肯德鸡签约为全球唯一代盲人”!当然这只是一条好玩的戏言,不是真的。   潘勤,很不安分一个年轻人,在福州。大一时,他就组建一个叫AngleMyth的校圜销售网络和一个叫“畅想科技”的小团队,“说白了,一个卖杂货,一个卖电脑”。初见他,给人感觉很“拽”。他叫屈:“做人不能自以为是,这社会太拽没人买账。”
  毕业后,这个时尚都市男生,居然养猪、养鸡,还“养车”……创业对他而言,就是“有野心很花心”。
  “趁年轻多做点不同的事,老了拿来给孩子们卖弄。”他笑着补充。
  除了帅,不安分,你认为你的优点是什么?
  他简明答:不帅。敢想敢做,想做就做。
  
  毕业了失业了回家养苍蝇
  
  潘勤于2007年6月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和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他也有过一段迷茫期,连门都不爱出。
  父亲不满他“晚上上网白天睡觉”。母亲希望他“最好早出晚归的,有个固定的工作。”
  潘勤不喜欢那种周而复始的生活,“我不适应,很乏味,在学校那么长时间都呆惯了呆腻了,还叫我上班,受不了。”
  工作都已经找好了,但是自由惯了的潘勤就是不想去。还和父亲对着干。那几年猪市看涨,行情很好,在家聊天的时候潘勤就半开玩笑地说“找块地养猪去”,结果他爹就刺激他,“不会吃苦,什么都不会,你怎么做……”
  潘勤说:“人家说我不行,我就要行给他看。”于是,有些赌气有些悲壮地与网络里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到乡下养了一届猪,因为成本太高,自己大学里挣的钱也花光了。“人家4月出栏,我不懂技术,搞了8个月才出栏,把‘饲料猪’都给养成‘土猪’了,结果还和别人的4个月猪一个价格,亏死了!”回忆过去这些,他嘲笑了自己。
  社会的现实总让他四处碰壁。没想到2007年7月6日晚,潘勤上网时无意中又看到这样一句话“毕业了失业了回家养苍蝇”,感觉挺有兴趣的。
  他找到了发帖人杨国聪的博客,得知杨国聪是福州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毕业生,家是福建南平农村的,家里有一块承包的林地。
  潘勤以前从媒体上了解到国家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很大,有政策倾斜,一度有过从事新农业开发的念头,看了杨国聪的博客后,在省城里成长的潘勤再次对乡野产生了新鲜的憧憬。随后,他联系了杨国聪。
  通了3个小时的电话以后,两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相识恨晚,一拍即合,潘勤负责启动资金,卖掉猪的钱,两万块:杨国聪提供地盘。
  第二天潘勤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先带上自己的积蓄1万元,约杨国聪在火车站见面,想跟杨国聪回家。听到这个消息,父亲怒了,母亲哭了。
  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他母亲说:“80后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娇生惯养的,一个孩子,从来也没有吃过苦,心里想他去了几天肯定会回来的。”
  然而潘勤的母亲万万想不到,从有想法到去做,前后不到两天时间,潘勤居然这一走就是四个月。
  
  潘勤怕老鼠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当潘勤饱含热情到杨国聪家的时候,农村的艰苦条件还是把他吓了一跳。
  刚去的时候,山区老鼠比较多,他怕老鼠,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拉着杨国聪一起睡。
  潘勤在农村的生活从除草开始。每天早晨6点钟,潘勤和杨国聪就起床干活了,从来没干过农活的潘勤,一招一式都跟着杨国聪学。
  杨国聪往往兴致一高,两只拖鞋一飞,光脚漫山遍野都可以跑,潘勤可不行,也试过一次,把鞋一脱,那个痛,那个脏,他跟小媳妇一样受不了!
  他们本来打算养苍蝇,后来发现养苍蝇不现实。2007年7月,他们养了第一批500只鸡。当地的村民养鸡的很多,怎样才能养出和他们不一样的鸡呢,两个年轻人的脑子转得很快。
  杨国聪天天要背着半包料往山上跑。潘勤坐着说话不腰疼,“好啊,你也锻炼,多强壮啊,哇,跟鸡似的。”他们故意把食物分撒在竹林中,以增加鸡的活动量,这样养出来的鸡肉质更紧,口感更佳。
  4个月过去了,就在他们想着把鸡卖个好价钱的时候,令他们想不通的问题出现了。
  鸡长大了,忽然发现,销路呢?
  两个人在山里兴高采烈埋头苦养了四个月的鸡,从未考虑过市场的问题,2007年11月,他们运了250只鸡到农贸市场卖的时候,才发现不对路。价格太高,鸡是好鸡,就是卖不动,曲高和寡。
  就这样,耗了几十天,鸡瘦如柴。最后忍痛低价处理掉了80多只,剩下的都死掉了,各种费用加起来,那批鸡亏了潘勤近万元。
  两个年轻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养出具有农家鸡品质的鸡,因此成本比较高,他们先后投入了10多万元,喂的是五谷杂粮,养殖周期都在四个月以上。如果把这种鸡拿到农贸市场卖,价格很难被接受。他们决定换个地方卖鸡,并开始了明确的分工。
  
  潘勤从“落汤鸡”到“最帅的卖鸡人”
  
  杨国聪养鸡,潘勤专门跑市场,他农活干不了。
  从此,潘勤负责回老家福州开发市场,他把目标定在一些有消费力的星级酒店上。每天他都会给自己定一些推销目标,然后一家一家找上门去。
  潘勤回忆说:“兜一两只鸡,从人家酒店大门口直接杀进去,酒店的跑堂问我,你干嘛呢,卖鸡的,你走错位置了,我就差没被一脚踢出来,出来的速度比进去快多了。”
  在家的时候有家人宠着,在养殖场的时候有杨国聪帮着,到了市场上的时候,潘勤第一次感受到市场的无情。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后,刚好又遇上了瓢泼大雨,把潘勤淋成了落汤鸡。
  一度很伤自尊,打退堂鼓了,顶不住了,后来自己给自己打气,说不定这场大雨下完就把霉气冲走了,所谓“湿”来运转。他有个优点,自己为自己加油。“选择了就没有退却过,除非自己腻了”他很拽地说。
  然而那场大雨并没有冲走潘勤的霉气。就在潘勤为卖鸡四处奔波的时候,2007年12月潘勤的朋友郑先生介绍了一位中间人给潘勤,这位中间人说如果潘勤能付一些打点费,就可以帮潘勤把鸡卖进超市。
  潘勤病急乱投医,就想搏一把吧。想不到,做生意也要开后门。
  作为潘勤的朋友,郑先生是诚心想帮他一把,因为当时潘勤出来跑市场一个月了,还没有卖出几个钱,而养殖场那边的鸡已经快断粮了,杨国聪天天向潘勤告急,实在不行就先低价处理掉一批鸡。
  杨国聪说:“最难的时候口袋里只有60块钱,一直都是借,那时候每天都得600块钱,烧钱啊。”于是催命一般地给潘勤打电话,潘勤只好报喜不报忧敷衍着,其实自己也急如热锅里的蚂蚁。
  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被潘勤视为救命稻草的那个中间人连个答复都没有,花了近万元的打点费,最后中间人只给了潘勤一个公司的名字。
  既然中间人靠不住,潘勤决定自己联系这家公司。
  2008年1月他上网查到了这家公司,打听到了电话号码,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他给这家公司老总林忠耿打了电话。林忠耿拥有一家肉品配送公司,专门为福州市各大超市配送肉类,如果有他的渠道,潘勤的鸡就能顺利地进入福州市各大超市。
  然而头几回通话并没有什么效果,对林忠耿来说,像潘勤这样想通过他进超市的人太多了。卖鸡心切的潘勤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依然态度很诚恳地给他打电话,把自己的情况告诉林忠耿。潘勤的努力没有白费,林忠耿答应见见潘勤。
  当时林忠耿刚好在银行里办事,于是他约潘勤在银行见面。初次见面,林忠耿觉得潘勤很不成熟,两个人的谈话即将结束。没想到这时有人打电话给林忠耿问他的住址,一旁的潘勤意外得知原来林忠耿和自己住在同一小区里,一下子让潘勤看到了希望。
  这次见面以后,潘勤趁热打铁,几次登门拜访林忠耿,把宣传资料给他看,把自己和杨国聪的创业故事告诉他,他们终于打动了林忠耿,他后来说:“很少像他这样是城里的小孩,跑到边远的山区去创业,被他们打动了一下。”
  在福州的超市里,大多数卖的是冻鸡,像潘勤这样的农家鸡比较少,林忠耿看到了市场空缺。从2008年1月开始,林忠耿开始帮潘勤把鸡卖进福州的7家超市,每月的销量已经从最初的1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一千只。潘勤也趁机扩大养鸡场规模,现在他的存栏量有7000只。常常在街头,有人看见他,问:“你是在电视里卖鸡的那个帅哥?”他渐渐出名了。
  对于未来,潘勤说:“按我们现在的趋势,再过几年,我要在福建省内做土鸡的NO.1,老大。”
  
  编辑 风 云

推荐访问:野心 花心 创业 潘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