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厅水库“复活”背后]官厅水库旅游攻略

  在网上搜索“官厅水库”,你可以看到一个环境保护的励志故事——1997年,官厅水库因为水质污染退出北京饮用水源地,2007年,因为水质改善,恢复为北京饮用水源地。  在北京长期缺水和环保概念日益受关注的现实中,官厅水库的“复活”,绝对算是个“好消息”。
  不过,这个“好消息”背后的事实是:从2007年到现在,北京人基本没喝过官厅水库的水;水库的水质也长期保持在IV类,而按照国家标准“饮用水源地必须达到Ⅲ类以上标准”。
  水源地疑云
  官厅水库最近一次被媒体集中报道,是因为一个90后的女大学生王京京。王京京是北京科技大学生态系的学生,也是环保组织绿家园的志愿者。
  王京京的毕业论文研究了北京五大水系的污染现状,2012年6月,绿家园网站以《环保志愿者北京水质检测后的感受》发布了王京京的毕业论文,因为论文直指,“北京五大水系全遭污染”而成为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
  在这篇调查中,王京京提到官厅水库因为水质污染,退出了北京的饮用水源地。多家媒体选择将此放入标题:官厅水库退出北京饮用水源地。
  猛地一看,官厅水库似乎躺着中了一枪。
  检索新闻,官方媒体有详细报道:1997年,官厅水库因为水质污染退出了北京水源地,2007年已恢复为北京饮用水源地。
  王京京的调查报告未提及,这是否是官厅水库再一次退出水源地。但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她很确认,官厅水库的水现在“已不能作为饮用水源,仅用于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以及补充城市河湖用水。”
  在一轮媒体密集报道一个月后,人民日报做出澄清性质的报道——北京五大水系103条河流,符合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的河长占51%。但这篇报道也承认,官厅水库的水为IV类水。
  Ⅲ类和IV类的差别何在?
  按照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Ⅲ类水,方可成为水源地。
  从2007年1月开始,北京市水务局网站“水情监测”栏目开始每月公布北京河流、水库的水质状况。《中国周刊》记者检索发现,从2007年1月1日到2012年9月,除了2009年2月、3月为Ⅲ类水质、2007年11月是V类水质,其他均为IV类水质。
  官厅水库到底发生了什么?
  生与死
  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修建的第一座水库,它位于海河水系永定河上,地属北京延庆和河北怀来县的交界处。
  1951年开始动工,1954年,官厅水库建成后,它长期成为京西居民的饮用水源。在京密引水等工程未解决冬季输水问题之前,官厅水库一度是冬季结冰期北京市区工业和生活的唯一地表水源。
  虽然90%的区域属于河北怀来县,但因为与北京的重要关系,水库的管理机构从属北京市水务局。
  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地梦碎的最早预兆是在1972年春天,怀来、大兴县许多民众因食用官厅水库的鱼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建委随后向国务院作出《关于官厅水库污染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称“经化验,证明水质已受污染,并有急剧增加的趋势,水库盛产的小白鱼、胖头鱼,体内滴滴涕(DDT)含量每公斤达两毫克,严重超标”。
  随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官厅水库水质恶化是由于水库上游受到沙城、宣化等地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
  原国家计委的报告还指出,“官厅水库受污染,势必直接影响北京市的地面和地下水的水质。”
  当年,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并作出批示,同意这份报告的建议,组织各地进行检查,认真规划治理。
  许多环保人士认为“官厅水库污染事件”拉开了中国环保事业的序幕。
  然而,尽管官厅水库得到了如此重视,但随着周边工业经济的发展,官厅水库的水质仍在恶化,曾经清澈的水体退变为IV、V类。
  直到1997年,北京部分市民发现来自官厅水库的水有异味,官厅终于被迫退出首都饮用水源地。
  2007年8月20日,北京市水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焦志忠宣布,“官厅水库十年来首次恢复饮用水源地功能,今后将成为北京应急备用水源。”
  当时多家媒体报道说,官厅水库恢复为北京饮用水源地。由于北京水资源紧缺,官厅水库的“复活”,绝对属于“好消息”。
  按照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为了让官厅水库“复活”,北京市和河北怀来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北京在官厅水库入库口建成1500亩黑土洼湿地,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并建成土石滤水净化工程,解决了上游污水直接入库的问题。同时,陆续对官厅水库下游的永定河进行治理,建成了25处污水处理设施,清理原有堆放在河道中的垃圾,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各类违章建筑,严禁在河道内盗采砂石;并沿河新建了4处湿地生态净化工程。
  怀来县则先后关停了大批企业,其中沙城农药厂曾是建国初期华北最大的农药生产基地。在2006年前后,整个张家口地区先后投入近7亿元治理官厅水库周边的污染源,取缔污染企业486家,256家停产。
  而在绝大部分宣布“官厅复活”的“好消息”中,却几乎没有人去追问:为什么官厅水库的水仍然是IV类,却可以越级成为饮用水源地?
  关于“好消息”的全部
  关于几类水能成为水源地,北京市水文总站站长杨忠山告诉《中国周刊》记者,“按照国家标准,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标准必须达到三类及以上。除非是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被污染的水,但必须经过严格的净化和手段。但目前北京还未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所以饮用水源地水质的严格标准仍为三类及以上。”
  北京市水务局宣传处处长俞亚平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官厅水库自从1997年之后就不是北京的饮用水源地。”
  对于2007年官厅水库的“复活”,他解释说,当时北京市水务局的表述是,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地功能。“IV类水质的官厅水还要继续流经100多公里,通过自我净化在永定河三家店河段达到Ⅲ类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所要求的‘饮用水源地必须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其实恢复饮用水功能的是三家店河段的水质,不是官厅。”   对于“应急备用水源”这一概念,俞亚平解释说“恢复饮用水源地功能的官厅水库因为连年缺水只能作为备用水源,备用就是还没有用”。
  严重缺水,这也是官厅水库“复活”这一“好消息”背后的重要事实。
  “官厅的库容共有41亿立方米,但由于华北地区1999年以来的整体干旱和上游用水,目前的库存只有1亿立方米。没有水,官厅是饮用水源地还是工业、河湖水源地都没有意义。”俞亚平说。
  事实上,缺水也是官厅水库水质不达标的重要原因。官厅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IV,2007年11月甚至退化为V类。因为没有水,所以很多化学物质不能被稀释,单位浓度就高。”俞亚平说。
  一方面缺水,一方面官厅水库周边却不断地建造“水景房”。
  有媒体报道“波尔多庄园”、“拉斐水岸”、“泊爱蓝岛”等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有人担忧这些楼盘产生的污水会加重官厅水库的污染。
  然而,一边是由怀来政府所管辖的土地项目审批,一边是北京水务局直接管理的官厅水库,俞亚平说:“官厅的位置太尴尬,不好管理。”
  现在,每个假期很多北京人都选择去京西的康西草原和野鸭湖游玩,但恐怕少有人知道,这两个地方都曾经是官厅水库辽阔的水面。
  那个再次让公众关注官厅水库的女生王京京,现在日本留学,研究日本对水环境治理的诸多案例。
  回忆自己在绿家园参加的志愿活动和对中国水环境治理的认识,她说:“中日最大的不同,或许不在于技术的先进与否,更在于面对大自然的态度,政府、企业、民众,水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
  绿事件
  10月23日,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发布了《2012年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2012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程度最高的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北京、佛山、珠海、南京、苏州、宁波。
  10月8日,美国使馆通过推特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显示,当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为“危险”级,北京环境监测中心的空气质量试运行监测报告也是“严重污染”,但北京环保局的官方报告则仅为“轻微污染”。同一天,三个结果,受到广泛质疑。
  10月28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兽医大会上,专题讨论了动物福利问题,以推动我国首部《动物福利通则》。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快动物福利立法,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虐待动物的行为。
  10月22日,针对湖南罗霄山脉及新化、新邵、桂东等地“千年鸟道”上大量迁徙的鸟类遭受猎杀,国家林业局向湖南省林业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迅速调查候鸟迁徙线路涉及地区猎杀候鸟情况,坚决查处猎杀候鸟违法行为。
  10月22日,环保部表示,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场地,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且不得用于住宅开发,对已有居民要实施搬迁。
  10月19日,正在印度城市海德拉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上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100年中,全球大约半数湿地遭破坏,在亚洲和其他一些地区,沿海湿地以每年1.6%的速度消失。
  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告别白炽灯泡·点亮绿色生活”行动主题宣传活动上介绍,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如果把我国在用的14亿只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每年可节电480亿度。
  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梅里雪山是地球上低纬度地区海拔最低的冰川,是当地藏民心中的“神山”,也是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近年来,梅里雪山出现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现象。其中最长最大的明永冰川退缩明显,以前与两边植被直接相连,现在大部分被沙土覆盖。

推荐访问:官厅 水库 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