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摘要 在介绍汾阳市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玉米矮花叶病、小地老虎、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的防治措施,以为汾阳市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防治;山西汾阳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
  汾阳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也是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近几年玉米播种面积2.67万hm2以上,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在基地带动下,玉米加工业也正蓬勃兴起。然而玉米品质不高、产量低已成为汾阳市玉米产业化开发和农民增收的瓶颈。不重视病虫防治,盲目使用农药,严重制约玉米品质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近几年来,随着免耕技术的推广、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施肥方式不当等原因,玉米田病虫发生加重,问题突出:一是地下害虫逐年上升,常造成缺苗断垅,特别是小地老虎发生严重;二是玉米螟、红蜘蛛等害虫危害呈加重趋势,常造成籽粒受损,产量降低,常年产量损失达30%左右。
  1 防治策略
  一是充分利用品种自身对病虫害的抗性;二是根据田间调查及往年虫情,结合天气、苗情,做出准确预测、预报;三是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四是通过农业栽培措施提高玉米抗性;五是通过耕作措施降低病原菌和害虫基数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六是利用非农药技术控制病虫害,注重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有效控制害虫数量;七是合理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及时进行科学防治。
  2 综合防治措施
  以农业措施为主,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增施腐熟有机肥。近几年来,部分农民习惯用未腐熟的鸡粪做有机肥,使蛴螬发生严重,为减轻其危害,鸡粪一定要经过高温腐熟才可施入。另外,选择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前几年玉米病虫害主要以“一病两虫”为主,即玉米矮花叶病、玉米螟及玉米红蜘蛛,近几年玉米矮花叶病得到有效控制,地下害虫发生较为频繁,2008年小地老虎严重发生,造成近0.33万hm2玉米田毁种,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该文重点介绍玉米矮花叶病、小地老虎、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
  2.1 玉米矮花叶病
  该病主要由蚜虫扩散传播,20世纪60—70年代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国普遍发生,1995年大发生,1998年矮花叶病在山西省大流行,全省受灾面积达40万hm2,玉米矮花叶病在一般地块产量损失3%~10%,严重者可达20%~80%。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叶绿素解体,光合效率降低,营养代谢失调。玉米早期发病后植株矮化,多分蘖,多穗或无穗,使空秆率上升,有的病株虽能抽穗结粒,但穗小、粒少而秕瘦,千粒重下降;玉米生长后期发病对抽雄散粉和籽粒灌浆成熟也有较大影响[1]。
  2.1.1 症状。玉米矮花叶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一般有3种类型:①褪绿斑型。发病早期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纹,沿叶脉排列成不连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②黄绿相间条纹型。发病中期随病情发展,症状逐渐扩展至全叶,在粗脉间形成深浅不同的褪绿条纹,脉间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③枯黄矮化型。发病植株到后期病情继续加重,病叶叶绿素减少,病株瘦弱枯黄,生长缓慢,植株明显矮化[2]。
  2.1.2 预防措施。玉米矮花叶病是由蚜虫传毒引起的病毒病,在防治上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结合农业栽培措施进行综合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推广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玉米矮花叶病的关键措施,绝大部分M017系列品种对矮花叶病抗性较差。可见选择对路品种的重要性。②加强田间管理。玉米播种时适当增加播量,间、定苗时及时拔除病株,对控制田间传播、减轻病害流行有明显的作用。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应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增加中耕除草次数,培土保墒,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③防治蚜虫。小麦和玉米要大力推广包衣种子,在小麦乳熟期即蚜虫迁移盛期,及时喷药防治,将蚜虫消灭在迁飞之前,减少传毒媒介,并且在防治时要组织种植户集中连片进行消灭,否则效果不太明显。
  2.2 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俗称土蚕,也叫切根虫,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杂食性强,是农作物幼苗的大敌,2龄幼虫取食玉米心叶处,将心叶咬成针孔状,3龄后可将近地处嫩茎咬折,4~6龄为暴食期。晚上幼苗被咬食心叶,第2天中午就可发现幼苗心叶萎蔫。地老虎是一种白天钻进土壤、夜间出来咬食的害虫,防治难度较大。
  2.2.1 农业防治。防治方法:①除草灭虫。杂草是小地老虎早春产卵和孵化的主要场所,采用深埋或烧毁的方法清除田间地边的杂草,可以破坏小地老虎的寄生场所,并可大大降低小地老虎的成活率。②诱杀成虫。可利用黑光灯捕杀成虫。③捕捉幼虫。对高密度的幼虫,可在每天早晨到田间,扒开新被害植株的周围或畦边田埂阳坡表土,捕杀幼虫[3]。
  2.2.2 化学防治。防治方法:①药剂拌种。用40%辛硫磷乳油50 mL对水5~6 kg,拌玉米种子50~60 kg,均匀喷洒,摊开晾开后即可播种。②根部灌药。苗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任选一种灌根。在地下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40%甲基异柳磷50~75 g,对水50~75 kg,于16:00开始灌根。③撒施毒土。对1~2龄幼虫,可喷雾或撒毒土,用75%辛硫磷500 g加水少量,拌细土、细沙125~150 kg,按300 kg/hm2撒施,顺垄在作物根旁开沟撒入药土,随即覆土。④毒饵诱杀。对高龄幼虫可撒施毒饵,将新鲜草或菜切碎,用50%辛硫磷50 g+水1.0~1.5 kg+少量糖醋喷在50 kg鲜草或鲜菜叶上,于傍晚分成小堆,按3 000~4 500堆/hm2放置田间,诱杀地老虎。或用小米15 kg/hm2辛硫磷750 g/hm2+少量糖醋泡制1 d,于傍晚均匀撒在田间。⑤地面施药。在傍晚收工后用喷雾器,按每桶清水内加2.5%敌杀死8 mL,配成2 000倍的药液,按30桶/hm2均匀喷洒。⑥植株施药。用90%敌百虫800~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20%快杀灵或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任选一种于黄昏时叶面喷雾,发生期喷2~3次,每7~10 d喷1次[4]。   2.3 玉米螟
  玉米螟也叫玉米钻心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大害虫,一般春玉米受害导致减产10%左右,夏玉米减产20%~30%。在北方发生较为严重,多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根茬及穗轴中越冬。幼虫玉米抽雄前在心叶内取食嫩叶,叶片抽出后呈现出许多排孔;抽雄时蛀食雄穗主枝,使主枝易折断;抽雄后多蛀食雌穗或茎秆,造成果穗缺粒或茎秆易倒折。
  2.3.1 物理措施。提倡利用害虫对环境条件中各种物理因素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杀灭害虫。大面积推广灯光诱杀、辐射不育等。可安装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
  2.3.2 化学防治。于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用玉米螟专用颗粒剂或0.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灌心。防治指标:玉米花叶率达20%时及时用药。也可用50%辛硫磷配成毒土,每株撒2 g,效果很好,但作用期比颗粒剂短。
  2.4 玉米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俗称火龙,在干旱年份各玉米产区都可能发生,防治不及时可暴发成灾。红蜘蛛属刺吸性昆虫,主要以成虫为害玉米,被害玉米表现失水、失绿、早衰、干枯、倒伏,严重地块绝收。玉米红蜘蛛成灾的主要原因:一是高温干旱,在玉米生长旺季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天气,灾情加重。二是寄主多,基数大。玉米红蜘蛛除为害玉米外,也为害高粱、棉花、大豆、黄瓜、马铃薯等几十种农作物。三是繁殖速度快,一年可繁殖10~20代。
  2.4.1 农业防治。秋翻灭茬灭草杀虫源,使用1.8%虫螨克3 000倍液喷雾。清除田间、地头、渠沟边杂草,减少虫源,在受害严重的地区应避免玉米和大豆间作。7月初红蜘蛛初发阶段及早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及时剪掉下部有害虫叶片,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浇水、施肥减轻红蜘蛛危害。
  2.4.2 田间喷药。在红蜘蛛初发阶段,用40%乐果乳剂1 kg加205三氯杀螨醇1 kg,对水1 t,配成混合液喷雾。或选用1.8%虫螨克乳油2 000倍液、20%达螨灵乳油2 500倍液、25%快螨乳油1 500倍液等喷雾,均匀喷于叶片下方,重发区隔5~7 d喷1次。
  2.4.3 割行防治。对密度大的玉米田采用此法,即间隔6.8 m割2行玉米,左右喷打,全部覆盖防治。
  3 参考文献
  [1] 李探林.常见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64-65.
  [2] 盛宇,郭玉波.浅谈春玉米病虫害发生与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3):41.
  [3] 王盛荣.鲜食玉米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1(3):37.
  [4] 孙卫华.高产玉米田间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3):7.
  39(2011)12-0166-02

推荐访问:汾阳市 综合防治 病虫害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