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彰显制度优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7篇

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体系需要改革,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应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与发言权,扩大IMF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但改革不意味着推倒重来式的革命…小编为您整理了《2021彰显制度优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范文7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后疫情下彰显制度优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

 吴燕妮 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资本平台

 

     提要
     按照“双区”建设要求,深圳应在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道路上积极实践,深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加快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建设,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拓展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建设世界领先的创新资本中心。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相继出台,根据文件精神,加强“双区”建设,积极探索更加稳健、开放的金融发展路径是深圳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之义,也是深圳打造“全球标杆城市”的必然要求。纵观近现代全球城市的发展,现代化城市的崛起与金融资本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从考察创新资本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角度,讨论对深圳城市发展的经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创新资本是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回溯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全球各大中心城市都经历了从原始经济发展到工业资本积累,再到服务经济发展推动的原始金融资本形态出现,最后到创新资本形成的路径。例如纽约金融中心,以地缘优势带来的工业资本积累迅速发展为服务经济,金融、律师等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向周边迁移同时以电子通信等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增长,而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服务于新型企业的融资中心迅速崛起,使纽约迅速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同样在硅谷的大型城市如旧金山、洛杉矶等,从军工电、半导体计算机硬件行业向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升级,大量风险投资在旧金山湾区扎根。在东京都市群中,产业发展经历了从化学工业向汽车、电子和电器转变,而城市中心的产业集群则向精密机械、软件业、金融和信息产业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依赖银行贷款的方式局限显现,日本进行金融改革并逐步放开市场,债券和股票市场得到巨大发展,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应迅速显现,使得东京逐渐发展成为能够比肩纽约、伦敦的金融中心。
     二、均衡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是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场内交易所、场外私募以及各类中介机构、监管机构组成的资本市场生态是推动金融体系完善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资本生态体系可以让投资人或者融资方根据需求来选择不同风险、期限和利率的融资组合以降低成本,提高投资转化为资本的效率。而在城市产业生态体系中,制造业与金融业各司其职,使得企业可以专注于主营业务,将融资服务转移至第三方专业机构从而提升效率。从全球城市发展路径看,如果制造业与金融业发展能够彼此均衡,将呈现良性互动机制。
     一是直接融资市场可为企业提供更加长效的融资渠道。纽约的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三分之一,东京的工业产值占全日本的四分之三,旧金山的高科技产业处于全球领先。纽约湾区从1790年的费城交易所建立以来,历经数百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层次分明、定位不同的市场体系,满足不同企业不同筹资规模的需求。目前,纽约湾区已形成以纽交所、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为第一梯队的全球或全国性交易市场,以费城、波士顿交易所等组成的区域性交易所,以及以OTCBB等为代表的场外市场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从各大城市主要交易所的IPO情况来看,1920年前在纽约几个重要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寥寥无几,但1920年以后股市逐步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而东京证券交易所在上世纪80年代后IPO企业数量也在逐步增多,在与大阪交易所合并成立日本交易所集团之后,上市企业更是不断突破新高,目前在日本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接近4000家,为日本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共同作用为产业提供多元化支撑。在创新资本形成的机制方面,围绕着科技创新型企业,旧金山逐步发展出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风险投资产业链,以及以服务创新型企业为主的科技银行体系。以成立于1983年的硅谷银行为例,1993年硅谷银行通过采用“贷款+认股权证”形式为创业企业提供低成本的长期资本。2012年,硅谷银行为风险资本以及创业企业提供了26亿美元的贷款,共为3万多家科技企业以及550多家投资和私募基金提供了服务支持。此外,旧金山湾区的风险资本还与纽约湾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打通了风险资本退出的渠道,形成了良好生态循环。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创新资本领先城市逐步形成了发达的证券经营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孵化器公司、信用评级机构、资产担保等第三方机构,为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全生命周期、全风险维度、高效率的服务。据统计,全美排名前六的会计公司有四家总部在纽约,全球排名前十的投资银行的总部或者主要办公地点都设在纽约;
大量世界知名的会计事务所和律所都在东京设有办公室;
旧金山则拥有四家排名美国前十的孵化器公司。目前,纳斯达克以及日本证券交易所高新行业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半数,其中高新行业企业总市值占比高达84.41%和53.88%。以旧金山为代表的西海岸地区私募风险投资数量曾经分别占全美风险投资数量的42%以及投资总额的62%,其中大部分投资进入了软件、生物制药等高新行业。
     三是机构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集聚进一步促进专业化市场形成。机构投资者将分散的居民资金汇集到一起,提供更加专业的投资渠道,可提升投资者议价能力,实现大小投资者利益共享,降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成本,有利于资本的高效形成。美国机构投资者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后随着《联邦现代化法案》的发布得到快速发展,在80年代中后期机构投资者达到34%,90年代末达到48%。据统计,90年代初期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达到13000多家,平均持股比例在50%以上,1995年的机构投资者投资总量较1990年翻了一倍。
     从这一角度看,国际投资者对应的外部资金是补充当地资本不足的重要方式。外部资金一般通过银行或者证券两类渠道进入城市创新资本形成机制之中。
     四是创新资本流动催生领先的资本中心。国际和区域金融中心往往具有金融产品多样、层次丰富等特点,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和渠道。资本市场通过一级市场金融产品的发行筹资、二级市场金融产品的流动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投资者通过有效的市场信息,选择成长性好、盈利潜力大的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保证资源有效利用。交易所产品从基本的股票固收产品逐步发展为目前覆盖股票、基金、固定收益、衍生品等全方位产品体系。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衍生品的种类覆盖了ETF期权、个股期权、指数期权期货、外汇期权期货、商品期权期货、权证、非标衍生品等。其中纳斯达克交易所还提供天然气、碳排放市场,原油、铁矿石等期货,以及私募股权。日本交易所集团的衍生品除了常规的个股期权、指数期权期货、权证等产品外,还有RETTS期货、波动率期货等。
     此外,场外产品也迅速发展。美国共同基金从1945年的68只、8.82亿美元规模发展到2018年7月的7941只、总净资产规模超19万亿美元。美国ETF基金从2003年的123只发展到2018年的1923只,总资产达3.61万亿元,其中,绝大多数场内ETF基金都是在纽约湾区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三、深圳打造全球创新资本中心是“双区”建设的必然要求
     按照“双区”建设要求,深圳应在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道路上积极实践,深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加快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建设,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拓展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建设世界领先的创新资本中心。
     一是以深圳资本市场建设为契机,全面构建跨境投融新模式,拓宽资本形成渠道。深圳拥有全国领先的资本市场,资本形成机制较为完善,有利于跨境资本形成的实现。从2015年开始,深圳即建设跨境资本服务机制,与境内外机构共享资源渠道,共建合作网络,逐渐探索出以信息服务对接为纽带促进跨境投融资对接的资本市场国际合作新模式。在当下资产配置全球化趋势下,应积极探索跨境投融资工具开发,为境内外居民提供便利。在完善跨境资本服务机制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平台运行机制,吸引更多海内外机构共同参与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公信力、权威性的跨境投融资对接平台,不断扩大平台渗透力和影响力,促进更大范围资本对接。同时,要依托创新优势和地缘优势,构建兼容国际标准、覆盖全球、功能灵活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
     二是依托香港、面向世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资本生态圈,推动创新资本形成及配置效率。深圳一直致力于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力打造创新资本中心,逐渐形成支持创业创新的市场特色,是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应依托深港通持续为投资者共享两地经济发展成果、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不断提升内地与香港市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深圳可以积极探索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深层次交流,深化与香港机构各类交流合作,推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进行合作。此外,深圳应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契机,探索创新跨境资本服务,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资本平台。
     三是加强跨境监管布局,有效防范资本形成中的风险。深圳被赋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任,应结合当前跨境监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判未来全球金融监管趋势,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为我国跨境金融监管的机制探索一条可复制借鉴的路径。一方面,借鉴欧盟、IOSCO等广泛采用的通行机制,通过与香港和澳门签订相互“认证”协议、颁发“通行证”等形式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区内各地监管信息共享,便于监管执法合作的开展甚至是司法协助。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内经济金融合作基础较好,也有非常广泛的文化交流,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港澳“监管对话”机制,拓宽信息交换渠道,参与区内境外的非正式信息交流。

关键词:吴燕妮: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资本平台

 

后疫情下彰显制度优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

 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中国动力

 

     在4月16日举行的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要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领导人气候峰会取得积极、平衡、务实成果。中方在峰会上强调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充分彰显中国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中国动力的决心和信心。
     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治理问题愈加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落实气候资金和技术援助、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支持等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甚至有的国家把气候治理作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偏离了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事业这一根本出发点。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反对个别国家将自身利益置于人类整体利益之上,主张各国应自觉履行《巴黎协定》相关义务,有能力的国家和行为体应该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援助弱小国家,提升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方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自能力原则,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既为全球治理作出了贡献,也体现了中国的国际担当。
     中国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超额完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履约义务,提升了《巴黎协定》框架下的国家自主贡献力度,而且实质性地改善了国内生态环境整体质量。中国的行动和努力不仅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新动力,更有助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包容、普惠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如今,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内政外交的重点方向之一。各国应当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展开积极的气候合作,真正做到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商全球气候治理方案、共建全球气候治理规则、共享全球气候治理福祉,化挑战为机遇,造福人类和子孙后代。
     

关键词:气候,全球,治理,变化,国家

 

后疫情下彰显制度优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

为打造全球环境治理新格局而行动(和音)

 

     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是必需选择。中国真诚携手全球伙伴,积极参与重要多边议程,为打造全球环境治理新格局不断注入新动力、开辟新前景
     
     “我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4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阐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中方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自能力原则,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立场和行动,展现出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担当。
     从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气候雄心峰会,再到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的态度始终鲜明而坚定。马克龙说,法方欢迎中方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承诺体现了中方主动承担重要责任。默克尔表示,中国宣布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关键时刻,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转型的自觉行动,发挥了积极表率作用。
     砥砺前行、步履稳健,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今日之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频频创造的“绿色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卫星图像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英国《自然》科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森林碳吸收量对全球的贡献超乎原有预期。“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先后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作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中国取得的绿色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加强合作、凝聚合力,中国日益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从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从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到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截至2020年底,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生态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与60多个国家、国际及地区组织签署约150项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国际观察人士纷纷称赞,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是必需选择。中国真诚携手全球伙伴,积极参与重要多边议程,为打造全球环境治理新格局不断注入新动力、开辟新前景。

关键词:中国,全球,气候,生态,变化

 

后疫情下彰显制度优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

王义桅 “双循环”开创“主场全球化”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然而,许多人对中国现在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误解。有人认为它是应对特朗普脱钩的应景之举,有人认为中国将走向封闭,倒退到上个世纪的独立自主阶段,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为何“双循环”
     为何“双循环”?跟谁循环?循环什么?如何循环?要回答好这些基本问题,就要从三个维度来看“双循环”:
     第一个维度,是中国改革开放自身的逻辑维度。改革开放后我们逐渐融入国际大市场。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三个软肋,一是经济增长的潜力开始下降,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二是中国核心技术依附于美国,出现“卡脖子”现象,创新遇到了瓶颈,要培育国内大市场,实现一体化,通过市场叠加,实现创新。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不能受制于人,要靠开放条件下的独立自主的创新。三是中国的财政和货币主权受到美元霸权制约。此外,改革开放的思路是通过开放倒逼改革,在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以及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的当下也难以为继,必须赋予改革新使命、开放新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二个维度,是大国崛起的维度。“双循环”体现了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一个世界级的大国的崛起最终不可能是把经济市场依赖于外部,美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中国经济发展也要转向内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中国从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生产国——世界工厂到最大的消费市场转变,把现在4亿中等收入群体变成2035年的8亿,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要以消费、内需、创新驱动,从要素投入到制度性创新转变,这是一个发展规律,也符合生物学的异地物种生存原理。
     第三个维度,是全球化本身的逻辑维度,即时代维度。《礼记》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物进化论也强调最强大的物种不一定能够生存下来,只有适应新的时代变化的物种才能够生存下来。理解“双循环”的时代维度,就是全球化从顺风顺水时期到了现在逆风逆水时期,所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从参与到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思路转变。
     跟谁循环,循环什么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指出,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他此前指出:“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双循环”和“一带一路”、中国高水平改革开放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都是对冲中心-外围全球化风险的。“双循环”的关键词有两方面:国内和循环,国内大循环为主是在更高层次改革开放中实现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表明中国超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大市场的思维,开创“主场全球化”。
     跟谁循环呢?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全球化到了全球区域化、地方化阶段,所以中国首先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成员国尤其是邻居东盟、日韩循环,东盟现在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都是我们重要的循环对象。
     循环什么?原来我们循环的主要是货物,现在更多的是服务,是数字经济、电子商务。
     循环的方式是双向的,应该是内外联动。国内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国际循环又深化国内循环,双方相互开放,相互促进,将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双循环”带来的新机遇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双循环”给欧洲等主要经济合作伙伴跟中国的合作带来重要的新机遇,最起码有三个:
     第一个是数字化的转型机遇。中国有9.4亿网民,欧洲有标准优势,要加强创新合作,比如华为与阿姆斯特丹大学合作搞欧洲版搜索引擎。中欧数字伙伴可在电子商务、WTO数字贸易、全球数据安全机制建设等领域合作。
     第二个是绿色复苏机遇。中国提出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更多是从生产方式减排;
而欧盟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主要从生活方式上实现,聚焦居住-交通节能减排。中欧合作为世界各国提供生产-生活方式的全方位选择。
     第三个是服务贸易伙伴。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达成会为中国高质量的发展、世界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商务部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发布的《中国服务进口报告(2020)》显示,未来五年,中国服务进口规模累计有望达2.5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将超过10%。欧洲服务业发达,与中国合作潜力巨大。
     

关键词:王义桅:“双循环”开创“主场全球化”

 

后疫情下彰显制度优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

 王文、刘锦涛 绿色金融,中国领跑全球

 

     
     自中国在“十三五”规划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升到国家战略以来,不断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发挥绿色金融服务于绿色经济发展的职能,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如今,中国已跻身世界绿色金融发展前列,并引领着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
     “碳中和”目标为中国绿色发展赋予新使命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表明了中国应对气候环境问题的决心以及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担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亦表明了在中国“十四五”规划中,“绿色发展”也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面对疫情带来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抓住了其中的机遇,在“碳中和”目标与“十四五”规划之下,为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实现绿色复苏,在多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产业布局与改革转型,以绿色低碳作为升级导向。
     2020年秋冬季,我国多地围绕建筑、钢铁、能源等碳排放较大的重点产业开展了数次大型论坛与博览会,从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上为“碳中和”目标下重要产业的绿色改革之路作出了深刻探讨。
     具体来看,在建筑业领域,中欧绿建创新论坛上提出了建筑业在未来需要进行工业技术改革和基础工人的技能升级以弥补其创新能力;
在钢铁领域,第十一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提出,钢铁产业还需要向技术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方面转型;
在能源领域,中国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提到了我国目前能源生产与消费领域的绿色优化。
     综合来看,“十四五”规划是为实现“碳中和”长远目标走出的第一步,也是开展疫情后经济复苏的第一步,而二者都是实现绿色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绿色发展”的主基调将为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赋予绿色转型新使命,为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升级提出新要求,最终帮助我国走上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领跑全球,但仍蕴含着巨大潜力
     自“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成为国家战略以来,近年来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保持着迅猛发展,跻身全球前列。
     截至2020年10月,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人民币,居全球第一,并保持了较低的不良率。绿债发行量也持续大幅增长,2019年,在符合CBI定义的贴标绿色债券全球发行量排名中,中国以313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不过,绿色金融在我国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上升空间。首先,我国每年绿色资金仍存在较大缺口,且逐年扩大。2019年新增绿色资金缺口达6180亿元,绿色融资需继续扩大规模以满足绿色项目的资金需求。而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占我国绿色融资总量的比例高达97%,剩余仅有3%的融资为绿色股权融资,因而,绿色基金和绿色证券融资在我国具有更为广阔的增长潜力。
     其次,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也存在创新潜力,例如开展ABS绿色资产担保债券业务、市政专向绿债业务等,以及在绿债发行上还能进一步向地方政府下沉,以及向更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开放。
     再次,我国绿色保险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会在为企业提供气候环境风险规避功能的基础上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功能,以及推动防灾基金的建立,最终有望将绿色保险市场发展为与绿色信贷市场、绿色证券市场、碳交易市场同等规模和地位的绿色金融市场。
     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不仅要在“量”上维持全球领先,更要做到“质”上的不断改善,并将先进经验和标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
     中国绿色金融全球发展之路上的风险与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并没有阻碍全球绿色发展的步伐,继今年欧盟宣布“2050碳中和”以及中国宣布“2060碳中和”目标后,日本和韩国也宣布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拜登也承诺上台后大力开展低碳能源政策,并争取让美国在2050年前达到碳净零排放及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
     各主要经济体通过减排目标将在新冠肺炎疫情至本世纪中叶前的一段时间内重新构建全球低碳经济新格局,为中国未来的绿色金融全球发展之路带来了合作与竞争,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
     首先,欧盟2020年9月计划发行2250亿欧元绿色债券来刺激经济,全面开启“绿色债券革命”,中国虽然在绿债发行量上全球领先,但国内绿债评定标准却依然与国际标准有所差异。在这方面,我国需要在绿债相关标准体系上尽快做到与国际接轨,并尽快将绿债发行贴标化、规范化。
     其次,面对中国绿色资金缺口逐年扩大、绿色融资方式单一、绿色衍生品市场弱势等问题,中国需要进一步建立统一和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设立专门的绿色金融管理部门,从各个领域规范绿色金融发展,并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且在国际化的基础上保持本土化与地区特色。
     再次,疫情显著加剧了全球气候环境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的对外投资项目需要继续加强海外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需要加强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环境投保等工作。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绿色复苏是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将对传统产业带来一场脱胎换骨的全面升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作为绿色金融的引领者、低碳经济的开拓者、绿色复苏的领航者,中国将在长期内把绿色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不断推进,走出一条开放、协调、包容、高效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王文、刘锦涛:绿色金融,中国领跑全球

 

后疫情下彰显制度优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

 溯源报告为全球合作抗疫提供新机遇

 

     在全球密切关注下,世界卫生组织3月30日在日内瓦发布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报告信息量巨大,不仅为溯源全球合作开了好头,也为下一阶段病毒溯源和全球合作抗疫提供了新的机遇。
     报告对阴谋论的驳斥和澄清,起到了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效果。
     疫情发生后,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无视科学、事实和一般逻辑,频频抛出“武汉病毒研究所泄漏病毒”等荒谬言论,将本该遵循科学原则的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抹黑中国,企图误导国际舆论,不但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对全球疫情防控合作大局造成了严重干扰和破坏。
     对此,报告指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这表明,此次溯源调查没有找到任何所谓“实验室传人”的证据,这是对“武汉病毒研究所泄漏病毒”等阴谋论的最有力驳斥。
     真相正变得愈加清晰,国际舆论能够而且应当更加清楚地看到事实,认清抹黑和造谣者的无耻嘴脸,不再被谎言和谬论所干扰。至于那些无视基本事实妄图抹黑中国的政客和媒体,应当尽快停止将溯源问题政治化的行径。
     联合研究报告的积极作用,更体现在为下一阶段病毒溯源工作明确了方向。报告提出了联合专家组下一步研究的建议,尤其是明确提出在全球更广范围继续寻找可能的早期病例,由全球科学家在多国多地寻找可能成为病毒宿主的动物物种等。
     溯源是科学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完成有关工作。溯源也是一项全球性任务,应在多国多地开展。一些西方国家人士和媒体一再鼓吹对特定国家进行“有罪推定”式调查,是对他国的污蔑和抹黑,有损病毒溯源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公正性。国际社会应该利用好世卫组织和中国的这次联合研究对全球溯源合作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在多国多地开展病毒溯源工作。唯有如此,最终的结论才能称得上是全面的、科学的、严谨的。
     还应看到,报告的形成过程再次证明开展全球疫情防控合作的必要性,各方应充分利用此次契机,进一步加强全球疫情防控合作。没有中外专家组的通力合作,就不可能有此次客观、权威的研究成果。推动病毒溯源全球合作,中国已经用行动作出了表率。
     此次联合研究还充分说明,即便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国际社会仍可以团结起来,破除国与国之间的隔阂,专注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应对共同挑战。只有把这种合作精神坚持下去并发扬光大,才能真正为全球最终战胜疫情提供有力的武器。
     

关键词:溯源,新冠,有罪推定,合作精神,国际社会

 

后疫情下彰显制度优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

 苏伊士运河停航引全球关注

 

     3月23日,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超大重型货船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苏伊士运河航运被迫暂停。这一“堵”,不仅卡住了国际海运的一个咽喉要道,也刺痛了世界经济的敏感神经。
     众所周知,位于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的苏伊士运河是全球最繁忙的海运通道之一。据业界人士估算,此次堵塞给国际贸易带来的损失约为每小时4亿美元。目前,“堵”在苏伊士运河的货船已经多达300多艘。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表示,货船可选择原地等待或绕行好望角。目前,暂时没有货船选择绕道,因为绕行好望角意味着从亚洲到欧洲的航程增加约两周时间。
     此次苏伊士运河停航,最受打击的是国际贸易。安联研究报告显示,苏伊士运河每中断一周,全球贸易增长就可能减少0.2个至0.4个百分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疫情影响的国际贸易开始缓慢复苏,但仍有很强的脆弱性。其中,供应链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此次苏伊士运河堵塞让全球供应链问题更加凸显。
     全球供应链受阻,让刚刚看到复苏曙光的全球制造业再次遭遇重击。年初以来,受疫情严重冲击的全球制造业开始复苏,但仍面临供应链恢复不足、运输成本较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多数生产商没有预先储备大量生产物资。如果苏伊士运河迟迟不能复航,那么供应链受阻将加剧原材料短缺问题,推高生产成本,导致交付延迟,甚至是生产中断,制约制造业复苏。
     苏伊士运河堵塞,让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国际航运业雪上加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贸易复苏影响,国际航运需求大幅提升,甚至出现集装箱一“箱”难求的“火爆”局面,运费大幅上涨。此时,国际航运主要通道苏伊士运河堵塞,将使国际航运业进一步承压,加剧集装箱短缺局面,可能导致海运价格尤其是欧亚间航线价格暴涨,进一步加大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成本。
     一艘巨轮搁浅,引发国际担忧,一方面凸显了苏伊士运河和国际海运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在2020年遭遇重创。尽管国际机构普遍预测世界经济将在今年迎来复苏,但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制造业的复苏,都还不稳固,任何的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都将对复苏进程产生影响。
     短期看,此次搁浅事故还不会对国际贸易和全球产业链的格局产生影响。一旦救援成功,运河恢复通行,其带来的供应短缺、交付延迟、运费升高等问题,将很快迎刃而解。但是,如果运河堵塞超过两周,甚至是更长时间,那么将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带来严重打击。
     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继续。负责救援的打捞公司表示,如果一切就绪,搁浅巨轮最快能在下周开始脱困。此次事故也让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上的各环节更加警惕,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无论是运输方式还是供应渠道,都需要更加多元化,有备无患,以减少突发情况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苏伊士运河,供应链,全球贸易,堵,航线价格



快捷搜索:彰显  制度  优势  共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心得7篇  

推荐访问:共同体 心得体会 共建 彰显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