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市场_论新农村图书市场发展的突破

  农村的发展,需要知识,需要人才。而图书正是提供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无论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与引导,还是现实农民致富乃至素质的提升,无不预示着农村孕育着巨大的图书市场需求。
  
  一、农村图书市场的现状
  
  纵观当前我国的农村图书市场和农民阅读情况,情况不容乐观。正如一位出版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发言时所说:“我国农村图书市场正在全线萎缩,农村图书市场正在出现‘荒漠化’趋势,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尽快予以解决。”
  
  1.农村图书市场网点严重萎缩
  占我国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每年的图书消费量不足全国的1/4,在这其中还主要是教辅书;在我国农村,不用说是边远山区,就是东部发达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村,基本上没有规范的图书市场,农民购买图书一般要到县城。当然,在农村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也有少量的图书交易场所,这些交易场所主要是个体经营,图书有限、问题众多。新闻出版总署曾提出在20世纪末要达到县以下每5~8万人建设一个售书网点的要求,而至今农村图书网点建设的现状与这一要求相距甚远。
  
  2.图书种类和内容与农民需要相差甚远
  在国家“建设新农村,文化要先行”的政策感召下,我国的出版界有很多服务“三农”的图书问世,主要集中在实用种养殖技术、法律知识和解读国家政策等方面。这些图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图书需要。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农村图书市场的品种结构来分析,目前的农村图书大都集中在实用技术方面,教辅图书也一直是农村图书市场的主角。但是在图书市场上,农民最需要的科技实用技术等书,要么品种单一,要么可操作性差,要么知识陈旧,一些关于三农问题等政策性和时效性强的图书更是很难找到。出版社没有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出农民所用的书,脱离了图书出版和需求的大环境。农村种养规模的扩大,种养项目的增多,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观光农业的悄然兴起,农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等等。这些农村经济的变化,对我国图书出版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进一步开发农村图书市场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空间。
  
  二、农村图书市场萎缩的原因
  
  我国农村图书市场的全线萎缩,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转变、行业政策导向等原因,也有发行渠道不畅等原因。
  
  1.体制机制转变,行业政策导向原因
  过去新华书店是我国图书发行的主渠道,但现在已经改制,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既为企业单位,从性质上看,其政治和社会责任意识较之以前的体制必然淡化,再用城市市场和教材发行所获取的利润来补充农村市场的亏损必然不符合企业追求效益和盈利的本质。由于农村图书经营与城市图书经营相比利润低,资金筹措困难,原有的下伸网点由于经济效益差,基本上已经退出农村。再新建一个网点,基层新华书店要自筹一大笔资金,产出少,甚至入不敷出。国家虽然对县及县以下新华书店在税收上实行减免政策,但减少或返还的税金真正用于县以下网点建设资金是很有限的。
  新华书店在农村的长期合作伙伴是供销社,依托供销社的网点优势合作发行图书。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图书市场放开和供销社改制,供销社所经营的其他商品进货渠道已经放开,大多数商品可由厂家直接进货,相比之下经营图书占用面积大,销售周期长,销售额小,操作繁琐,自然不在首选之内。加之在退货率、欠款等问题与新华书店矛盾迭出,新华书店和供销社的合作关系逐渐脱离,供销社售书点也纷纷转行。
  
  2.发行渠道不畅
  图书发行网点是图书赖以流通的载体。完整的、规范的、覆盖面广的发行网络,是搞好农村发行工作的基础,是培育统一的开放的社会主义图书市场的必然途径。发行网点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发行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网点已成为当务之急。发行网点萎缩,再好的书也拿不到需求者的手中,广大农民对图书的需求也无法反馈到主管部门和出版单位。农村图书发行网点的萎缩,直接原因就是传统发行网点的收缩和退出,而新的发行网点长期难以定型。依托供销社的农村图书经营网点全面萎缩,供销社转向了经营其他经济效益大的商品,甚至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供销社了。许多县市的农村已经没有新华书店的发行网点,它的下伸网点也在不断减少。图书市场放开后,书店参与农村图书市场的积极性不大,集体和个体由于受政策、资金、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真正进入农村图书市场的也很少。
  
  3.政府职能的弱化使图书市场发展缓慢
  对农村图书市场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承担起规划和管理的职能。但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后,图书市场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使地方政府难以加强管理。有的县市根本就没有规划过,农村的图书市场长久得不到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既使有的农村地区对此做出了规划,也没有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进行根本的落实,使其悬而未果。
  
  4.适合农村的图书品种少
  真正适合农民口味的图书并不多,农民买不到自己需要的书。为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农民量身定做实用技术类图书如:特种养殖类、畜牧与养殖类、畜禽养殖类、渔业与水产类,果树类、蔬菜类、粮棉油作物类、实用菌类、种植与园艺类等等的出版社较少。
  
  三、发展农村图书市场的对策
  
  面对严峻的农村图书市场形势,相关各行各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加强农村网点建设为突破口,努力解决农村图书市场萎缩问题,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从长远看,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农民各项素质的全面提升,农村、农业和农民会呈现出的新的面貌和变化,相应地对图书的需求层次和种类也会增多,农村图书市场必定繁荣。
  
  1.扶持乡镇邮政所成为以宣传和订购为主要任务的农村图书发行主渠道
  乡镇邮政所作为图书宣传、定购的主渠道有以下优势。
  第一,网点网络优势
  全国有7.6万个邮政营业网点,其中5.8万个分布在农村地区,有50万人的队伍,各邮局之间已经实现了联网运作。全国每个乡镇驻地都有邮局,都有自己的营业厅和固定资产,人力、物力、财力齐全。随着国家村邮工程的开展,各村基本上都已建立了邮政代办点。方便、快捷的邮车送信送报,现在又兼送书,比起新华书店系统中转、运输快了好几倍。活跃在广大农村的邮递员和各村邮政代办点的代办员,他们每天生活在群众之中,最了解群众需要,利用送信送报机会,可以把图书推荐或送到读者手中,同时把农民需要的图书信息反馈到邮 局,再由邮局反馈给上级发行渠道和出版社。
  第二,信誉优势
  中国邮政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金字招牌,信誉卓著。无论是其书信、邮品、报刊、储蓄等主流业务,还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赋予的各种代理业务,乃至近些年倾力打造的邮政农村物流平台,在广大农村拥有很好的口碑、良好的声誉。
  第三,邮政系统经营图书业务与原报刊业务类似
  图书与报刊都是出版物,其发行业务程序基本相似,经验基本相通,加之许多城市报刊门市部早已经营图书,也积累了一定的销售图书的经验。利用邮政现有的强大的报刊发行网络开展图书业务,作为拓展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和新增长点是可行的。
  第四,适合农民出行的地域优势
  农民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出远门几率相对较少,但到乡镇驻地赶集等活动还是较为频繁的,有时还要到邮局从事寄信、汇兑等业务。这样关于适合本地实际的图书宣传(如海报、宣传单等)农民就能看得到;邮局基本上都已安装了邮政电子查询系统,如果将涉农的图书信息(每一部图书的相关信息在图书出版主管部门部有备案)载入,农民需要什么图书可以当场查询、征订。
  
  2.积极培育农村图书市场
  新华书店业务人员要了解农民的迫切需求,组织符合“三农”的图书,引导农民形成一个阅读氛围。创造农村读者群,培养农民读书兴趣,增加农民文化消费观念。特别是对于科技书,农民关心的是怎样掌握技术并转化为效益,我们要真正了解农民的阅读水平与层次,选择一些与本地发展的主导产业符合的图书提供给农民。如:蔬菜种植区重点提供蔬菜生产技术类图书,果树种植区主要提供果树栽培类图书,养殖区要重点提供养殖类图书。出版社应加强对农村图书市场的研究,组织专家编写满足农村需要的各类图书。
  
  3.借助乡镇社会力量扩大图书发行
  农村图书发行的微薄利润使网点建设举步维艰。我们改变思路,充分借助其他社会力量,可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户”、农村广播站、学校、农技站等在乡镇建立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代销点,壮大农村出版物发行主渠道,进一步拓展农村出版物市场空间。
  2010年前,国家将投资40个亿兴建乡镇一级文化站,每个新建乡镇文化站国家资助20万元。乡镇文化站建为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农村建立20万个“农家书屋”。把“农家书屋”开拓为农村图书发行的网点也将成为图书发行的重要力量。
  县店可专设机构、人员负责网点的供货、配送、结算等工作,并指导代销点业务日常工作,实行按销售码洋折让制,满足农民需求。在农民积极租借图书的同时,新华书店可利用阵地开展农村图书等出版物销售服务,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目前农村的图书发行仍然很弱,如果农村图书发行能够强大起来,“农家书屋”功不可没。真正使“农家书屋”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推荐访问:新农村 突破 图书市场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