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笼门(外两篇)] 老鼠笼门怎么打开

  打开笼门   让鸟儿飞走   把自由还给   鸟笼      这是台湾诗人非马的一首小诗。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最后的"鸟笼"二字。如果写成"把自由还给鸟儿"的话,这首诗就没什么出奇,甚至算不得是诗。
  那么,"把自由还给鸟笼"又有什么特别呢?
  特别之处就在于,我们往往只看到打开笼门,鸟儿获得了自由。而很少看到鸟儿获得自由的同时,鸟笼也获得了自由。诗人通过精练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出来。
  一些夫妻或者情侣总希望能看牢对方,外面的世界靓仔靓妹太多,仿佛一不小心对方就会鸟儿似的永远飞走。于是在日积月累的担心中将自己异化成一只鸟笼。殊不知,在囚禁对方的同时,你自己也失去了自由。因为你不信任对方,总要时时刻刻看管、监视、提防,使得自己也耗尽心机、耗尽精力和时间。
  然后,这只鸟笼还会慨叹:活着真累啊!
  你肯定会累的,除非你愿意打开笼门,让鸟儿飞走,把自由还给自己。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当你打开笼门,鸟儿反倒愿意回来了。因为敞开的鸟笼已不再是牢房,而成了一个温暖的窝,或是一棵舒适的树枝。
  
  就是你
  
  在某次活动中播放了一部影片,是史泰龙主演的《龙出生天》。电影说的是美国某座城市中发生了意外爆炸,很多人被困隧道底,最后历尽艰险、出生入死的故事。
  看完电影后,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感受,很多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其中有一个片段对我很有启发。
  有几个押解中的囚徒被锁在囚车内,发生意外后无法出来。这时,女主角出现了。不过,她只是惊慌失措地说了句:"我去找救星",就想转身离开。其中一个囚徒大声喊道:"你不就是那个救星吗!"
  女主角没有再去找任何人,而是自己展开了救援行动。果然,女主角成功地救出车内所有囚徒。
  这是个很聪明的囚徒,他的聪明,激励了女主角,也拯救了自己。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像那个女主角一样,总觉得好像有人天生就是救星,就是领导,就是王侯将相或者别的什么大人物。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是他们?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关键时刻比他们更先站出来?就是你,没有别人了,你就是那个人,那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人。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惟一在获奖后拒绝领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特说:"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人,他就会是什么人。"
  另一位印度哲人的话更契合我这篇文章的主题,所以我用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他说:每个人都是佛陀,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大象与狮子
  
  人们曾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牵一头大象,用一条细绳就可以了。而牵一头小象,却需要粗绳。因为大象已被约束惯了,它没有想过自己的力量完全足以挣脱绳子的控制。而小象则不同,它没有形成被约束的惯性思维,尽管力量小,反而比大象危险。
  还有一个现象,也和动物有关:一头狮子,在铁笼中呆久了,哪怕你放它出去,它也不愿意。它觉得外面太陌生了,还是笼中更安全。它没有看到,在笼外,有着那么辽阔的世界。
  在《第五项修炼》中,有一章是关于心智模式的,作者写到了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固有观念是如何限制我们发展的。佛教中也有"知见障"一说。意思是:有时候,我们的知识、见识或者过往经验会成为我们了解真相的障碍。
  所谓"无知者无畏",就如那些小象。
  而大象和狮子枉为地球上重量级的动物,却臣服于一个小小的固有观念。
  当然,人的智商(或许还有情商)显然比动物高多了。瞧,我们不是提出了心智模式,我们不是在更早之前就知道有"知见障"的存在了吗?
  铁笼的门早已打开,那些绳子也细得和我们增长的力量不成比例。
  只是,为什么你还要呆在那里呢?
  (曹禄摘自《教练的智慧Ⅰ》,中山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两篇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