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安全威胁 着眼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拓展学生军训内容

  摘要: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如何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要在学生军训内容中增加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教育训练内容,突出针对性训练,增强防护能力,提高快速反应和自救互求能力素质。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威胁;学生军训;内容拓展
  非传统安全不仅指国家层面上的安全,还包括作为个体的人与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的安全。安全领域不仅包括政治和军事,还包括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环境等多种领域。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除了政治和军事层面的威胁外,还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威胁,如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化、传染性疾病、粮食短缺、资源匮乏、社会骚乱等。
  2008年,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席卷了我国南方数省;而天灾伴着人祸,发生在西藏的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又成民族之痛;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8.0级地震在四川汶川爆发,举国皆哀。灾难,再一次向我们地敲响了警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和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人员集中、数量规模大,如何提高和发挥其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仅从黑龙江省看,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76所,高中阶段学校664所,初中以下学校12000多所,在校学生550余万人,其中高中以上阶段学生160余万人,并且大部分学校集中在大中城市。仅哈尔滨市就有普通高等学校46所,高中阶段学校210余所,初中以下学校900多所,在校学生100余万人,其中高中以上阶段学生55万人左右。因此,提高青年学生抗震救灾、处突维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增强全民整体防护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拓展教育内容,深入开展非传统安全威胁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由于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部分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明显淡化。学生军训中,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育内容基础上,把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教育内容突出出来。
  一是增加基本常识教育。2004年印度洋海啸袭向泰国一海滩前,英国年仅10岁的女孩蒂莉·史密斯,预测出将有威力强大的海啸发生,并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由此可见,将水灾、火灾、地震灾害、反恐维稳等非传统完全威胁基本常识纳入军事理论教学之中,拓宽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该在学生军训中通过编写教材、科普读物、制作影视作品和多媒体课件、开办网页、板报(墙报)等手段,采取授课辅导、专家讲座、参观见学等方式,广泛开展非传统安全威胁基本常识教育,打牢应对灾难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是突出心理防护教育。心理防护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中所需的心理素质进行训练,并对某些不正常的心态进行调控的一种活动。在汶川地震波袭来之时,桑枣中学老师能够喊出: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并且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充分说明加强面临危机的心理防护教育,提高其应变能力,做到临危不乱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通过心理防护教育,使学生构筑稳固的心理防线,才能在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面前,在高度紧张、能量大量消耗的时候,不论灾情、险情多么严峻,环境多么恶劣,始终能以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准确的反应和拼搏向上的精神,自觉调节和承受各种突发事件对心理的强烈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高昂旺盛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作风。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教育。结合2008年南方抗击雨雪冰冻灾害、部分地区维稳行动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救灾行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教育,增强广大学生自觉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责任意识,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懂得“国强才能民安”的道理,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增强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自觉性,为自觉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奠定思想基础。
  二、突出训练针对性,抓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技能训练,提高防护能力
  要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目标地域广泛、力量使用多样、任务环境复杂、涉及经济社会多个方面的特点,拓展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内容,在完成大纲规定军事技能训练科目基础上,着眼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需求,采取先试点、后论证、再推广的方法步骤不断完善优化,构建承接式、递进式的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体系,适当增加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技能训练内容。
  一是注重应急避险技能训练。在军事技能训练方面,在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新的训练模式,增加新的训练内容,开设防震逃生、火场逃生、疏散隐蔽、简便器材利用等自我防卫技能科目,突出反恐防暴、防空、消防灭火以及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技能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搞好专业性训练。加强针对性训练是确保训练质量,提高应急能力的有效算途径。因此在组织训练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广泛开展针对性训练。如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救护训练,针对生物和化学专业学生进行防生化训练,针对计算机和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进行电磁防护、电子干扰、网络攻击训练等。通过针对性训练,使学生真正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制定好训练计划。各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应急技能的学习训练。在训练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设置训练科目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注重打牢基础,突出针对性训练,坚持“从难、从严、从实际需要出发”,确保训练的时间、内容、人员和质量的落实。
  三、更新训练理念,搞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战术演练,提高防护反应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技能后,组织一些针对特定灾害出现的行动演练,提高学生处置情况和快速应变的能力。
  一是科学制定预案。科学的预案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有效保证。桑枣中学有一套完整的紧急疏散预案,制定的非常仔细,每个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都有明确规定,从而保证了全校教职工在汶川地震中的绝对安全。因此,各学校要积极协商属地国防动员、人防、消防部门或人武部和驻军部队协助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通信方式、疏散路线、集合地点、应急处置方式、车辆保障等,确保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二是合理进行编组。合理的编组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组织演练时,可一所学校独立实施,也可多所学校联合实施。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科学编组,将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确定为电子干扰组,将通信相关专业确定为通信组,将卫生、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确定为抢险救助组,其他专业划分为支援保障组等,进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综合演练,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定期组织演练。由于桑枣中学坚持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习,在汶川大地震中,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仅1分36秒,就从不同的教学楼和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这充分说明定期组织演练的必要性。在组织演练时,还要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设置复杂多变,集声、光、电、烟等现代化模拟情况,增大训练难度,在逼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寓兵于民、寓兵于校的目的,确保储备高素质的后备兵员。
  [参考文献]
  [1]庞连兴任玉芳杜建伟人民防空应对多种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研究国防20089.52-54
  [2]东北地区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实施办法沈阳军区沈军规[2011]1号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军区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推荐访问:军训 着眼 应对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