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学解读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谈文化自信

  [摘要]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学生,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紧紧把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基本原则,以教育对象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保障的前提。文章从文化学角度重新解构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途径和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学 解读
  [作者简介]孙宏斌(1971- ),男,江苏高邮人,南京审计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赵艺苑(1978- ),女,甘肃兰州人, 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181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41-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启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对文化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本来化”。要理解教育的真义,必须把握教育的规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基本要求,以教育对象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保障的前提。笔者试从文化学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
  一、“思”为心田,着眼点在真、善、美
  教育的目的是启迪良知与智慧,打开人类心田的大门。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无邪”是说人作为一个生物存在,有其天然食色之性,但又作为一个异于禽兽的人存在,有其道德上的神圣之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启迪学生的良知,就是要让学生分辨人之异于禽兽的因素,人作为社会体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及整个社会体发生着关系,要懂得自省、自律,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就是要引导学生追求真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是“推十合一”,即从纷繁芜杂的象、数之中把握理,大学是追求普遍学问(即理)的地方,是创新最深广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可以获得人生大智慧,掌握立命之道,实现“当下自化”。
  思想政治教育要寻求渗入心灵的力量,要以真、善、美为价值追求,实现真善美于生活中的统一。引导学生把真善美作为人生追求,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志间的坦诚”优良传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执政理念与真善美的高度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落实不仅存在于德育中,应是德、智、体、美综合一体化工程。
  二、“想”为心相,着眼点在知、情、意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形象地比喻:“人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一切外部世界都会经过认知与思考被抽象为一个内部世界。人的认知、情感、态度、观念、意志等决定了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水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青年学生的“知、情、意”,知是对事物的认知,情是对事物的审美情趣,意是习惯、意志和信念。王国维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曾说:“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和理解世界,丰富对于外部世界的情感,坚定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念,通过“点击”外部世界来“点燃”激情,“点亮”人生,获得改造外部世界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
  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一条华美的逻辑线:知晓人类文明史从而产生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知晓中华文明史从而产生对民族的自豪与忧思;知晓一百多年来的图强史从而产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其理论体系的深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要引起共鸣,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共同利益、形成共同追求。理论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理论教育是融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体育等于通识教育中,通过生动的人物、事件进行深刻的说理。情能饱满、理能说透,学生便乐于接受。唯有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才能确立“向上之心、相与之情”的积极、乐观且牢固的人生观。因此,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通识教育中,通识教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途。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要注重学生健康生活常识的掌握、健康生活观念的确立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人共处,学会在自主生活中对自己负责,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调适不良情绪,学会在有规律生活中培养良好习惯。这对于知、情、意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政”是“文”人的“正”经事,着眼点在理想、创造与崇高
  鲁哀公问孔子“敢问何谓为政”,孔子的回答是“政者,正也”。何为正?正者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何为思想政治教育之本?这是个大命题。这个命题的解决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回答错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成为无用之功。温家宝总理2009年与湖南大学学生座谈时,希望学生理解“此时、此地、此身”。在适当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使命,就是正经事。“优秀”和“幸福”是教育要帮助人实现的两大核心命题,这是许多哲学家、教育学家已经形成的共识。周国平认为:“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在于帮助青年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获得幸福人生。作为未来知识分子的青年学生,“正经事”应是培养坚定的理想、智性生活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没有理想信仰的人,无论多么有才华,也不会走多远。大学是形成人生理想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理直气壮地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对于人类未来最美好的设想,其终极目标在于“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全人类的解放”,发展与解放的主要途径有两条:“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这样一种天下大同的伟大社会理想一旦植根于人的道德层面必然是博爱式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想必然是追求民主与自由的。   大学是追求真理的殿堂。一个受过良好“全人教育”的青年学生的显著标志在于智性生活的习惯,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以批判性思考、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劳动为不倦,其根本在于创造,创造体现价值,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没有创造就意味着生命力的丧失。创造力来源于教育对他们提供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并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尊重他们的做法。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相反,其倡导的笃定、实用而温暖的人际理论是以保障每个人利益权利最大化为前提的。从“吾日三省吾身”到“推己及人”再到“忠恕”最后到“仁”;从“诚心、正意”到“格物、致知”再到“修身、养性”最终到“治国、平天下”;从“道”到“本”,从“义”到“利”,从“苦”到“乐”,儒家为传统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条止于至善的健全人格修养。这对当今思想政治工作仍有极大的启示。只有理解传统、回归传统、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找到“日日新”的正确路途。
  四、“治”是临“水”建“台”,着眼点在爱、包容与欣赏
  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是“五行”之一。水是中国文人常用来“赋、比、兴”的重要载体,《道德经》也有“上善若水”之说。临水建台是欣赏风景。政治的“治”是社会运行理想之状态,包含秩序、结构之美,更包含每个个体得以彰显的个性之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学生的旺盛生命力、求知欲、成长欲。
  赏识教育的起点是爱,基于对学生未来的深情关注。罗素强调,一个理想的教师必备的品质是爱他的学生,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事实亦如此,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就会有大治。温家宝总理曾在北京三十五中强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全体教育者面对学生都应有面对子女般的博大胸怀。唯有发乎于天然的爱,才能爱得深邃,爱得彻底,爱到普遍。
  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环境是的包容。允许试错,包容失败,减少框框,尽可能地为激发广大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社区平台开展生活化学习、兴趣化学习,利用社会广阔舞台开展试验性学习,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是有无限空间与作为的。鼓励个性、鼓励兴趣、鼓励尝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责。
  有了爱,我们就会欣赏、鼓励。学生取得了成绩我们会欣喜不已,学生遇到了问题我们要一起面对,相互提醒,共同商讨。学生的一切问题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出发点。思想教育可以不古板、不刻板、不呆板,可以温情无限、活力无限、快乐无限。
  五、“教”,“教者,上有所施也,下有所效也”,着眼点在标杆、制度与文化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学风建设的关键在教风,教风建设的关键在干风,校风是干风、教风、学风的综合体。为什么有人强调,一个大师就是一所大学?其意在于标杆对人的强大示范引领作用。处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时时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校园是“往来无白丁”的场所,要有一种大爱氛围,让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成为激发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学生习惯的教育者。温家宝总理认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包含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人生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思想教育的前提是教师的榜样作用,主要包括教师高尚人格的引领作用,教师学术精神的示范作用、教师醉心育人的感染作用,教师高雅情趣的熏陶作用。“教不严,师之惰。”教育与管理不能分开,严格管理是对制度的尊重,对制度的尊重意味着对群体关系的维护,对群体关系的维护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管理意味着“言必信,行必果。”康德承认,管束是防止人类为动物的冲动所支配而不能达于做人的目的,其作用是抵抗人类固有的野性。学校的制度对于“教”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制度设计反映着办学价值取向、决定着校园风气导向,影响着大学人心所向。整个大学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从根本上说是在育人。
  大学文化是基于共同价值追求所形成的行为习惯、特殊氛围和办学传统。文化是思想教育最深刻的土壤,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此环境实指文化。一所大学,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其品质在于文化,其最终影响力也在文化。大学文化建设要通过制度引导行为,通过教师影响学生,通过品牌提高品位,通过积淀形成传统,通过环境渗入心灵,通过故事走向生动,通过校内辐射社会。
  六、“育”是生长、内在力量的勃发,着眼点在主体意识、主体责任与主体价值
  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个观点正应了卢梭“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温家宝总理也曾引用陶行知的观点说:“教是为了不教。”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教育,教育只有成为受教育者的一种需要时才起作用,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的核心使命应确立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存在感,主体意识一旦被唤醒,主体责任就会被确立,主体价值就会不断实现。主体意识的唤醒必须借助于对生命的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对价值的追求,我到哪里去?
  “园丁”是为一颗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等外部环境。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别暗指文化、爱、风气和智慧。园丁要修枝,但不可以拔苗助长;要锄杂草,但不可以良莠不分;要施肥,但不可以无机;应该更加强调“树”而不是“塑”,“树”是生命,“塑”是化学制成品。人的潜力无限,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生学习相结合,走进学生生活,迈入学生心槛,帮助学生发现内在禀赋,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地沿着主体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的道路走下去。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对话与沟通是最有效的方式。大学是不断对话、沟通与阐释的场所。面向个体、个别谈心、个性化咨询等基本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的。
  教育要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储备一种面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性,使他们义无反顾地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那么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算得上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EB/OL]. http://www.nhshs.edu.sh.cn/newsInfo.aspx?pkId=4695&pageIndex=1,2007-06-12.
  [2](法)帕斯卡尔.帕斯卡尔文选[M].陈宣良,何怀宏,何兆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J].教育世界,1903(56).
  [4]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英)赫·斯宾塞.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M].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6]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推荐访问:文化学 思想政治教育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