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_浅议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三个“两难”问题

  摘 要: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及综合国力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登上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的宝座。然而,中国人均GDP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环境等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这些现状并存构成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两难”问题。我们急切需要的是摆脱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模式,努力去寻找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人口;环境;收入分配;“两难”问题;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69-02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爱德华—B·巴比尔把可持续发展①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198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UNEP)专门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二是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三是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四是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二、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存在三个“两难”问题
  (一)GDP总量比较大,但人均GDP很小
  由上述表格可知,就中国本身来讲,GDP总量很大,尤其是2010年以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GDP第二大国,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结果人均GDP远远低于日本。先进与落后并存的这个矛盾体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第一、第二产业的支撑力强,但资源有限,阻碍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从人民生活和生产来讲,我们无法离开第一、第二产业而生存发展。此外,汽车、钢铁、建材以及一些污染小低能耗、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共同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由此可以得出,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至今,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所占比重较大,充分发挥了其支撑力。下图是我国近年来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从上述表格中不难看出,第一、第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占世界21%的人口,2009年,中国人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08公顷/人,中国的森林面积仅为2,068,610.0万公里,而作为第二产业赖以生存的能源石油2009年的产量为2,084,939.7千吨,而其中8%完全依靠进口,远远满足不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此外,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亦会引起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日前,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控制的促进中国环境文化协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以上的受访者指出,“非常担心环境问题”。80%以上的中国认为,受到污染的食品,同水和空气受到污染一样“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环境的恶化,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工矿企业野蛮发展造成的。我们不能忽视消失的罗布泊、缩了几十倍的滇池。最近南方多地出现严重阴霾情况,①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由于焚烧秸秆造成近几日南方多地持续阴霾天气。
  (三)经济快速高效发展,但是收入分配不公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自2007年至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4.2%、9.6%、9.2%、10.4%。虽然经济的飞速发展会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由于生产要素等分配不公带来的一系列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却日益严重。据测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424,1998年为0.457,2000年继续上升为0.458。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4以上表示绝对不平均。按此标准来判断,我国早就进入绝对不平等区间。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贫富悬殊差距已越来越严重,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33倍。
  巴西经济学家赛尔豪·福塔多从需求结构角度详细论述了收入分配不公会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前景的命题。②平等的收入分配格局在任何国家都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总量,在发展中国家更有利于将有效需求集中于国内产业部门而非国外产业部门。从而令有限的消费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拉动国内产业部门发展的作用。
  三、对于三大“两难问题”的解决建议
  看似矛盾但实则不能忽视的三大“两难”问题并存于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中,并时刻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针对三个问题提出了三大解决建议。
  第一,目前,我国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重任,同时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要根据中国经济、资源和人口现状,坚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有规划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根据科斯定理,要加强环保立法工作,明确产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而明确产权亦是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合理手段。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减少是保持第一、第二产业更好发挥支撑力的不竭动力。
  第三,收入分配当中,要做到两个“同步”。③一要“多予”,建立收入较快增长机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确保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二要“少取”,实行结构性减税,包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改变个人所得税以工薪阶层承担为主的局面等,减少居民在医疗、养老、教育、住房、出行等方面的支出;三要“放活”,大力拓宽居民增收渠道,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保护和促进居民取得合法的财产性收入等。
  参考文献:
  [1]邓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201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主旨报告[C].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
  [2]朱海冰,蔡道成,张侨.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J].先驱论坛,2011,(7).
  [3]梅新育.收入分配公平是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大家思考,2011,(2).
  [4]杨永峰.人口、环境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决策[J].科学时代,2011,(2).
  [5]于同申.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齐亚彬.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5).
  [7]周生贤.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J].环境科学研究,2008,(1).
  [8]程恩富,王新建.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与展望[J].中州学刊,2009,(5).
  (责任编辑:李 慧)

推荐访问:中国经济 两难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