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学王永庆卖米|王永庆卖米的故事启示

  名人故事不是生活导师,他的昨天不能教会你在今天成功。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比名人优秀。   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到一家小米店学徒。第二年,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开始卖米挣钱。
  当时的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经常混杂着米糠、沙粒和小石头,买卖双方都见怪不怪。王永庆和一般的米店不同,每次都要把米中的杂物拣干净了才拿出来卖。因为这一举动,他的米卖得特别快。
  王永庆卖米包送。在送米上门的时候,他还备了厚厚的记事本记录下顾客家里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发薪等,估计顾客米快吃完了就打电话问要不要送米,到顾客发薪的日子,才上门收取米款。
  王永庆送米也有一绝。他送米不是送到门口就算,而是每次都帮顾客倒进米缸里。遇到米缸里还有米,他会把米倒出来,先将米缸刷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面。因为这样一来,旧米就不会因存放过久而变质。
  后来,王永庆由一个米店伙计摇身一变为“塑胶大王”,他卖米的故事,也就成了“细节决定成败”的范例。
  在一场MBA课上,我又一次听到了这个故事。但是,这次的主题却是:不要学王永庆卖米,他的昨天不能教会你在今天成功。
  主讲老师说:现在卖米,米中无杂物、送米上门是最基础的售后服务,是理所当然,做到了没人感激,没做到就是服务不合格;先送上门再收钱,很容易导致资金无法回笼和引发债务纠纷,况且,打听顾客什么时候发薪,很讨人嫌;而进门把米倒进人家米缸里是基本不受欢迎的,因为现代家庭都不喜欢脏兮兮的送米工进入自己的“私人空间”……一句话,如果今天的你和几十年前的王永庆一样卖米,你还认为自己有多智慧多出色的话,你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这么说来,名人故事对我们毫无用处?”台下有人问。
  “当然有用处啊。首先,故事为我们取消了一个错误答案;再就是,它在提醒我们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有人走到这一步了,今天我们要成功,必须比名人优秀,比故事中的名人想得更多,走得更远,做得更绝。”主讲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惊叹号,结束了讲课。
  惊叹号之后,是台下学生经久不息的掌声。
   特约编辑/青青果儿
   (短信评选代码:TPA06064902)

推荐访问:要学 王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