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代诗歌情景交融思想中蕴含的主体间性思想|情景交融

  摘 要: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重要元素。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进而达到情景交融和诗情画意的高度融合,从而增加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情景交融是情与景在审美过程中的合二为一,因而必须找到二者双向交流的契合点,消除界限,使之豁然沟通,融为一体。这个契合点便是古典主体间性思想,即将情(自我)与景(世界)都作为有生命的主体来同等看待,二者互相对话、交流、沟通和理解。中国古典主体间性思想是在主体性未独立的前主体性基础上建立的,古代“天人合一”、主客同一是其哲学基础,表现为感兴论,即认为审美不是主体认识客体,主体创造对象,而是外物与自我的互相感应。
  关键词:古代诗歌;情景交融;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08-02
  一、古代诗歌的情景交融
  诗歌是客观外物触发主体情感的表达,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矛盾统一。诗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抒情艺术和表现艺术,是专为主体心灵抒发而存在的艺术,但中国古代诗歌却多呈现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结构。中国古代抒情诗多以自然景物为对象,情景交融可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形体,再现大自然的美,从而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在一般意义上,情与景的关系,实际上是意与象的关系,而情景交融是意象内容的核心。意象是对象的感性物态与人的主观情意水乳交融在诗人心中所形成的物我合一的感性形式,也是诗人的自我表达及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它以主体所感受到的物象为基础,又借助于物象的感发,以传达诗人的主观情意。在意象中,情与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依托而浑然一体。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它语言凝练、内蕴含蓄而丰富将我们带进了—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胡应麟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如五言律,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王国维也曾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见,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重要元素。情景虽有主次之分,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往往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段而使情与景达到内在统一和有机融合,从而使人无法辨清其到底是景语还是情语。中国古代诗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其中所写之景物,不只对诗人抒发情感起辅助作用,显示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更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和生动性。同样,自然景物本身也是有生命的,你对它有感情,它也能影响你,进而自我主体和外在的世界主体通过理解交流达到亲密无间的沟通。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情因景生,景以情生,二者相互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关系便产生了。
  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它能使诗人无形的情思转化为鲜明的艺术形象,使读者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怀。情景交融的诗篇在如画的景色中,蕴涵着诗人的感受和激情,构成了诗歌特有的意境。情景交融诗篇的最佳艺术效果是,使人仿佛置身其间,感同身受;它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妙在虚实之间;它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统一融合,好在“近而不俘,远而不尽”。做到梅圣俞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各取所需,达到艺术美感享受。刘熙载说得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深入雅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日春往冬来,有何意味?”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这分,而景生情,情生景,衣乐之触,荣翠之通,互藏无它。”这段话,一语点透了情景交融的神韵。情与景融为一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情”与“景”作为一对美学范畴互相结合,正式形成情景交融的美学主张,始于宋代。范唏文《对床夜语》云,“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四溟诗话》:“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二人都认为诗的艺术境界是由情与景的互相渗透而构成的,诗歌作品中情与景是同一而不可分的。近代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把“情”与“景”称为文学的两种“原质”,认为“景”是对于自然界及人生的各种事实的描绘,“情”是人们对于此种事实的精神和态度,因而“景”是客观的,“情”是主观的。情景交融是主客观间的互相渗透,“景”因为有“情”的渗透而人性化了,“情”因为有“景”的渗透而感性化、具象化了。实际上,情景交融思想中蕴含着古典的主体间性思想,即把自然和社会当作主体而不是客体,注重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关系,以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为最高境界,不主张主体凌驾于客体,不认同主体压倒客体,而主张主体与客体相融合。
  二、情景交融蕴含的主体间性思想
  所谓“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它打破了主体的孤立状态,建构起了多个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客体、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它努力关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确认自我主体、他人主体以及世界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古代诗歌重视情景交融的意象经营,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自古来就崇尚大自然有密切关系。中国古代文化提倡儒道互补,具体可理解为人与自然的互补,是“天人合一“的具体形态之一,是自然本性的“人”以合自然之道的“天”,“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庄子·大宗师》)“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在庄子看来,人只有归返自然,像“鱼相忘于江湖”那样无为于天地之间,才得以从宗法的压抑下解脱。道家自来就注重个体自由,主张通过人的自然化来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庄子的逍遥游是最高境界,通过人自然化和世界主体化而达到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中国美学史上“天人合一”最主要就体现于“情景交融”。这是由于中国古代文人常兼具儒道两家思想,并不断进行内省式自我心灵调节,力求得到精神平衡,以适应社会变化。中国士人关心国家的治乱兴发,渴望为国效力,而当在治国安邦施展抱负道路上遭受挫折的时,投向大自然怀抱就成了摆脱束缚,获得心灵自由的独特道路。同时中国文人又性情温润、心灵细腻敏感,加之古代魏晋老庄哲学思想大规模渗透诗歌,玄学的勃兴、玄言诗的出现,在这样一种生活环境和心灵特性中,中国诗人就借助于自然景物来蕴蓄抒发情感,使得大自然意识在诗歌艺术中地位凸显,出现情景交融的诗歌结构。最突出的表现是谢灵运、陶渊明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歌兴起。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可以因自然景物和特定心情相呼应而达到表现的效果。因此,古代诗人们都特别注重描绘情景交融的意象,使诗歌呈现情景交融的意象美。情意是抽象的、无形的,必须借助于感性形态才能获得具体的表达。而情景交融的意象创构,它往往能使诗意得以很好的表现。诗歌讲究含蓄蕴藉,讲究趣味,这样,意就不宜直接陈述,而必须借景,以情景合一的方式表现出来;或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所说:“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天人合一“是情景交融的起源。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和人格修养,目的在于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儒释道对天人合一的理解虽不同,但实质都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比如儒家注重社会伦理,主张文明教化来调和人际关系,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和谐,并强调“人能弘道”,“成事在人”;道家与禅宗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角度理解天人合一,即“万物与我为一”,注重个体自由,主张通过人的自然化调和人与世界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应用于文学创作,则表现出一种民族性的“天人合一”思想与情感思维相联系的人生理想,具体的说,即是“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感兴论”说。审美是外在世界对自我主体的感发和自我主体对世界的感应,而世界不是死寂的客体而是有生命的主体。通过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交流、理解和沟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古人将诗情的发动归因于“心物交感,因于天人同源”,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的心灵皆由“一气化生”,而“气”的分化与交会则造成天人、物物以及心物之间的总总感应。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心物交感都可运用于诗词中,只有从触物起情,情景交融,以审美的超功利态度对原来的体验进行再体验,与审美主体再一次进行交流,这一次的心物交感才是审美感兴,其结果则是审美意象和审美意境的生成。宗白华先生说:“文艺家在一个艺术表现里使情和景,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和宇宙人生的具体对象相交融互渗,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宇宙,崭新的意象,就是所谓艺术意境”。这一精辟之论道出了艺术意境与“天人合一”的内在关系。
  “感兴论”认为审美不是主体认识客体,主体创造对象,而是外物与自我的互相感应。孔子有“兴于诗”、“诗,可以兴”之说。刘勰《文心雕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神与物游”,他指出诗情是由外物感发而生的。王夫之《四溟诗话》:“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情与景是不能分离的,二者是互感相生的。王国维亦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夫之“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感兴论”实质即把外在世界看作和人一样的有生命的主体,通过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互相感兴而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审美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和征服,不是自我膨胀和自我实现,而是自我与世界的互相尊重、和谐共处。把审美对象当作主体的感兴论或同情论,这是主体间性的,自然有了生命,自我与自然互相交流。自然物本身是有生命的,你对它有感性,它能影响你。万物有情,我也有情,情与景交融。
  情景交融的思想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主客体对立状态,进入了物我合一、主客交融的境界。在情景交融的过程中,诗人对客体(对象主体)的理解,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即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对话、交流而达到充分的沟通,彼此理解,最终把对象认识变成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变成对象认识,从而把握了世界的意义。情景交融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是生命间的关系,即把自然当作有生命、有灵性的主体来对待,把人对自然的审美当作最高生存境界。这样通过主客体共同存在,即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理解,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真正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朱立元.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杨春时.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4.(1):78-80.
  [7]杨春时.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问性[J].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8—29.

推荐访问:情景交融 思想 蕴含 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