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国家最少的奥运会 变性运动员可以参加奥运会

  “他”名叫基林·古德赛,生来是个女人,是一名链球运动员,却拥有部分男性性征,为了能参加奥运会,几年前做了变性手术,成为一个彻底的女运动员。尽管国际奥委会早在2004年就允许变性人参加奥运会,但古德赛却是头一个大方承认自己是变性人的:“我以我这一身的肌肉为豪,可是别忘了,我现在是个货真价实的女人,参加奥运会是我一生的梦想。”早在1975年,名为理查德·拉斯坎德的耶鲁大学男子网球队队长做了变性手术,从此更名为蕾妮·理查德,并一直以女性的身份生活,她就是美国的第一位变性运动员,不过说起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的变性选手,古德赛还真是首例。
  虽然身材健硕,长相与男子无异,并有男子性征,古德赛的父母还是把“他”当女儿抚养,取名“凯莉”。直到高中,留着一头金色长发的古德赛在学校里经常教训那些行为乖张的男同学,这种爱打抱不平的个性也俘获了不少女同学的芳心,更衣室的柜子里总能收到不同女生的“情书”,以至于同班男同学都把“他”当成女同性恋。“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怪胎,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古德赛又气愤又无奈,有好几次,古德赛和女同学一起进女厕所,却引起骚乱并最终被轰了出来,原因就是“她”实在太像个男人了,也许是拥有男人的特性,古德赛拥有惊人的运动天赋,入选学校田径队后更是获奖无数,2005年夺得了NCAA(全美大学生体育联盟)总决赛链球冠军,一跃成为排名全美前十名的链球选手。“那时我想,或许我也能参加奥运会。”古德赛说,但是横在他面前的是自己的性别问题,“万一因此无法参加奥运会,我会懊悔一辈子的。”一年后,古德赛毅然决定做了变性手术,把身体内男性的那一部分彻底切除,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仍以男性自居,基林便是个男性名,而且有个深爱着的女朋友。
  
  在奥运会史上,变性运动员一直属于被挡在门外的一族,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大门才向他们敞开:允许变性人参赛,无论是男变女,还是女变男。但是国际体坛对变性人参赛的争论也一直没断过,一个男人变性成女人后参加女子比赛,对其他选手来说会不公平吗?其实不然。因为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运动员在接受变性手术后,一定要接受与变性手术相配套的“激素治疗”,只有体内的荷尔蒙指数回复到正常水平后才能重返赛场,也就是说,如果运动员变性后体内激素水平不达标,仍然不能参加奥运会,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占便宜一说。2011年4月,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做出决定,将针对伦敦奥运会,颁布历史上首套女运动员雄性荷尔蒙超标的鉴定指标,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阿尔内·永奎斯特披露,这套标准主要描述体内男性荷尔蒙水平过高的女运动员应如何界定性别,旨在确保女子比赛符合奥运会水平。
  
  
  被历史玩弄“的性别战”
  体坛性别争议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为焦点,当时已经影响到奥运会本身的公平性,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68年奥运会开始,对所有女性运动员进行性别检查,当时采取的是对第二性征(乳房、阴腋毛等)和外生殖器进行性别鉴定,这要求女运动员接受身体检查,或直接进行妇科检查,这个方法很直接却被证明不够科学。从1976年起,国际奥委会决定用“巴尔”试验的方法对女选手进行染色体检测,最后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也并不可靠。1988年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一名女运动员因性别检查不合格,被组委会请出了赛场,然而进一步的染色体检查表明她是女性无疑。因为她只有一条X染色体,并没有Y染色体。生命科学20世纪进入基因时代之后,性别鉴定有了新的方法,1994年广岛亚运会采用了DNA鉴定,女选手留下两根头发,几个小时后就能判定是不是真女性。1999年6月,国际奥委会有条件地废止了使用了30年的要求——所有参加奥运会的女运动员均须进行性别检查;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只有在对个别运动员的性别存在疑问的情况下,才采用医学人员的干预和评价。2004年悉尼奥运会前,国际奥委会又人性化地迈进了一大步,允许变性人参加奥运比赛,但严格要求变性人的性别变化必须已经完成,并且必须获得官方对其新性别的合法承认。此外,在参赛前,变性运动员必须接受两年以上的荷尔蒙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性别在运动项目上的优势。奥运会赛场上的性别鉴定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推荐访问:变性 运动员 参加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