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让解读更多元更深入:预设

  内容提要:在个性化解读文本中,教师通过课前的预设,把握课堂教学的大致趋向,确定课堂开放性话题,预先补充适当的材料,预想学生的生活积累,在课堂上从大量的初步成果中解读出真正的创新结晶。
  关键词:个性解读误区 预设话题 补充材料
  在个性化解读文本中,曾读到了这样一些有趣的细节:《背影》中的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是违反了交通规则;《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世世代代费劲移山不如搬家那样灵活方便;施耐庵《武松打虎》是不保护珍稀动物的需要批判;不一而足,凡此等等。这样的解读乍一看挺前卫的,可仔细一想,又是肤浅的和随心所欲的。这恰恰是缺失自我个性解读,把自己凌驾于文本之上的一种想当然。课堂上,教师决不能简单地把学生那些并无生成价值的疑问、想法,当作“意外”获得的知识的“生长点”,从而过分地放纵了学生的不当需求,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这样的解读,往往产生“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局面,是培养不了真正的语文素养的。
  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正视。做好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时的应对策略。我们来看《记承天寺夜游》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文章中的“闲”是什么意思?
  师:请大家为“闲”字组组词,看谁组的词最有味道,最能展现闲的内涵和魅力,最契合这篇课文的意境。
  师:好,现在请用“我认为苏轼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说话,要求把刚才的词放在其中,还要说明理由。
  生: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生活非常清闲的人,他被贬到黄州后,说是当官,可没职没权当然清闲了。
  生: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生活很悠闲的人,他在黄州期间,游遍了境内各个地方,寄情山水,他悠闲是因为淡泊名利。
  生:我觉得苏轼其实是个故意作出悠闲之态的人,并不是真的很悠闲。古代知识分子是想有一番大的作为的,想为国为民做实事,可他却被贬,心里应是很难过的。
  师:大家的说法都融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苏轼在黄州生活怎么样,我们也可以联系他的同类作品帮助理解,幻灯片展示: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学生议论纷纷,达成共识,苏轼的心情是寂寞的,忧伤的,凄凉的。)
  从上面的课例我们看到,教师首先根据文本特点,巧妙地在课堂上预设一两个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非说不可的话题。如上课中“苏轼的“闲”组词并分析其情感。”怎样才能设置恰当的话题呢?只有深入研读文本。从作者角度揣摩作者与假想的读者对象之间的关系;作者及其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分理解并体验作者通过文本所表达的感情。《三个太阳》女画家在离开南极时,留下一幅画,画的是三个不同颜色的太阳,教师可预设: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三个太阳有什么理解?
  其次从教者的角度,教师自己的感受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再广泛搜集资料,诸如作者写作及发表的背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高屋建瓴的把握文本,尽可能的把握作者的各种指向,意图。再对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看哪些需要更新、哪些需要进一步挖掘;还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将最新、最典型、最贴切的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把多种资源重新整合运用。 适度的教学起点和衔接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三从学生角度想,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成果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许多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船长随着轮船一起缓缓沉入大海,此时如果在英吉利海峡上树一块纪念碑,你会在碑上写什么。这样的话题就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明天我家不封阳台》中可设计辩论:明天我家还封不封阳台?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预设,把握大致的趋向,确定大致的范围,补充适当的材料,使课堂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的火种。
  韦娟,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推荐访问:预设 更深入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