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中的自画像:苏轼自画像题诗

  摘 要: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歌是最能完整地反映诗人整个人生的生活状态的。在苏轼传世的二千七百多首诗歌中,其作为一位手不释卷、治学刻苦的学者形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对家学传统的珍视、对书籍的由衷热爱、读书范围之广博等都在他的诗中得到了生动细致的刻划。
  关键词:苏轼; 学者形象
  苏轼之一生,勤于笔耕,著述颇丰,经后人整理《东坡全集》一百一十五卷,收入《四库全书》。此外,尚有《东坡乐府》三卷、《易传》、《书传》、《论语传》、《东坡志林》、《仇池笔记》等著作传世。苏轼在北宋乃至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的学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宋史对他的学术文章给予极高赞誉“其体混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蓋亦鲜矣。”(《宋史·苏轼传》)尽管具有天赋异禀,但苏轼非凡的创作成就与其学识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作为风流倜傥的骚客文人,与友人纵情山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关心民瘼的地方官员,为百姓抗洪救旱是他政治生活的重要命题。但有着黄卷青灯相伴的书斋生活才是这位嗜书如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的学者型诗人最为珍视的。因而,苏轼作为学者的形象在其一生用力最勤的诗歌领域得到了兴会淋漓的体现。
  一
  宋代文人很重视书斋生活,也很看重一个人的学养功夫。苏轼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其祖父苏序颇有文化修养,性喜作诗,“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苏轼的伯父苏涣以文学举进士。其父苏洵,则在文学、哲学等领域建树不凡。在书香之家成长的苏轼自幼接受了良好而系统的教育,他十分珍视祖、父辈开创的家学传统。
  苏洵对《易》经颇有研究,苏轼将其视为家学传统的一部分,他在诗中常常回忆与弟弟苏辙共读《易》经的情景:“遥知读《易》东窗下”(《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二),“《易》可忘忧家有师。”(《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三)他对家庭的学术传统津津乐道,屡次吟咏:“《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书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孺子卷书坐,诵诗如古琴……家世事酿古,百史手自斟。”(《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其二)他希望能把家学传统代代相传,寄语弟弟苏辙:“愿子传家法,他年请上方。”(《次韵子由送赵归觐钱塘,遂赴永嘉》)期望苏迟能以其父为榜样,做到落笔成篇,数千言立就:“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甚至表示如子辈能承担起秉承家学传统的重任,自己和弟弟苏辙即便退隐也无憾:“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对子辈能秉承家庭的诗书传统,作出好诗而倍感欣慰:“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短诗膝上成,聊以感怀祖。”(《夜坐与迈联句》),“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诗词各璀璨,老语徒周谆。”(《和犹子迟赠孙志举》)由是观之,一位将家庭的诗书传统看得无比珍贵的学者形象可谓十分鲜明生动。
  苏轼的祖父、父亲都是好学能文之士,家中的藏书十分丰富。苏轼对祖、父辈传下来的万卷藏书倍感自豪:“家书三万卷,独取《服食诀》”(《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并将书籍视为留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赠王子直秀才》),“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可见,苏轼已将书籍置于万般外物之上,成为其一生最为珍视的精神食粮。
  苏轼由对书籍的喜爱延伸到了对藏书之地的留意,其诗中对藏书甚富之地多有描写:“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犍为王氏书楼》),“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不仅如此,苏轼还常常以前辈学者的身份,对用力颇勤,读破万卷的后生多有称赞:“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送任及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神通”(《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一),“读遍牙签三万轴,却来小邑试牛刀。”(《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一)此外,他还对朋友家中的琅琅书声、书籍纵横之景不吝描写:“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夜过舒尧文戏作》)对历史上的购书之举亦有所涉及:“十年闭户乐幽独,百斤购书收散亡。”(《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可见,苏轼对家学传统的珍视、对书籍的热爱程度如此之深重,不用我们多加解释,其作为嗜书甚深的学者形象已经在读者眼前渐渐清晰。
  二
  苏轼在各个学术领域获得成功,除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之外,其自身的勤奋钻研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苏轼诗中对自己的勤奋好学之情景有着全面细致的描写。
  苏轼曾提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的著名观点,认为好的作品需建立在充分的学识积累之上,他并非纸上谈兵,他一生的治学生涯都践行着这个主张。这位用力甚勤的学者型诗人,为了写出好作品,反复琢磨,细心营构,连吃饭都忘记了:“从君觅佳句,咀嚼废朝饭。”(《僧清顺新作垂云亭》)读书是他毕生钟爱的事业,他爱读新书,对那些有益的旧书更是百读不厌,反复咀嚼:“旧书不厌百回读。”(《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三年磨一剑的坚持与执着在其诗中时有体现:“三年磨我费百书,一见何止得双壁。”(《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一)
  苏轼不仅白天手不释卷,还常常将读书活动延续到夜间。沉寂的夜色中常常有他灯下读书的身影:“山堂夜沉寂,灯下看《传灯》”(《曹溪夜观〈传灯录〉,灯花落一僧字上,口占》),有时读至半夜方休“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辙参禅”(《夜值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有时读至灯烛燃尽乃止“夜烛催诗金烬落,秋芳压帽露华滋”(《次韵答刘景文左藏》),甚至抱恙在身仍然坚持夜读“病眼乱灯火,细书数沉沙……”(《病中夜读朱博士诗》)诗书已成了伴他入眠的绝好伴侣:“入息亦诗册”。(《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连梦中都是获得新书的情景:“书随好梦到,人与佳节会。”(《初别子由至奉新作》)以至弟弟苏辙曾劝他少读些书,以免过于劳累:《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但他勤奋好学的天性不曾改变,读书的热情从未衰减,朋友都称他是个手不离卷,嗜书如命的人:“邺侯藏书手不触,嗟我嗜书终日读。”(《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即便眼睛有些昏花了还是伴着短檠苦读不倦:“短檠照字细如毛,怪底昏花悬两目。”(《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尽管跨越了近千年,我们仍能从这些真实细致的描绘中清晰地想见一位读书不舍昼夜、不择地点、不顾身体状况好坏的勤奋苦学者的面貌。
  三
  苏轼对家中汗牛充栋的藏书并非置之高阁,而是广泛涉猎,精心研读。从苏轼诗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份比较完整的读书书目,一位读破万卷、遍览经史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苏轼十分重视儒家经典。眉山苏氏重视经学可以说是学界的普遍认识。苏辙晚年回忆道:“(苏洵)平生好读《诗》、《春秋》,病先儒多失其旨,欲更为之传。”(苏辙《栾城后集》卷十二)苏洵还作《易传》对《易》经进行解释阐发。可以说,苏轼是在浓厚的重经家风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儒家经典成为这位“奋厉有当世志”的积极入世者的必读书目绝非偶然。
  《诗经》、《春秋》这两部儒家经典不仅是苏轼认真研读的对象,而且已精通它们的精义、章法:“《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书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易》经亦是苏轼少时反复诵读的儒经:“遥知读《易》东窗下。”(《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二)寂寞苦读之后对《易》经有所理解和体悟:“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次韵乐著作野步》)连子辈都在他的熏陶濡染之下遍读经书:“尧尧六男子,弦诵各一经。”(《和陶饮酒二十首·并叙》)可见,儒家经典在苏轼心目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尽管苏轼终身服膺儒学,但他并未偏此一家而废他学,道书亦是他的重要阅读书目,他的诗中屡有提及:“从今免被孙郎笑,绛帕蒙头读道书。”(《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往来三世空炼形,竟坐误读《黄庭经》”(《芙蓉城》),“予读《抱朴子》有所感,用其韵赋之”(《和陶读山海经·并引》),还有直接以“读某某道书”为篇名的——《读道藏》。
  作为博古通今之学者,苏轼还广泛涉猎史书:“藜羹对书史,挥汗与子同”(《初秋寄子由》),“我时阅旧史,独与三人亲”(《和陶饮酒二十首·并叙》)。除了泛指读史之外,还具体到读某个断代史或某个历史人物的传记——《读〈晋史〉》、《读〈王衍传〉》、《读后魏〈贺狄干传〉》等。
  作为宋代乃至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苏轼势必从前代诗人身上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前人的诗集成为他的案头必读之书。
  苏轼晚年最推崇陶渊明其人其诗。遍咏陶诗、遍和陶诗成了其晚年最重要的书斋生活之内容:“因读渊明《岁暮和张常侍》诗”(《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并引》),“咏渊明《时运》诗……”(《和陶时运四首·并引》),“因读渊明《赠羊长史》诗……”(《和陶赠羊长史·并引》),“予喜读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由这些诗引及109首和陶诗的较高成就,我们可以想见苏轼对陶集重视、精研程度之一斑了。
  苏轼不仅从陶诗中寻找可资借鉴的经验,还从唐代诸多诗人的诗中吸取养分,且看下面这份读诗清单:
  李白诗——《和李太白·并叙》,杜甫诗——《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孟浩然诗——“更邀明月说明年,记取孤吟孟浩然” (《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并引》),韦应物诗——“予偶读韦苏州《寄全椒山中道士》”(《寄邓道士·并引》),白居易诗——“因读乐天集”(《朝云诗·并引》),孟郊诗——《读孟郊诗二首》等等。
  四
  苏轼读书有着明确的目的。他将读书作为追随古人的绝佳途径:“穷年弄笔衫袖乌,古人有之我愿如”(《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高言追卫乐”(《监试呈诸试官》)。他在诗书中增进了对古人的理解,并把他们视作良师益友:“生不闻诗书,岂知有孔颜”(《和陶拟古九首》其九),“渊明吾所师……我歌《归来引》,千载尚信友。”(《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读书是他了解前代的世态人情的好助手:“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和陶咏荆轲》)苏轼从前代文人志士身上汲取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以他们为榜样,坚守素志:“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屈原塔》)“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阮籍啸台》)
  不可否认,苏轼读书有其现实功用的一面,例如通过博览群书考取进士,由此进入仕途,光耀门楣;通过读书将家庭的诗书传统代代相传,以此扩大苏学的影响。然而,苏轼读书并非纯粹从现实功利的目的出发。在他看来,读书可以培养个人的情志:“少学不为身,宿志固有在。”(《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读书可以忘掉忧愁:“《易》可忘忧家有师。”(《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三)读书可以洗却内心的郁结:“妙哉二篇诗,洗我千结肠”。(《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读书是提升个人气质的最好方式:“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读书是其打发漫长寂寞的夜值之夜的密友:“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辙参禅。”(《夜值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他还表示,好的诗书如阵阵清风,令他有个好睡眠:“君诗如清风,吹我朝睡足。”(《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复次韵答之》)他不改幽默本色,认为多读诗书可从中找到平日谈笑风生的资源:“不如默诵千万首,左抽右取谈笑足。”(《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四)
  读书已成为苏轼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他获得无穷乐趣的源泉:“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在冷淡寂寞的书斋生活中,他体味到了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可以说,苏轼对读书的用处的思考已经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读书治学已成为这位古今第一流的学者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苏轼在他的诗中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全面生动地展示了自身的学者形象。从中,我们既看到了这位学者型诗人的勤奋刻苦,又感受到其灵心慧性。一位手不释卷、嗜书如命而又灵动鲜活的学者形象在诗卷中清晰可感。
  参考文献:
  [1]《苏轼诗集》苏轼著,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2]《苏轼全集》苏轼著,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唐海英,性别:女,出生年份:1986年,民族:汉族,籍贯:广西宾阳县,工作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 ,职务:2010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推荐访问:自画像 苏轼 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