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表露、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手机依赖、孤独感三个变量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问卷调查476名大学生.研究结果:(1)自我表露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5),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關(r=0.28,P<0.01).(3)孤独感在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大学生自我表露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从而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
  关键词:自我表露;手机依赖;孤独感;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3-0119-03
  随着创新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元,极大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产生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手机依赖.关于手机依赖,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指使用者因过度沉迷于手机,难以控制自己,对手机产生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渴望,从而导致社会功能失调和心理障碍[1].有研究显示,一些依赖心理、成瘾行为等与孤独感的关系密切,对使用者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比如过于频繁使用手机短信交往可能与孤独感有关,而在真实世界中却不愿意交往[2],也有一些研究对微信、QQ、微博等媒介的过度使用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行为也与孤独感是显著正相关的关系[4].
  目前,手机主要具备通讯、娱乐和社交三大功能,而手机社交成为现代人流行的交往方式.手机已作为自我表露的重要媒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我表露是指个体愿意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经历等隐私,自愿告知他人的一种行为,而不会担心被别人出卖,表露之后不会有深深的担忧[3].
  本研究认为通过手机媒介进行的是虚拟自我表露,与现实自我表露不同,其回避了现实的人际交往,可能导致个体孤独感上升,继而产生手机依赖问题.而且有研究指出自我表露与孤独感是负相关关系[5].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表露、孤独感与手机依赖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取的方法,随机抽取安徽某普通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500份,在课堂上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476份,回收有效率95.2%.其中男生202人,女生274人.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测量大学生自我表露选取的是《自我表露指数量表》,该自评量表由Kahn J.H.和Hessling R.M.于2001年编制,共12道题目.量表为五级评分,总得分越高即自我表露水平越高.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2,信度较高.测量手机依赖的指标选取的是《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该量表由Leung等人修订,黄海等人做了中文版信效度检验.量表共17题,采用五级评分,总分越高,手机依赖程度越重.其中维度包括低效性、逃避性、戒断性和失控性.各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6、0.84、0.88、0.79.测量孤独感选取的是《UCLA孤独量表》,该量表是Russell编制的第三版UCLA孤独量表,由20个题目构成(9个反向题和11个正向题),采用四级评分,总分越高,个体孤独感水平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调查结束后,录入数据,采用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研究结果
  2.1 自我表露、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性别差异
  由表1可得,男生和女生在自我表露维度上差异显著,女生的自我表露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孤独感得分、手机依赖得分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女生可能比男生更愿意向他人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想法,寻找可以倾诉的对象,向他们表露自己的生活轨迹.
  2.2 自我表露、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自我表露与孤独感、手机依赖之间均为显著负相关,而孤独感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自我表露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手机依赖程度也越低.说明愿意在平时生活中表露自己真实想法,愿意说出来的大学生,更少感受到孤独,在生活中也表现为较少依赖手机.
  2.3 孤独感在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间的中介效应
  由上面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我表露、孤独感、手机依赖三个变量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根据已有研究者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条件,本研究可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程序,得出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得,孤独感在大学生自我表露和手机依赖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表露通过孤独感进而影响手机依赖.在现实生活中,当大学生无法寻找到可以倾诉或表达的对象时,自我表露程度低,则会在内心产生孤独感.而孤独感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因为在大学生产生孤独的感觉时,大多倾向于选择通过使用手机来应对,继续回避现实交往,在手机交往中减少人际疏离感的体验.
  3 结果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表露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表露对象和表露内容方面,水平都高于男生,且差异显著.而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变量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中约有20%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手机依赖问题.手机依赖在男女生分布中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倾向于依赖手机,回避现实交往,从而弥补在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不足,应对孤独感.
  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手机依赖呈现显著正相关,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呈现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个体的现实自我表露越少,则孤独感水平越高,其更易于通过手机获取归属和人际信任,这样则会更有可能导致个体的手机依赖问题,个体会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相匹配的同伴或是可表露的对象而感到孤独,从而逃避现实交往,转向在手机中寻求虚拟交往而减少孤独感.

推荐访问:表露 依赖 孤独 自我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