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出一片新天地]天津友谊新天地导图

  〔关键词〕 数学教学;导入;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2—0078—01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数学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就是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坎上,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其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达到学习目的。
  一、“导”在设疑激趣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力。兴趣浓厚,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一课时,我首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猜”活动:依次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判断它们能否被2、3、5整除,看谁答得快。结果每次都是教师取胜。教师的“神速”判断使学生羡慕不已,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知道其中的奥妙。我顺势引入新课:能被2、3、5整除的数都有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就会迅速而又准确。
  二、“导”在重、难点突破处,加深知识的理解
  每章节知识都有重、难点,而往往一些知识的重点也就是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性上,因为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在学习的重、难点处施导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2.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3.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观察、分析 、判断、联想的方法进行推理。
  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一课,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而单位“1”的抽象性又使它成为掌握分数意义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从观察图形入手,进行以下四个环节的引导:1.对比。让学生将两组图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2.概括。通过观察和对比,单位“1”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比较清晰的表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3.运用。我启发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单位“1”的意义。由于以具体生动的直观图形作为认知的起点,在向抽象思维过渡过程中,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将观察、语言及思维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 单位“1”的含义有了较清晰而又准确的认识,顺利突破了难点。
  三、“导”在规律的归纳概括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律、概念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将具体表象直观地概括成规律性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们感到最难的一点。因此,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1.对于概念,注意引导学生从诸多因素中,抽取出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因素进行概括;2.对于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过程及步骤归纳、概括。如,“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过程去归纳、概括;3.对于有些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由动手操作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不仅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还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导”在开拓学习思路处,促使知识融汇贯通
  传统的习题,条件完备,结论明确。一般情况下,解题就是找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即只要得了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解题时很少对题目进行深入地探索。为了打破学生解题时思路狭窄的禁锢 ,我在设计练习时引导学生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设计以下三类开放性习题:1.条件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这类习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追求“多种答案”开放性数学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2.条件不一定,结论一定的习题。设计此类题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同一结论,可能来自不同的条件,或不同的渠道,有利于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3.条件不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这类习题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再到综合处理,这是更高一级的数学思维活动。这类题的设计可将结论部分隐去,让学生自己探讨,导出关系。
  ?? 编辑:谢颖丽

推荐访问: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