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草堂:草堂

  杜甫离蜀时,他对已经居住五年的草堂依依不舍。但是为了全家的生计,他不得不离开成都,另找一个可以谋生的地方。杜甫有四个弟弟:杜颖、杜丰、杜观、杜占。其他三个弟弟都天各一方,只有幼弟杜占一直跟在杜甫身边。广德元年(763),杜甫因避徐知道之乱而暂住梓州,曾派遣杜占回到成都照管草堂,专写一诗仔细地吩咐他:“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可见当时杜占已经成年,有能力管理草堂了。于是杜甫离蜀时没有带着杜占一起走,而是让他留居草堂。然而,岁月无情,世事沧桑,七十多年后,这座草堂便毁坏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了。晚唐诗人雍陶是成都人,他曾到浣花溪畔寻访杜甫草堂,看到的景象是:“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经杜甫旧宅》)到了唐昭宗天复二年(902),也就是杜甫离蜀一百三十七年以后,诗人韦庄入蜀,前来寻访杜甫草堂的遗址,发现只剩下一些柱子基石,陷在一片荒草之间。出于对杜甫的仰慕,韦庄在草堂故址芟夷荒草,重建了一座草堂住在里面,并因此把自己的诗集题作《浣花集》。这是后人第一次重建杜甫草堂。
  韦庄重建的这座草堂,经过五代的战乱,也很快就毁坏湮没了。到了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4),吕大防出任成都知州,看到杜甫故居竟然“松竹荒凉”,就在故址上重建草堂,并绘了杜甫画像张于堂内供人瞻仰。元祐五年(1090),胡宗愈来任成都知州,又将杜甫的诗歌刻成石碑,镶嵌在草堂的墙壁间。这是后人第二次重建杜甫草堂,并把它建成了杜甫的纪念馆。
  从那以后,杜甫草堂又经历了近千年,几乎每个朝代都曾重新修复,至少有十三次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现今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并逐渐演变成一处集杜甫祠堂和杜甫旧居为一体的杜甫纪念场所。1955年,在草堂成立杜甫纪念馆,不但整饰园林,而且广搜杜集版本及有关文物收藏于内。1961年3月,杜甫草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在草堂成立了杜甫研究学会,次年又创办了《草堂》(后更名为《杜甫研究学刊》)。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杜甫草堂的屡毁屡建,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物质形态的历史遗留物,也就是各种形式的建筑物,不管当初建造得如何坚固,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迟早总要崩塌、湮灭的。只有精神形态的文化遗产才最耐久,最能经受悠久岁月的考验,因为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精神。杜甫的诗歌早已深入人心,他的无数名篇名句已经永远铭刻在后代读者的心坎上。薪尽火传,代代相继,这是永远不会毁灭的,正像杜诗所云:“诗卷长留天地间。”(《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只要杜诗长在,只要杜甫仍然活在后人心中,杜甫草堂就一定会屡毁屡建,永世长存。
  今天的草堂内有诗史堂、工部祠等古建筑,且遍植杜诗咏及之花木。整个草堂的祠宇建筑与园林设置浑然一体,反映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杜甫草堂不但是骚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场所,而且是广大人民喜爱的游赏胜地,游人到此缅怀诗圣,同时也沐浴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
  为什么杜甫草堂会有如此浓郁的文化氛围呢?读者朋友最好能亲身走进草堂去作实地考察。草堂的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是杜诗《怀锦水居止二首》之二中的两句诗,当时杜甫已经离开成都东至云安,怀念成都的草堂而写此诗。走进大门,穿过大廨,就到了位于中轴线上的“诗史堂”。“诗史堂”正中是一座杜甫行吟塑像。塑像出于著名雕塑家刘开渠之手,诗人双眉微皱,双目凝视,似乎正在构思一首新诗,又似乎正在为国家局势而凝思。顾名思义,“诗史”就是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或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最早把杜诗誉为“诗史”的是晚唐孟棨,他在《本事诗》卷三中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孟棨所说的“当时”不清楚到底是指什么时候,但肯定是指晚唐以前。这个说法在后代得到广泛的认可,北宋诗人黄庭坚进而指出杜诗不仅仅是反映了史实,而且对史实作出了价值评判:“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见江花!”(《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那么,“诗史”的意义到底何在呢?换句话说,杜诗反映史实的意义到底何在呢?前面提到的北宋的成都知州胡宗愈,他在《成都草堂诗碑序》中指出:“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意即人们读了杜诗,就可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就能理解那一段历史。清人浦起龙更加明确地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诗目谱》)所谓“三朝”,就是指唐玄宗、唐肃宗和唐代宗,是杜甫经历的三个皇帝的统治时期,也就是他的一生。杜甫的诗抒写了他个人的喜怒哀乐,但是整个时代都凝聚、体现在杜诗中,所以称为“诗史”。
  平心而论,记载历史的主要功能当然要依靠历史学家的著作。但是历史著作的记载往往是客观的,不动感情的,从而是不够生动,不够深刻的。比如安史之乱对大唐王朝的破坏,《资治通鉴》记载了安史之乱前后的两个人口数字:天宝十三载(754),唐帝国的人口是5288万;到了广德二年(764),这个数字下降为1690万。十年之间,大唐帝国三分之二的人口消失了。史书中的这两个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但也是冷冰冰的,有关的记载是不动声色的。三分之二的人口是怎样在短短的十年之间消失的?我们不清楚,我们缺乏感性的认知。更加重要的是,那场大灾难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心理创伤?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历史教训?史学著作中没有生动的叙述。只有杜诗,只有杜甫的“三吏”、“三别”,以及数不清的其他作品,才为我们留下了生动的记录,也给出了深刻的启迪。我们为什么需要理解历史?关键就在于历史是全民族的集体记忆,它铭刻在民族的心坎上,它时刻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这是全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古代的文化甚至被称为“史官文化”。对于历史的作用和价值,孔子说得非常清楚:“我欲载之空言,不若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孔子整理《春秋》的意义正在这里,杜甫写作“诗史”的意义也正在这里。   诗史堂后面的“工部祠”也是草堂的重要建筑。“工部祠”是祭祀杜甫的祠堂,是后人向诗圣表示敬意的纪念性场所。“工部祠”内悬挂着杜甫的画像,还有陪祀的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和陆游的画像。祠内也有许多对联,其中最名有的一副出于清人王闿运之手:“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宋贤两派”就是指黄庭坚与陆游,这两个诗人都曾旅居蜀地,且都善于学杜:黄庭坚从杜诗中汲取了很多艺术营养,陆游则继承了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吴郡三高”是指苏州的“三高祠”,祠内奉祀着三位古代曾在吴地生活的高贤:范蠡、张翰、陆龟蒙,意谓杜甫和黄庭坚、陆游都是曾在蜀地生活的古代贤人。这副联好在既切题,又新警,很好地概括了“工部祠”的特点。
  草堂内的其他建筑也各有特点,尤其是处处与杜甫的诗句相联系,游人到此,自然而然地缅怀杜甫。例如“工部祠”前面的“柴门”,分明来自杜诗,因为杜甫很喜欢称草堂的大门为“柴门”,例如在草堂落成的当年所写的《野老》中就有“柴门不正逐江开”之句。柴门前有一条小溪流过,溪旁有一间水阁,名为“水槛”,这正是杜甫当年的草堂里就有的名称,杜甫有一首诗就题作《水槛》。又如工部祠侧门外有一条长长的夹道,两旁的墙头上爬满月季、蔷薇,门额题曰“花径”,这当然会使人联想起杜诗“花径不曾缘客扫”的美丽句子(《客至》)。至于工部祠右边的“恰受航轩”,是一座长方形的楼阁,形似一艘停泊的船只,肯定取名于杜诗“野航恰受两三人”之句(《南邻》)。至于那座茅草葺顶的亭子,亭内竖立的石碑上刻着“杜甫草堂”四个大字,就更使游人留连忘返了。总之,今天的杜甫草堂尽管在规模和气派上远远超过了真实的杜甫草堂,但两者之间在精神上存在着继承关系。要是杜甫地下有灵的话,他一定会在明月清风之夜徘徊于柴门与花径之间,继续吟诵他的不朽诗篇。
  今天的杜甫草堂还是人们研究杜甫的学术重镇。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图书3万余册,包括宋、元、明、清历代的杜诗刻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版本,还有15种外国文字的杜诗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博物馆内还收藏了大量与杜甫有关的文物,仅后人所写的杜诗书法作品就有出自祝允明、董其昌、张瑞图、傅山、郑燮、刘塘、何绍基、康有为、章太炎、吴昌硕、于右任、沈尹默、叶恭绰等名家之手的珍品数十幅,此外还收藏有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吴作人、李苦禅、吴湖帆等著名画家所绘的杜甫诗意画。如果有人想全面、深入地研究杜甫,杜甫草堂就是最完备的资料库。
  一千二百五十年以前,有一位客人到草堂来访问杜甫。杜甫谦逊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宾至》)其实杜甫对自己的诗歌造诣是有充分的自信的,他这样说是为了表示谦虚。但是当时的杜甫真的相当寂寞,有客人到草堂来访是相当稀罕的事情。然而历史是公正的,时间是鉴定文学作品的价值的最大权威。杜甫草堂的柴门楹柱上有一副明人何宇度撰写的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这副联语与杜甫的“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诗互相呼应,说明杜甫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与日俱增的。到了今天,杜甫的诗歌早已成为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无数的人们专程前来草堂朝圣。杜甫地下有知的话,该会何等的欣慰!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前往成都,杜甫草堂是不可不去的地方,因为那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块圣地。你在草堂里不但能欣赏到优美的景色,而且能接受伟大的中华文化的熏陶。因为正像闻一多先生所说,杜甫是我们的“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推荐访问:草堂 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