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党课讲稿2021

我们要把落实干部考核工作责任扛在肩上,在“实”字上下功夫,真正发挥好考核对干部的激励鞭策作用。…小编为您整理了《2021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党课讲稿精选5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党课讲稿

 年终考核“不能忘了群众”

 

  年终考核是盘点工作成果、总结工作得失、促进任务落实的重要方式。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各级各地在年终考核时要吸引群众参与、回应群众诉求、邀请群众评判,切实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标尺。

  丰富考核形式,吸引群众参与。“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群众参与考核,对领导干部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敞开大门,揭开考核的“神秘面纱”,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年终考核的全过程,能够方便群众提意见、做评判,使考核过程更公平、更透明,考核结果更有说服力,能切实避免考核“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现象,从而有力促进年终考核走实走深、赢得群众信任。各级各地要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形式让群众知晓、参与年终考核,要完善考核办法,引入服务对象评价机制,给群众留有一定的话语权,吸收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愿望、接受群众监督,让利益相关群众切实参与到年终考核中来。

  充实考核内容,回应群众诉求。“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持对人民群众期待的积极回应,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尺。以人民为中心的考核内容,能够促使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把回应群众期待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考什么决定了干什么,怎么评左右着怎么干”。各级各地要把回应好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纳入年终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并根据各单位工作岗位的不同属性,多角度、全方位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切实增强考核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公开考核结果,邀请群众评判。“工作好不好,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考核内容是否全面系统、考核过程是否公开透明、考核结果是否公平客观不是靠单位和党员干部怎么说、怎么看,而是要让人民群众去评判裁定。在年终考核中,要将考核结果毫无保留地给群众,接受群众监督,邀请群众评判,对于群众不满意、不认可的结果要认真反思、重新考核,切实发挥群众在年终考核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各地要把考核标尺交给群众,将群众评判贯穿于年度考核的全过程,多听群众说,确保考出真效果,核出好干部,得出让群众满意、让干部服气的考核好结果。


关键词:群众,年终考核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党课讲稿

 年终考核避免成“材料盛宴”

 

  岁末年关,最是各单位“忙”时期。忙加班加点赶材料补台帐,忙迎来送往各类年终“大考”,机关干部被困在“材料堆里”,考核悄然变味,成了“材料盛宴”“材料旅行”,结果是,考核者“走马观花”,被考核者“疲于应付”。考核不能成为“样板戏”。考核者踏实下来,被考核者实在起来,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功效。

  思想要“正”。从思想上、作风上转变“台账资料”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被考核者要端正应对考核的认识,真正把考核当作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看一看哪些成效经验值得总结,查一查还有哪些工作帐单未兑现,理一理来年工作如何谋划部署,不能只讲成绩而回避问题,不能只作总结而忘了谋局开篇。

  根基要“牢”。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才最有说服力。打破“痕迹台账”桎梏,最重要的是基层要切实把握重点将工作做在平时,变年终“大考”为日常“测试”,放在很抓工作落实上,充分应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考核评价方式,把查台账与看现场和找亮点与纠问题有机结合,改变事先通知、提前准备、摆弄现场的形式主义,抓住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仅“看材料”“听汇报”,还应让群众“打分”;
不仅可以派专人“明察”,也不妨不定人“暗访”。

  方向要“稳”。考核不是“考核材料”。“内容丰富至极”“事无巨细”的考核方案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对工作开展“百害而无一利”。要理顺考核机制,考核方案制定坚持做到“精、准、实、简”,类似的考核应“合并同类项”,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要善于脚步向下、眼光向下、思维向上,正确认识考核的目的和意义。考核过程中多一些点上的亲力亲为,少一些办公室里的“文字游戏”;
多一些田间地头看落实,少一些只看数据不看效果,让考核成为推动工作落实的源动力。

  作风要“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让基层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落实”二字上,检验实绩、考察成绩才是考核的初衷,才是考核的价值所在。面对一些部门繁琐的考核方案和不接地气的考核指标,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敢于动刀子、做手术,让考核方案、考核指标更得人心、得民心;
让基层干部真正沉到群众中开展工作,让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关键词:盛宴,材料,年终考核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党课讲稿

 年终考核不能“踩假水”

 

  “踩假水”本指善水性者遵从流水规律,站深水而不沉,是游泳技艺高超的表现。后在川渝等地方言中喻为弄虚作假。游泳“踩假水”可以点赞,工作却千万不能“踩假水”,若遇“漩涡”等降维打击,“踩假水”可就危害甚多,悔之晚矣。

  少“踩”在“笔尖上”起舞。年终已到,各种考核接踵而至,各种资料准备也应接不暇。作为盘点工作成果,促进工作落实,进行总结提升,年终考核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仍有少数地方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老问题,比如以材料厚度为标准,以求考核能加分,或者妙笔生花只谈成绩,对问题避而不谈。事实上,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切身感受,也最有发言权。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部分单位部门错误的政绩观,歪曲了考核的本意,只求领导好评,忽视群众满意,只求“妙笔生花”,忽视“干货硬核”,只求表面功夫,工作不严不实,最终还是“踩假水”,虚幻一场。治理“笔尖”上的材料怪相,既要定好调,增加平时的考核权重,时常跟进追踪,又要敞开门,引入群众评议环节,将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一把标尺,才能避免“认认真真走过场”,杜绝“干得好不如写得好”,真正干出实绩,考出成绩,交出答卷。

  少“踩”在“镜头里”美颜。安徽省阜阳市因为“刷白墙”妄图“驴屎表面光”,结果成为反面典型而得不偿失。爱美之心,无可厚非。可若挖空心思在考核中过度“美颜修图”,将其弄成一场“包装秀”,或许可以蒙混一时,却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更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适度“美颜”让人赏心悦目,过度“美颜”就偏离工作重心,“一阵风”的“花架子”毫无意义,毕竟“盆景”不是“实景”,“美颜”不过自我麻醉,虚假终归是泡影,就如一张薄薄的白纸,一捅就露馅。归根到底,还是部分党员干部不思真抓实干,只求侥幸过关的心态在作祟。摒弃“镜头里”的过度美颜,必须坚决克服“侥幸过关”思维,真正俯下身子“接地气”,倾听民意,做出实绩,才能做到“美丽大方”内外兼修。

  少“踩”在“过程中”留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科学适度的痕迹管理是检验工作真伪、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痕迹管理不是痕迹主义,不能异化成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新变种。过度重视“痕迹管理”,还是在于有的部门对中央精神理解不透,机械执行,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正之风在蔓延。“矜伪不长,盖虚不久”。年终考核应该是带着问题去考核、深入一线去考核、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去考核,真正实现考核的精准和科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涵养重实干、求实绩的务实作风。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既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 “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还应该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理准备,做到轻装上阵,真正创造出发展惠民的过硬业绩。


关键词:年终考核,踩假水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党课讲稿

 年终考核亟需破除基层“三大怪圈”

 

  岁末年首,又一年的年终大考正火热上演。每当此时,各被考核基层单位竞相使出十八般武艺。在年终考核“指挥棒”下,他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从精心准备汇报材料,到考核现场路线安排,每一个环节都反复地斟酌力求完美,细细地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就像学生期末考试一样,生怕考不好被扣分。在这种重压考核之下,有些基层单位因而陷入了“三大怪圈”。

  考核指标陷入唯“高大上”怪圈。作为上级单位,给所属下级部门下达目标任务本是推进工作开展的有效方式。然而,有些上级部门制定考核指标往往不是从下属单位实际出发,而是随心所欲地片面追求所谓的政绩、亮点,下达的一些指标过于“高大上”,这种理想化色彩很浓的考核指标,对于身处基层一线的被考核单位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不堪重负的灾难。不仅无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还让形式主义大行其道。在这种考核“指挥棒”下,一些基层被考核单位为了完成任务指标,有的大肆举债搞形象工程;
有的弄虚作假做纸面文章;
更有甚者铤而走险干出侵害群众利益的勾当,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考核方式陷入突击性怪圈。每年年底,往往是被考核单位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日子。各种考核接踵而来,让被考核单位整天疲于应付,有时甚至分身乏术。许多身处基层一线的单位,在那个时候一天接待一两拨上级单位考核算是少的,最多时候一天要接待四五拨上级领导考核检查。对于手握考分大权的各路“大神”,基层单位哪个也不敢怠慢,从接待安排到软硬件材料准备,每一个环节都要大费周章。基层人手不足只得通过“白+黑”“5+2”来解决。如此一来,让基层苦不堪言。

  考核打分陷入人情网怪圈。考核打分,单位的命根。就像绿茵场上足球运动员,不管你球踢得有多漂亮,如果没有进球等于白忙活一场。干得好并不等于考得好,特别是在不透明的考核操作之下,让一些基层单位在年终考核时几乎处于一种集体焦虑状态。为了能确保获得高分,位列先进行列,被考核的各基层单位负责人都要拿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领,主动对接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动用各类人脉关系网展开各种情感攻势,甚至不顾中央八项规定禁令进行请客送礼。而手握基层单位考核“命根”的领导们,在一次次游说、打招呼、觥筹交错当中,情感天秤渐渐地偏向了一方,由此原本客观公正地考核打分变成了凭感情打分。正因如此,那些干得好的单位在年终大考时,也总是提心吊胆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们也要和光同尘,加入到打“感情牌”的怪圈当中。

  当前,年终考核当中的出现的这“三大怪圈”,就像侵入人体的痼疾的一样周期性发作,它不仅严重挫伤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还为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迎来送往、奢靡之风提供了温床。对此,有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对症下药,真正破除年终考核工作中的“三大怪圈”,让考核“指挥棒”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三大,怪圈,基层,年终考核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党课讲稿

 年终考核要涵养“赶考”心态

 

  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年终岁末,各地各单位都开始“年终考核”,党员干部要涵养“赶考”心态。当前,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时代的“赶考”路绝不是一马平川,依然要面对激流险滩和暴风骤雨,要翻越很多“雪山”“草地”,党员干部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心态,完成每一次“赶考”。

  保持一颗为民心,“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对待年终考核等考核任务,党员干部要保持为民心,平时工作做好做细,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员干部要持续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问题,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访民情、暖民心、惠民生,才能把各项考核工作落实好。只有领导干部真正地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自己工作的标尺,才是最大程度上发挥考核的作用。党员干部要坚持依靠人民“赶考”、为了人民“赶考”,摆正姿态、端正心态,把让人民满意作为终极标准,把让人民获得更多福祉作为根本追求。

  保持一颗敬畏心,“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党员干部要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之心面对考核工作,在年终考核上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面对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党员干部要以兢兢业业、勤勉守责之心干事,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始终保持“赶考”心态,不能丢弃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敢于自我反省自我剖析,经常以反面典型警示自己、告诫自己,在考核工作中更要有敬畏之心,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方能无惧于各种风险考验。

  保持一颗奋斗心,“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当前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艰苦奋斗”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在工作中永葆“赶考”心态,更加需要始终保持奋斗之心,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去拼搏、去担当、去奋斗,在重大斗争中增强斗争勇气、积累斗争经验、提高斗争本领,才能担起时代之责。要把年终考核当成是一次检验,把问题整改好,把优点发扬好,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不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做到真正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

  不仅在年终考核中要涵养“赶考”心态,在日常工作中更加需要涵养“赶考”心态,省视自己、砥砺心性,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才能在各种大考中交出完美答卷。

关键词:涵养,心态,年终考核



快捷搜索: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绩考核  考核党课讲稿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政绩 高质量 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