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小春医免费阅读全文_乡野旧事

  吹唢呐      吹唢呐,我们那里叫“吹吹哒”。那时在乡下,记得每逢村里做红白喜事时。免不了都要请吹打班子来,“的的哒哒”“哒哒的的”的,很有趣。于是,吹唢呐就成了村里最热闹的事。
  其实,唢呐并非我们汉族或客家人自己发明的乐器,相传它出自苗族。客家人自从北方中原来到南方定居以后,觉得苗族的唢呐之音有独特的风格,便把它接受过来,成为民间活动的重要乐器之一。这里有个神话传说,说的是古时三苗国有个叫阪泉阿喇的人。平时最喜欢吹奏,他的芦笙吹得极好,不仅在三苗国扬名,连天上的玉帝都喜欢听。后来,他从神仙那里得到一件器物,一端如吹火筒,另一端有个碗口大的叉盘。他吹了一下,其音比洞箫笛子更为响亮,悦耳而动听,它的声音与铜鼓、芦笙亦不同,于是他就喜欢上了,并给这器物取名为“唢呐”。那位神仙后来又教给他很多很多首曲子,要他牢记并传给后代,唢呐吹奏就在民间流行开来。因此,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是客家先民南迁时传入进来的,早在1600多年前就盛行于赣南民间。
  乡下人做红白喜事时,都要请吹打班子来。吹打班子里最有看头的是吹唢呐的吹手。他那腮帮子一鼓,那手中竖起的唢呐一响,震人耳膜,揪人心弦。如果再配上各种打击乐器,那悲、哀、喜、乐的气氛就完全显示出来了。所以说,唢呐是我们赣南客家人操办红白喜事时不可缺少的吹奏乐器。在农村,吹打班子主要以锣鼓打击和唢呐吹奏为主,一般用于婚丧喜庆、迎神祭祀等民间习俗。而吹唢呐的吹手,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吹打班子里乐器有高、低唢呐和锣、钹、鼓,有时也用拉弦和弹拨乐器。如果沿用旧习俗,红事用小筒,白事用大筒――有很多的讲究。高低音唢呐的音阶结构复杂,旋法多种,和声突出,穿插变奏,用高低音的、以吹代唱的腔韵清雅。风格独特,很有感染力。
  我们客家人一般用的唢呐有木管唢呐、铜管唢呐、铝管唢呐、锡管唢呐。木管音质柔和、铜管音质响亮。如今,用得最多的是铝管和锡管唢呐,分为大、中、小以及“辣子”4种。小唢呐欢快、优雅;中唢呐高亢、激昂;大唢呐粗犷、气派;“辣子”音高、尖细,吹奏时很费力。而现在用得最多的是小唢呐和中唢呐两种。唢呐为簧管乐器,由哨、气牌、芯子、柏木构成,形体大小不一,常用的有8孔,发音响亮、雄厚。客家唢呐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它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欢乐,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而悲调则深沉、低吟。哀婉幽怨,如泣如诉。为了加强音乐效果和气派,往往配以扁鼓、小钹、马锣。吹奏以齐奏、对奏、吹打并重甚至几十支、一百多支唢呐合奏等形式。吹奏人员可坐可站可行,举动轻便灵活,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所以在不同的场合就有不同的曲调。
  我曾看过木唢呐的制作过程。小时候,邻村的刘伯就是一位高明的唢呐师傅,他的脚有点瘸,每每行走吹奏时,一瘸一瘸的,那唢呐就一翘一翘的,特别逗人笑。他会吹奏各类乐曲,还吹得很好。他还擅长唢呐的制作,能把一截树枝做成一把唢呐,唢呐的音色也很不错。有好几次,我去砍柴时,都看到他从一大堆树枝里才选出一截来,然后刨去多余的木料,再用一根烧得通红的铁条烙空了这截树枝,直到用螃蟹刨子细细地把树枝的表面打磨得具有了凝脂般质感的时候,才开始钻孔,再薄薄地涂上一层清亮的山漆,最后套上铜质的喇叭,这样就做成了。一吹,“呜――啦――”,那麦哨般尖锐的声音经过唢呐身体过滤后,便成为了优雅的韵律。于是,一截树枝就这样在他的手里打磨成了唢呐,一件普通而又经典的乡村乐器就这样产生了。
  在过去,吹唢呐的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很低。婚丧喜事,他们只能坐在祠堂,厅堂和寺庙的下厅左右两侧,行走吹奏时也只能跟在人家后面。吃饭时不能坐正席,得另开一小席坐在下面。天冷北风吹,天热一身汗,而且报酬也很低,要赚这点钱确实很不容易。我每每看见那些吹唢呐的人,心里泛起一种悲凄的情绪,所以我多年来一直都固执地认为唢呐是一件伤情之物,它会让你想起一些悠远而败落的乡村场景。就说那唢呐的形状吧,如果放远了看,就有点像瘦高个子的女人,她身着喇叭形状的铜黄色裙裾,但下摆的开口有点夸张。如果把它静静地泊在云台(乡间专供响匠乐师搁放乐器的桌子)上,虽然娴静、端庄,但暗含一丝隐隐的忧郁,怎么看都觉得像从某幅古典肖像画中走出来的仕女。而把唢呐斜挂在堂屋的板壁上时,又像一朵头朝下的喇叭花,在悄无声息地开放着,显得孤单而怀旧。
  确实,唢呐是悲哀的,唢呐的呜咽声更能催人泪下。村庄里死了人,重要的哀乐离不开唢呐。当这种幽幽的曲调从唢呐里飘荡出来的时候,就会把悲伤的人们对逝者的一些回忆。在时间的隧道里越拉越长……就连丧鼓在这样的时候。也会茫然失语,任唢呐忧伤的乐曲飘散在乡村的天空。哀伤是无法逃脱的,唢呐声声急呀!而这些被唢呐送走的逝者,若干年后还依然潜伏在亲友们心灵的某个角落里,只要一听到唢呐的声音,冷不丁就又会冒出来,让你的心一阵阵地紧抽,难过呀!真的,那时在乡间,仿佛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浸泡在唢呐的音乐里,并同它一起押韵,一同呜咽。所以直到今天,每每听到唢呐的声音,就会使我想到许许多多,如同一块石头死死地压在了心上,沉沉的,有一种眼鼻酸痛想哭的感觉。
  然而,更多的时候唢呐是欢乐的。记得那时,唢呐常常会在乡村腊月深处快活地响起来。因为一踏进腊月的门坎,乡亲们就会把操持了大半年的农具收拾起来,把忙碌了大半年的心情释放出来。当然他们还喜欢在这个农闲的季节里安排许多喜庆的日子,挑个黄道吉日,请来一班吹打师傅,吹吹打打娶媳妇嫁姑娘。罗家的女子在唢呐声里变成了王家的媳妇,李家新起的房子在唢呐声里也盖下了最后一片瓦,唢呐声始终在唢呐吹手揸开的五指上涌动着千年不谢的憧憬,把旧日子连同遗落的音符一起抛洒在了山野的轻风里,洒在乡亲们的笑声中。
  
  阉鸡
  
  小时候在农村。常能见到一个手提竹篮的老头,从我们村里走过。他提的竹篮和一般人的不同,虽然都有个提手,但篮子是长方型的,全封闭,上面有个盖子,颜色黑黑的,不像是油漆,猜想是用久了有年头了的缘故。
  后来我知道了,他就是阉鸡师傅。说起来,这个阉鸡师傅在这周边四乡八村可是名声大啦,哪有鸡阉都找他,都说他的手艺好。所以有了生意就有了钱,有了钱就有了吃,因此他吃得白白胖胖的。可惜,我忘了他姓啥名啥。
  阉鸡,我们那里叫割鸡,如今不但在城里少见,就是在乡下也不是经常能见到。现在养鸡的大多是养鸡场,成群成群地放养在山林间,散养的就少了。而我小时候那会,家家户户养鸡,每家都养十几只以上。大人说,多养鸡就多生蛋,有蛋就可以换盐换布换很多东西。所以那时经常能见到阉鸡的师傅来,我也因此就多次亲眼目睹了阉鸡现场表演的全过程。   鸡有雄、雌之分。雄鸡又叫公鸡。但雄鸡一般长到一斤多重的时候就会开始发情,这时就可以阉割了。那时,我不知道阉割是什么意思,就问大人,围观的人都笑起来,都说阉割了的鸡就是太监鸡,我还是不明白。直到多年以后,喜欢上了看书,才慢慢地开始懂了。
  我第一次看阉鸡是在上小学前,印象特别深。那天看到一位阉鸡师傅进村来,走进隔壁邻居家。他端把竹椅坐下,打开竹篮的盖子,只见里面放了几样简单的工具和两只碗,就没其它的了。他先从篮子里拿出一块黑漆漆、油光光的布铺在腿上。接着抓住笼子里一只小公鸡,先挤压鸡的肛门把粪便排出,尔后用绳子把鸡的双脚捆牢,并夹在自己的双膝之间,开始了阉割“手术”。他首先是在鸡的左边腹部切开一道小口,用扩张器(用竹片做的一只蹦子)将小口扩开后,再用一根细细的棕线勾子勾着鸡腰子(我们那里叫鸡骚子)并来回拉几下,把腰子与鸡的其他内脏分离开来,又用一只小而长的钢匙取出腰子放进篮子里的碗里。接着把另一个腰子用同样的方法取出。最后,师傅用小铜匙盛满冷水灌入鸡嘴中,松开固定器,解开捆鸡脚的绳子,也不用消毒,把鸡扔开,“手术”就算完成了。整个过程大约在5分钟左右,很简单。
  阉完鸡的师傅这时并不急于走,他会拿出烟筒开始抽烟,和旁人开开玩笑说说话。等主人递过一毛钱或五分钱后,才慢慢地收拾起工具,盖上竹篮盖,把割下来的鸡腰(鸡骚子)带上,就起身走了。
  我当时有些纳闷,按理说,乡下人是很有客情的,平时一般人进门,都是很热情地招呼,或烟或酒或茶,而这会,为什么主人不端水酒不泡茶给阉鸡的师傅吃?后来我才知道。这阉鸡的手艺是属于下九流的,比常人还不如,所以用不着招呼,能给他几分钱,把鸡腰子给他就行了。阉鸡师傅自己也知道,也就很自觉。
  其实阉鸡的师傅很和蔼,尽管知道自己名声大,又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低。所以和周边人家的关系搞得特别好,常把赚回来的鸡腰子送给熟人朋友。我们家是外地人,父母也没有什么地方观念,特别是我老爸,能交际,和阉鸡师傅关系不错,常会招呼他进家来喝酒喝茶,他也就不时地把鸡腰子送给我家。我是家里的老大,小时候吃了不少鸡腰子,那味道,至今回味起来还很甜美。
  据说,阉鸡技艺是靠师承传授,大多不外传,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的,在赣南客家的广大农村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这一习俗。而小公鸡被阉割后,就称线鸡了,从此性情温和,不思不想,没有情欲,一心长肉,默默地为人们提供鲜嫩美食。
  遗憾的是,我很久很久没有吃鸡腰子了。
  
  擂茶嫂
  
  赣南是客家的早期摇篮,客家人热情好客出了名,擂茶待客更是传统而普遍的礼节。无论是在婚嫁喜庆仪式上,还是亲朋好友来访,都有请喝擂茶的风俗习惯。相传,由中原南徙的客家先民在长途流迁过程中,历经艰难困苦。因背井离乡,不服水土,又容易上火,有些人便把路边的药草采集下来,捣碎,制成茶汁,喝后居然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到江南后,山清水秀,能采集到的草药就更多了,于是发展成了“药食俱佳,味中有味”的客家保健饮料,即现在的客家擂茶。然而,客家人制作擂茶,不是男人们的事。因为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是花招节,用现在时髦的语言来说就是情人节,那喝擂荼可就起劲了,那情景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记得当时村里就有这样的一句俗语:“好男不吃擂茶,好女不走人家。”这就是说,好男人不要吃擂茶,要喝酒;而好女人不要乱进人家的门,才显忠贞。这就把擂茶列为女人们的专事了。确实也是这样,那时候,村里的妇娘们一有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煮擂茶,凑在一起了,你家烧水,我拿擂钵,她配佐料,大家七手八脚地,很快就把一大锅擂茶给煮好了。大家热热闹闹地,各人各家自己拿出碗来,嘻嘻哈哈地一碗又一碗,吃个痛快。如遇上过往村里的人,不管男男女女,也会把他们拉进来,女人家一般都不客套,端起碗来就吃。而男人,则会犹豫着,要看看里面有没有同类,如有,就会过来吃一碗,如没有,则嘻嘻哈哈说两句笑话就匆匆走了。
  我记得,那时村里最会做擂茶的女人姓黄,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大家都叫她擂茶嫂,我们也就这样跟着叫。她做的擂茶特别好吃,很香,吃了一碗还想吃第二碗。她很会擂擂茶,每轮到她家做时,她一般都不用别人相帮,自己先燃着火烧水,又拿着擂钵擂起来,她擂擂茶的动作很好看,一手抱着擂钵,一手拿着擂棍,先是慢慢用擂棍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规律旋磨,然后越旋越快,就像武术片里武打动作一样,闪忽闪忽地,其间间或用擂棍在钵中间擂击,一下一下,最后将茶叶等研成碎泥,用捞篓滤出渣,就算完成了。擂茶嫂人长得很好看,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擂起擂茶来胸前的两只奶子颤颤抖抖的,很多男人因此都取笑过她,她也不恼,还嘻嘻哈哈地和男人们打逗。特别是她的那一对丹凤眼,很能勾人,水汪汪地让人入迷,她人也热情,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人,都经不住她的诱惑。甜甜的一声招呼。人就酥了半边,就都会过来喝两碗擂茶。
  也许是擂茶嫂待人接物过于热情的缘故,村里有很多关于她的绯闻,说她今天和这个男人睡了觉,明天又和另一男子上了床。说实话,村里人既喜欢她,又怕和她接触。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是村里做红白喜事时,大家都会请她帮忙。在那个场合里,她俨然就是个主管,相当认真,这里吆喝,那里指挥,个个也都听她的安排――然而她,似乎根本就不计较那些事,该说的照样说,该笑的照样笑。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她老公突然患病去世,丢下她和两个孩子,她也没有再嫁,默默地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如今大的女儿大学毕了业,在上海工作;小的儿子在福建打工。就她一个人还在村里住着。那些流言蜚语后来也都听不见了。
  那一年我读高中,因为要写篇作文,突然想到了写擂茶,就利用星期天回家时,好好地问了一下擂茶嫂。她已经50多岁了。她告诉我,做擂茶先要具备一套被称为“擂茶三宝”的工具:一是口径50-100厘米且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制擂钵;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杆加工制成的约85厘米长的擂棍;三是用竹篾制成的捞滤碎渣的“捞篓”。至于制作擂茶,那首先就要用一把好茶叶,再加上适量的芝麻、甘草等,置入擂钵擂碎,再用捞篓滤出渣,钵内留下的糊状食物或叫“茶泥”、或称“擂茶脚子”。再冲入滚烫沸水,适当搅拌,佐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烫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擂茶了。后来,我就把它记录了下来写成了作文,还受到老师的好评呢。
  我也就是由此开始关注上了擂茶。后来又有几次和擂茶嫂的接触,使我对擂茶的制作工艺了解又深了一层。其实,擂茶制作是要有科学合理的配料(当然,这不是擂茶嫂的原话),除了要用好茶、芝麻为主要原料外,配料还要随时令而变换。如春夏湿热,可采用嫩的艾叶、薄荷叶、天胡荽等:秋日风燥,可选用金盏菊花或白菊花、金银花:而冬令寒冷,则可采用桂皮、胡椒、肉桂子、川芎等。另外,还可按人们身体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种多样多功能的“擂茶”。如加茵陈、白芍、甘草,为“清热擂茶”;加鱼腥草、霍香、陈皮,为“防暑擂茶”。这些后来都经医学验证,对人体确实大有帮助。可以说。擂茶对于常年生活在大山里瘴气较重的客家人。确实有独到的驱邪健身功效。君不见客家老翁老妪,一个个精神健旺,少病少痛。不能不说是常饮擂茶的好处。据说以前,客家人每当劳作回来,一进客门,首先就要先饮一碗擂茶,再说解决饥饿肠空之事。客家人又常用糯米做糍粑,或用大米做米果当点心,加入擂茶里面。这就更有味了。故有俗谚说:“喝擂茶,吃糍粑,壮身体,乐哈哈。”所以说这奇特的擂茶是“药食兼佳,味中有味”的“客家保健饮料”。
  说起来,这擂茶还有个很重要的历史典故呢。听擂茶嫂说,三国时,刘备领兵驻扎江南,欲征南蛮,时正酷暑,将士们进入山地,由于不服水土,一个个又吐又泻,军营皆成了病房。这可急煞了刘备,到处求医寻药皆不济事。当地一客家老婆婆闻知此事,大发善心,走家串户动员众多乡亲动用“擂茶三宝”,制成大量擂茶,供将士们饮喝。刘备的将士们饮后病情大减,客家擂茶从此便声名远扬。
  如今,擂茶早已进入了我们县城的饭店酒馆,成为一道当地的名饮。人们在品尝擂茶时,餐桌上都会荡溢出一片诱人的清香,一口试饮,口舌生津,满腔留香;二口深饮,通体舒畅。人们胃口大开,擂荼的生意也就越发兴旺。
  遗憾的是,前不久听说擂茶嫂的女儿来接她去上海时,就在她准备上车的那一刻突然昏倒,从此再没有醒过来。我想,擂茶嫂是舍不得离开这块生养自己的红土地呀!

推荐访问:乡野 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