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政策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就是“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顾名思义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开始,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大多继承这一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从而巩固封建统治。
  一、商周时期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商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日益不足,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统治等问题,到了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商鞅在秦国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二、两汉时期
  西汉初年,经过长期的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为此,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注1]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东汉史学家班固曾提出:“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为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注2]从中可以看出,为了保护农业的发展,统治者有必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同时,两汉时期,除了抑制商业的发展,统治者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改进农具,广泛推广牛耕;发展水利事业,扩大农耕区域;推广稻麦种植;提高耕作、管理技术;农学研究取得可喜成就,如《氾胜之书》、《四民月令》。这都体现出两汉对农业的高度重视。
  三、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但这一时期的商业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此外,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实行“海禁”。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而使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入停顿。
  总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即小农经济而实行的,所以,它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农业的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的影响,但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注 释
  1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
  2 《汉书·食货志》

推荐访问:封建社会 中国 政策 重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