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协调发展]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其发展有助于解决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不协调经济现象,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协调发展:第一,协调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环境问题。第二,协调中间产品和最终该产品的比例。第三,协调不同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第四,协调不同区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为了更好的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协调推进作用,需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还要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同时制定灵活多变的政策。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化;区域协调;能源;环境
  一、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够直接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张培刚(1945)在分析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时,认为工业化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于某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于整个社会(张培刚,1945)。虽然其文章中并没有从行业角度进行解释基要生产函数(Strategical Production Function),但他认为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带动社会中其它行业的生产函数,并基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认为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最好是用交通运输、动力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诸工业部门来说明。而我国目前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的基要生产函数,其发展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函数的改变,直接推进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然而,除了直接推动作用之外,这些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缓和和解决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的经济现象。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化进程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1. 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协调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够通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首先,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产业包括了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高效节能产品以及节能服务业。以节能技术与装备为例,我国重点提高锅炉、窑炉、电机、余热余压利用装备的技术水平等,这些装备是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的主要来源。我国仅工业锅炉每年耗用原煤约占年总产量的1/3,排放CO2达6亿多吨,排放SO2500~600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21%。节能产业的发展就是通过技术改造或者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首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通过能源之间替代缓解能源短缺的局面。Giuseppe考察了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上的可替代程度的变化,认为只有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上实现完全替代时,经济体才可能达到最优的发展路径。而电能的使用特点是,不同技术所生产出的电能是可以完全替代的,因此,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能源保证。
  其次,除了新能源产业外,和环境问题相关的行业还包括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产业是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产业的支撑产业。新材料产业中的一些技术和产品也是为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服务,例如,膜材料是处理水污染和发展光伏电池的原材料。同时,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直接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能够给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技术上的保证。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持续增长。
  我国学者通过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的结论。影响力系数大于1说明这些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需求拉动能力在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之上,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供给推进能力在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之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同其他产业之间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必将带动其他产业的变革,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的产业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升级。并在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促使和产业链相关的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市场网络、产业网络、城市网络等物质性网络和非物质性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产业间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的交换与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加速了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能对传统产业进行更新改造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加速其他产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和工艺升级;同时加快淘汰利润率水平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本质上来说,产业升级过程也就是出现规模报酬递增,或者是提高要素边际产量,改变社会生产成本曲线。这一过程的微观结果是企业利润率的提高,竞争能力的增加,而宏观结果就是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3. 协调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放大规模报酬递增的总收入效果。
  钱纳里最早考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时中间产品的使用情况,发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总产出中专门用于中间使用的份额显著增加,并认为这种现象是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他还考察了部门层次上,产出增加和中间使用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正向联系,这就肯定了中间需求作为增长和结构转变因素的重要性。后来的学者继续对中间产品进行研究,Ciccone(2005)发现,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规模报酬微小的上升能够带来整个产业的总生产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中间产品工业化程度以及中间产品效率的差异还能够解释最终产品生产技术和效率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总收入以及总生产效率的巨大差异。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上游中间产品的工业化程度落后于最终产品的工业化进程(杜运苏、杨玲,2009)。因此,促进中间产品在总产出中比重的上升,也是我国工业化过程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最终产品不同,中间产品的发展需要特殊条件。这种特殊条件主要是指技术水平发展的协同性。因为,中间产品生产在技术上存在“不可分性”,这种不可分性是指中间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技术不是孤立的,它和上游产品以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均存在一定关联,特别是与处于上游的基础性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部分产业具有基础性产业的特点,尤其是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能够解决中间产品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同时,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不同产业之间技术进步的协同力量,这就为中间产品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而中间产品规模报酬程度的微小的提高就能够带动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总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出现收入上的放大效应。
  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不同区域间工业化进程的协调发展。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的不同也就是工业化进程的不同。(刘伟、张辉、黄泽华,2008)。对产品空间地图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产品的能力依靠其生产相邻产品的能力。我国制造业产业间集聚呈上升趋势, 在空间上进一步向沿海集聚(马国霞,2007)。我国东南沿海处于我国产品空间网络的中心位置,生产的产品门类相对比较齐全,邻近性的产品种类比较多,即产品空间非常密集。而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与制糖业、炼焦业、炼铁业等资源型产业部门,处在产品空间的外围,也只是有一定程度的密集度。 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东南沿海地区能够利用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形成的先发优势和在位优势,通过积累和嵌入高级要素,使其自身获得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地位。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前六个省份大部分在东部地区(李金华,2009)。
  在东部地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将部分制造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之间在工业基础、成本结构、地区优势上的差异,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区域的协同发展。这样,即实现了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同时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拉长了我国国内产业链,加强了国内不同地区的产业关联度和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降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缩小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差距。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化进程的协调推进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程度。然而,我国新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 发展很不成熟。
  1. 发展速度快,但总体规模比较小。
  由于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目录尚未出台,所以,还不可能从数量上准确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进行简单说明。据中汽协会不完全统计,2011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 841.89万辆和1 850.51万辆。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8 368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但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却高于传统的汽车。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山东汽车产品销量累计完成164.7万多辆,同比降低8%多,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8万多辆,同比增长14%以上。在全国汽车行业整体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呈现逆势增长态势。
  2. 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些产业的产值虽达到一定规模,但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拥有专利很少,关键技术、部件依靠引进。例如,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但是作为太阳能电池原料的多晶硅的生产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还有,我国的风电设备装机容量在亚洲排名第三全球第十,但是我国的风电设备生产中重复引进国外的落后技术、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同时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我国许多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或者是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并没有表现出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点。并且这种由于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创新能力造成在同一市场上的过度竞争,形成技术能力低下的恶性循环。
  3. 地方政府推动产业发展手段单一,重复建设严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地方政府的主导和积极参与。各个地方政府在短期内动员大量资金、快速审批土地,着力推进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的来说,地方政府是通过大量投入要素和资源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缺少多样化的、灵活的政策手段。这种主要依靠投入发展某些产业,使得不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雷同,盲目重复建设。例如,杨士年,沈坤荣对国内20个主要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发现,20个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20个城市中大部分都把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另外,从不同省份的对比发现,发展新能源及相关设备的省份高达25个,是投资热度最高的一个行业,规划投资总额更是高达4 400亿元。目前全国29个省市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有16个省市提出设立财政专项,21个省市提出加大税制的支持,21个省市提出要设立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哄而上,大搞重复建设的情况。
  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表现在微观层面上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制度原因,非国有的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支持,存在融资难问题,造成企业资本实力较小,难以达到创新产业所要求的最低生存规模的资本量。另外,在宏观层面上,整个资本市场规模比较小,金融产品种类少,风险投资发展滞后。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社会资本的参与风险投资总量不高。目前总的来看,政府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在国外,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来源,民间投资非常发达。
  四、 发展战略兴新型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1. 遵循经济规律,界定市场和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也存在出现过度依赖政府的力量,出新“政府万能”的现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的历史进程,目前我们更需要注重和防止的是政府的过度干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建设,就是政府过度干预的现象。要扭转这一局面,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这并不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政府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央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地方政府搭建平台,解决相关企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其次,中央政府可以利用法制法规,规范市场,减小创新企业面临的外部性问题或者对其进行补偿;另外,通过改变标准,扩容相关市场,例如,通过改变排放标准,扩大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量。   2. 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双管齐下,加快掌握核心技术。
  一般来说技术创新可以选择的路径包括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在我国政府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些产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靠自主创新,例如,新能源汽车,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没有成熟的相关技术,也就谈不上引进。但是在有些产业,我国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例如,节能环保产业(李金华,2009)。为了加快技术创新速度,就有必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相关核心技术。引进技术的成本相对低,风险小,并且从技术创新连续性角度,引进技术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速度,迅速增加知识积累,为自主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进步,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加快产业发展。
  3. 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体系,解决缺乏资金的问题。
  通过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融资选择,这就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多处于种子期和孵化器,市场前景,技术路线不确定,可以利用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商业性金融的股权投资。同时,对于处于成熟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债券市场、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融资平台,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企业进入这些市场的门槛。另外,还要建立不同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实现各层次资本市场间的有机衔接,使风险投资能够获得股权价格上的大幅度溢价机会,形成风险投资顺畅的退出机制,从而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升级。
  4.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促使政策手段多样化。
  我国政府目前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采用的多是减免税收,直接增加投入的政策,容易导致重复建设,以及大型企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获取较多补贴。实际上小企业在创新方面更具竞争力,更能有效利用创新资源,因此,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管理水平,政策水平,通过制定,或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研发投入、税收、产业化、政府采购、投融资和公共创新体系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环节。
  参考文献:
  1. 杜运苏,杨玲.中国中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6):15-18.
  2.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0-32.
  3. 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地坛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经济学动态,2011,(1):31-38.
  4. 李金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财经问题研究,2011,(5):69-67.
  5. 马国霞,石敏俊,李娜.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及产业间集聚机制.管理世界,2007,(8):84-92.
  6. 刘伟,张辉,黄泽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经济学动态,2008,(11):76-83.
  作者简介:杜传伟,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霄琼,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2-10-25。

推荐访问:战略性 工业化 协调发展 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