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最缺底线_当今中国“最缺底线”(等3则)

  大洋彼岸的孩子在干啥?他们普遍有着怎样的状貌与气质?这是我干教育多年一直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今年暑假,我有幸去了一次美国和加拿大……  将运动化成生命的一部分  西方学生十分喜欢运动,他们将运动化成了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夕阳西下,我们走进了一所美国小学。这里的公立小学运动场及运动器械是必须向社区免费开放的,因此这里聚集了许多孩子。运动场里的器械十分丰富,地面用特殊的软木屑铺成,以免孩子不慎跌落地面而受伤。这里许多孩子的手上都有老茧,问及原因,原来是经常在这些运动器械上“摸爬滚打”所致。更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说着便给大家在一个需要双臂交替探抓才能摆渡过去的铁架上做起了表演。她双臂交替前伸,手臂有力又富于弹性,身体也随手臂的运动摆动起来,真是矫若猿猴。我们在场的人都被这个孩子灵巧的身姿与轻松的技巧震惊了。
  我至今仍记得,一次美国的一所高中到北京四中访问。我带着学生陪他们一起登香山。走到半山腰,其中一位中国同学身体不适,无法前行,需要背下山去。我们同行的中国同学面露尴尬,不是不想助人,而是背着这么重的一位同学下山,一个人唯恐体力不支。就在这时,一位美国同学说他可以,一个人背起这位同学就走。不少男同学也都和我说过,与美国男生一起登长城,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他们在寒冷的冬天还穿短裤。
  有了高分并不一定就有幸福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我见到了曾经教过的一名中国学生。他对我讲起了这样的一件事:第一次入大学,是父亲陪他来的。进入宿舍后发现,没有床具,只有木板。后来一问,原来每个人的床具都需要自己去组装。他和父亲手忙脚乱地装了大半天,可还是没有把这些木板各就各位。就在这时,旁边宿舍的一位美国男生看见了,他拎着自己的工具进来,三下五除二,没费太多工夫,就把一套床具给装好了。据说,国外的人工费很贵,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完成。
  在国内,我们总是直觉地认为,只要有高分数,孩子将来就会有幸福。其实,在“分数”之外有许多无法考查的东西,却对一个“人”的幸福生活至关重要。例如:做家务的能力,对日常普通生活的热爱以及建设性的情趣,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能力,恰当得体的着装以及自我修饰化妆能力,健康灵活的身体状况,开朗活泼的性情……其实,考上一个好大学,甚至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离幸福还很远很远,但我们似乎想不了那么多了。
  (见《北青网》,文/连中国)
  中国留学生,四分之三
  来自中产家庭
  尽管经济呈现下滑态势,中国的留学热情不减。但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去年,四分之三的中国留学生来自年收入3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家庭。在中国的大城市,一个中产阶层家庭的年收入一般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当今,有许多家庭选择移民,或者正在考虑移民。去年中国人超过英国人,成为移民澳大利亚的主力。大多数人认为,留学经历是找到好工作的保证,但最近一份针对中国100个最富的80后的调查显示,其中只有6人有海外留学经历。(见新浪网)
  当今中国“最缺底线”
  当今中国最缺的是什么?是资源?是人才?是技术?是民主?是法制?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至少不是“最缺”。易中天认为:“最缺底线。”他认为缺底线是很可怕的事情。“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还有‘共和国脊梁’这样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奖多么野鸡,多么山寨!”
  我赞成易先生的观点。乔叶先生认为,“可以”这个词与底线关系密切,它在底线之上,接近于底线。在它之下,就是那道底线:不可以。人要做“可以”线之上的人,这条底线不能突破,否则就没有以后了。
  掉底线的实质是“缺德”。德是“真理之花”,正义的化身,力量的源泉,向上的阶梯。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德。没有德,等于没有灵魂的躯壳,会成为行尸走肉。再穷再苦不可怕,怕的是缺德。人最大的贫穷是精神贫穷,社会最大的危机是道德危机,国家最大的灾难是道德灾难。道之不存,国破家亡。一个国家有道德支撑,才能建成高楼大厦;一个社会有“道德生态”,多数人就不会“掉线”。
  (见《经典阅读》,许家详 文)

推荐访问:底线 当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