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同构【异质同构的两块美玉】

  摘 要:川端康成与沈从文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雪国》被视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边城》被看作中国抒情小说的典范。他们无论是诗化生活的描绘,还是艺术形象的塑造,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惊人的审美追求的相似,表现了著名作家共同的艺术敏感和类似的艺术表现方法。但相似中仍存在着差异。本文试从艺术手法出发,揭示其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意象 人格化 个性 民族
  
  沈从文与川端康成分别是中国20世纪文坛的杰出代表,在本国文学界均是历久不衰的评论热点。川端康成被视为日本现代派的代表,可在他的创作中有一种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坚定的自觉:“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日本式作家的自觉,和继承日本美的传统的愿望。”继承传统也是沈从文认真思考的命题:“一个短篇小说的作者,肯从中国传统艺术品取得一点知识,必将增加他个人生命的深度,增加他作品的深度。”笔者发现,他们是具有相当可比性的,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内在气韵上都有诸多相通之处。同时,作为两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物,他们也反映出了中日两个民族传统文化施加于作家的不同影响。
  一、借传统的意象手法抒情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雪国》被视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边城》被看作中国抒情小说的典范,抒情性成为他们的共同特征。而在抒情方式上,他们也都从各自的传统文学中吸收了营养,创造性地继承了传统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质:通过意象抒情。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在创作中都表现出极强的抒情愿望。川端康成在谈及小说的创作背景时说道:“这些地方都不过是我抒发感伤的背景罢了,我没有描绘过其中任何一处,”情感的表达是最重要的。沈从文在创作《边城》时说得更明确:“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
  (一)意象蕴涵丰富的生命体验
  两部小说都有着标志性的意象:《雪国》的“雪”,《边城》的“水”,在叙事的时间流动中,意象也是动态的,它反复出现,寓意也不断丰富,将作者复杂、多层次的生命体验传达出来,并成为作品的潜在结构,预示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命运。
  《雪国》首先让人感受到的就是漫山遍野的雪,它是小说所创造的艺术世界的标志。在作品中,作者极少孤立地描写雪景,雪总是和人的情绪一起出现。雪的各种表征中,最能引发主体情思的是雪的清寒与洁白,岁暮隆冬的雪国,在作者笔下视觉印象同人物的意绪叠和起来,雪已经被作者的情绪浸泡过了,雪的清寒同寂寞宁静的心相聚合。日本人喜欢白色,白色表示洁净。这清高和富有色彩也恰恰在于白色中的洁净。最能体现雪的神髓是绉纱,在雪中缫丝、在雪中纺织、在雪水里漂洗、在雪地上凉晒。雪的美在于它的洁净,美是纯粹的,这种美能净化心灵。雪映衬出作者对美的感觉。
  《边城》前三节没有进入故事叙述层次,而是介绍边城的地域风情,水成为最显著的标志。茶峒依山临水,这水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酉水。酉水有出山泉水的意思,清澈见底,到下游便浑浊了。水还应和着人物的情感体验。翠翠与摊送在端午节的水边相识,两年后的翠翠人长大了,心事也重了,可来提亲的却是天保,这一年的端午雨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翠翠也一片心事朦胧,她突发奇想去白鸡关,坐大船过洞庭湖;过渡人都走了,她在雨中的水上唱起歌,微带忧郁,又浸一丝凄凉。水溶入了人物的孤寂,人物“甘美的忧愁”。流逝不居的水还预示了人物的命运。天保淹死在茨滩,摊送驾船下了桃源,小说二十节,夜间落了一场大雨,溪中涨了大水,渡船被冲走了,崖上的白塔倒了,老船夫去世了。故事无结局,追寻无所得。《边城》的开头、高潮、结局,每个阶段都有水的意象,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同情节人物像应和,形成鲜明的情绪节奏。
  (二)意象寄寓美的理想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都是崇尚美的作家。川端康成有着唯美倾向他认为“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决不会泯灭。”美是永恒的,也是艺术的生命核心。沈从文也有近似的看法,谈到美与真的关系,他说:“文学艺术只有美和不美,精卫衔石,杜鹃啼血,情真事不真。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美是艺术的第一要素,乃至于很多人在沈从文的作品中读到了“寻美情结”,美在于情真。在作品中,他们各自对美的理解与感受通过意象传达出来。
  二、独特的人物个性
  文学是人学,所以塑造人物形象便成为文学的中心任务之一。《边城》中的翠翠,《古都》中的苗子、千重子,都是作家笔下独特的“这一个”。作为少女,他们有美丽多情、温柔贤淑的共性,但极为出色的还是她们独特的个性,翠翠的痴迷、娇憨,苗子的理智、沉着,千重子的贤惠、柔弱,都使她们成为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多得的形象,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读者的赞美。
  《边城》也好,《古都》也好,《雪国》也好,总是力求写出人物的内在气质来。为了突出人物的神采,心理描写便成了作家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却不采用西方文学作品心理描写的一般方式。在两部作品里,我们几乎见不到静止的人物内心独白和心理剖析。人物的外在神态是人物心灵的窗户。两位作家总是力求抓住人物外部神态与表情,暗示出人物丰富的心理内容。
  除上述人物之外,作品都还刻画了少女们的保护神――她们的父辈祖辈们。
  总之,《边城》、《古都》、《雪国》都是抒情小说的杰作。《边城》是微笑带着痛苦和忧郁,《古都》是亲情中含着孤寂和凄凉,《雪国》是悲情中携带美丽。如果说沈从文是为古老而“现代”的中国土地表现出深深忧虑,为“边城”优美人性的逝去而唱的一首凄美哀伤的挽歌的话,那么川端康成则是对当时日本民族文化心理产生的一种伤情和哀怨的悲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二位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美学思潮的影响,但他们毕竟是属于东方的,更是属于自己民族的。
  
  参考文献:
  1、金海曙等译:《独影自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沈从文文集》十二卷,花城出版社,第124页。
  3、金海曙等译:《独影自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4、《水云》见《沈从文无从驯服的斑马》 龙冬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38页。

推荐访问:同构 美玉 两块 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