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非三日之寒【一日冰三日寒】

  与体能训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谜底其实很简单。放眼望去,训练馆内除了在冰面上驰骋的运动员、在一旁指点的主管教练、负责饮料供应、维护冰面的工作人员,不远处那位在跑步机上健身的“闲人”,正是我们要找的“新成员”:北京体育大学体能与训练恢复中心主任、体能训练专家王卫星。
  王卫星从去年4月正式投入到短道速滑队的备战中,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运动员进行肌电测试。“采集数据的仪器很贵重,为避免有任何闪失,我们选择了李佳军。”王卫星谨慎的科研态度可见一斑,“四月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结束后的第二天,我们就留下了李佳军,给他全身都戴上电极,跟踪记录他滑冰时肌肉用力的全过程。任何表现形式的动作都是肌肉工作的结果,通过肌肉放电量的大小能判断出身体的哪些肌群参与运动,以及它们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了多大的推动力。”
  测试得来的数据组建成了滑冰运动员的“肌肉运动模型”,这为以后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制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比如以前短道速滑队的专项训练中,有一项是在陆地上通过橡皮带来模仿冰上动作,外形上看跟滑冰动作一模一样,但是通过测试,两者的内部用力截然相反。这就是观念上的转变,“我建议他们把这一项训练去掉。”,彻底颠覆从前的做法,“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这儿。”
  体能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保证运动员能在赛场上达到最佳体能状态,这也是王卫星的工作目标。体能训练涉及面很广:有力量训练,其中又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等等;有速度练习,又有耐力跑的速度、自行车的速度、各种有氧练习和冰上速度;柔韧性练习、协调性练习、步伐练习等等,“这么多繁杂的因素统一到一起,一步一步推到最高,就像一座金宇塔,体能就是塔基这部分。”
  从去年年初开始,短道速滑队实行男女分队训练的改革措施,这使得体能训练更加细致、到位。
  
  李佳军:体能助我站好最后一班岗
  
  体能专家的到来,为老将李佳军的坚持增添了动力“我对王老师非常认可。一方面他很有经验,为国家田径队、皮划艇队、跆拳道队都做过指导另一方面,他还是我在北体大运动学体能训练专业的研究生导师。以前冬季项目的训练手段很单一,闷头自己练自己的,都是老一套的东西。跟王老师训练,从心态上给我们带来轻松的训练氛围。”
  通过肌电测试,李佳军在体能训练上的重点是:维持原有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跑步,但训练时李佳军对跑步表现出了厌恶情绪,王老师就增添了自行车。健美操、小力量循环等方法,一下子丰富了训练手段,“多管齐下”,效果也更显著。比起运动队里十几岁的小孩,“叔叔级”的李佳军体能恢复较慢,尤其是参加完比赛,就像是生了场大病,需要长时间的调整。李佳军如何维持身体的状态,同时保证训练的质量?难题再次抛给了王卫星。
  “佳军每次比赛参加的项目比较多,他的体质训练就更加重要。消耗多.需要补充的就多,没有体能是不行的。”所以,王卫星的工作计划针对李佳军的体能要求进行了调整。比如,对普通队员要求进行7000米匀速滑,对李佳军则要求进行7000米变速滑。匀速滑依靠身体的惯性,变速滑却需要神经的瞬间集中,调节速度。就像是开车,停停走走是最耗油的。完全根据他的需要来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需要恢复调整就匀速滑,技术上实战结合就变速滑。在专项训练上,制定了20多个针对性动作。测试李佳军的力量坡度发现.他的蹬冰力量一般维持在0.6到0.7秒左右,原本在0.1到0.2秒之间的用力坡度应该是非常陡的。但李佳军跟大道运动员相比,现有的力量坡度还是不够,“那么训练时每次的最后一下用力,我特别叮嘱他精神高度集中,这样子蹬冰效果才会好。”
  “2004年我在国际大赛中的成绩明显下滑,自己有心去竞争,但缺乏实力。去年参加了四项国际比赛,成绩都很好,这得益于科学的体能训练。”此刻的李佳军不会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只想享受比赛,“我也算是国际比赛中有竞争力的运动员,最大的优势就是心态上比别人强很多。那些年轻人见到我也会紧张,我可以利用比赛经验、技战术来影响他们的发挥.而且我的失误率也比较小。最后一次比赛,我会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不会考虑输赢。”
  
  消除质疑,进入最后整合阶段
  
  从李佳军身上采集到的数据同样适用于女队。在此基础上.王卫星还格外指出女队对身体躯干力量重视不够.提出“均衡发展”的训练口号。
  从专业上来说,队里对下肢力量的发展很有办法,但对腰腹背的训练却缺乏手段。以大杨扬为例,去年的训练重点是夏训时的体能恢复和冬训时的专项提高相结合。2002年,她离开短道速滑后,这个项目本身也在进步。杨扬必须跟上项目的发展,再有所提高。
  “像大杨扬这样的运动员,下一步将采取怎样的训练她都一清二楚,这使得训练完全靠惯性在维持。”这是从1995年就开始指导杨扬的女队教练伊敏的直观体会。对杨扬的“诊断”结果是体能恢复后,加强力量和小肌肉群的训练,“平时有氧训练的指标是每圈11秒,夏训时她就很费力.不能这样死板地要求她。那我们就把速度降下来,每圈12秒。滑一段时间后慢慢再恢复到11秒;做力量训练,以前是要求蹲80公斤,她很轻松就起来了,现在也费劲了,那我们就先降到60公斤。这就是恢复性训练,但是很快,她就能跟大家一块训练了。”
  花样繁多的体能训练,在女队中也刮起了一股“新鲜旋风”。“速滑使得腿部力量很强,但上身较弱。体能教练的到来,为我们全身肌肉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杨扬这样总结自己的个人感受,“一是有趣,二是觉得自己以前很傻。比如过去的小肌肉群练习.练上肢就拼命地推杠铃,现在增加了哑铃、徒手操等;过去练腹肌就一个劲地练仰卧起坐,现在通过静力支撑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很多东西并不是苦练就能练到位的,王老师教我们的这些技巧,恰到好处。”
  王卫星给予杨扬更多的则是对训练的信心,“王老师经常夸我“你这韧带太好了”,或是其他地方又是多么好。这种鼓励是对我的认可,以前我还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优势呢。”
  体能训练需要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其实,体能训练刚开始介入专项训练时,也并非一帆风顺。
  去年5月份,队里准备进行400米跑步训练。王卫星却坚决反对:“不行,还不到时候。这时运动员整个机能水平比较低,加之400米又是破坏人体内酸碱平衡的项目。一下子上到这样的强度,不是锻炼运动员的意志而是摧毁他们的身体。从这个角度一说,他们就可以理解。类似的情况非常多,一开始他们做大力量,我建议他们先别做,因为容易受伤;他们做很多肢体力量训练,我告诉他们还是要多做一些躯干力量训练,因为躯干是人体的中心部位。”这种碰撞每时每刻都发生,发生分歧时大家互相讲道理共同解决问题。
  一开始大家也都心怀疑虑。按照传统,队里向来非常注重专项训练。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后,他们就开始担心是否专项练得太少。去年9月份选拔赛时.在第一场世界杯比赛出征之前.有两场比赛比得都不好.队里情绪比较低沉.体能训练第一次受到了质疑。
  “那是最难的阶段。”大家提出了疑问,王卫星的压力也很大,“我跟大家分析:第一,我们还是在训练阶段,还没有说去提升;第二,积累的厚度不可能一下子释放出来,需要慢慢诱导。体能训练是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的,运动员很难一下子释放出来。进入10月份,通过两场世界杯比赛,大家看出成绩来了。”
  女队主教练伊敏一直很信服王卫星的做法:“虽然大杨扬并不是在自己的鼎盛时期,但是相比去年还是有很明显的进步,长春、首尔站比赛拿了冠军,打消了大家对体能专家的所有疑虑。”
  去年12月25日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北京站的落幕,意味着“训练”概念的结束,短道速滑队进入到最后的“整合”阶段。去年12月29日,出征前的最后一次公开训练课上,五名女队员杨扬、王漾、付天余、朱米乐、程晓蕾以及五名男队员李佳军、李野、李蒿楠、隋宝库和王宝剑,组成了出征都灵冬奥会的“十人班底”,中国短道速滑队于元月22日离开北京前往都灵进行适应性训练,计划在2月6日进驻都灵的奥运村。现阶段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正摩拳擦掌,期待在都灵冬奥会上一层风采。
  责编/何 霞

推荐访问: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