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英才教育的缘起和特点】 以色列地图

  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克服了生存环境恶劣、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不利因素,在逆境中迅速崛起,成为屈指可数的科技、经济和军事强国。这些非凡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以色列对教育的重视。在重视大众教育的同时,以色列还十分重视英才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各种各样的领军人物。
  一、以色列英才教育的缘起
  在以色列,英才指的是那些在艺术、数学和科学等领域具有杰出才能的儿童。英才教育指的是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对这些杰出儿童进行鉴别、潜能开发,并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每位儿童充分、自由的发展,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年就通过了《义务教育法》,根据以色列《义务教育法》和1953年制定的《国家教育法》,所有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1]。可以看出,以色列最初强调的教育公平仅仅是教育机会的公平。随着以色列建国后移民潮的大量出现,这种强调教育机会公平的理念和实践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尽管这些移民知道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但他们毕竟在其他国家生活多年。刚到以色列,他们中很多人不懂得希伯来语,尤其那些来自不发达地区的移民,很多都是文盲。让这些移民和以色列原有居民接受同样的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以色列政府不得不考虑实施多样化和特殊化的教育。人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也开始发生改变,认为教育公平需要进行重新界定。
  实践中对教育公平重新阐释的标志性改变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大学发生,一些大学教授开始对那些在数学方面有杰出才能的儿童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与此同时,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成立了两个新协会,开始关注那些杰出儿童的特殊需要。在公众的强烈呼吁下,以色列政府开始考虑英才儿童的教育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教育和文化部对教育公平重新做出了界定,认为教育公平就是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他自己的教育[2]。我们应该看到,以色列政府在以儿童利益为名追求教育公平的背后,更主要的是为了保证和促进社会的公平。同时,以色列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有关英才儿童的政策。
  1973年以色列教育和文化部设立了专门的英才教育局(现在改名为英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英才教育局专门负责全国英才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工作,英才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和英才教育计划实施学校的校长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定期到学校进行考察,组织学生和家长会议,帮助协调国内外政府、高等院校的英才教育计划。以色列英才教育局成立之后,提出了建立英才学校的建议,但是由于社会和政治等多种原因,这一建议遭到了反对,最终只好采取在普通学校设立英才班的模式来进行英才教育。至此,英才教育成为以色列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实践中全面展开。
  二、以色列英才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标全面化
  在教育目标上,以色列英才教育注重英才儿童认知、道德和情感的全面发展[2]。认知方面的主要目标有:发展各种技巧和能力;提高选择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加强战略思考的能力;鼓励发散和跨学科思维;发展应对不确定和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创造性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等。道德方面的主要目标有:提高道德选择能力;发展道德体验意识和能力;发展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会自主自律;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等。个性发展方面的主要目标有:学会坚持不懈;勇于奉献;鼓励创造;培养好奇心;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
  2.教育内容综合化
  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英才培养目标,以色列教育和文化部并不鼓励那种为了缩短培养时间而通过加速课程进行英才培养的做法。在制定英才教育内容时,更倾向于充实式课程,即在普通课程之外,增加和扩充不同的教育内容,通过综合化的教育内容来满足英才儿童的不同需要和兴趣。充实式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类:强化类课程、无关类课程、文化背景类课程和相关类课程[3]。在这些课程当中,尽管有些课程不能直接提高英才儿童的学术水平,但是它们在拓展英才儿童的知识视野、激发英才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英才儿童的实践能力、增加英才儿童的社会经验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教育模式多样化
  鉴于全国各地具体情况不同,以色列设置了多样化的英才教育模式,以便每个英才儿童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1)特设班学习
  英才特设班在一些大城市设立,是普通学校中的一个独立班级。上英才特设班的儿童全天接受英才教育,但是他们和学校其他学生一样,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和集体活动。在课程方面,英才特设班在难度、深度和速度方面都有别于普通班级。整体上,特设班的课程主要是根据学校主导课程来设置的。特设班在小学3-4年级以上和初、高中设立[4]。特设班学生辍学率非常低,同时,参加特设班的英才儿童可以随时转入普通班级。
  (2)抽离式学习
  不同于特设班儿童全天都在学习英才教育课程,参加抽离式学习班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上主导课程,他们只在一周中抽出一天时间到地区中心接受英才教育(很多情况下,当地政府负责学生到特设中心的交通费)。在抽离式学习班,英才儿童可以学习主导课程以外的一些课程,涉及到科学、人文、艺术等。培养计划不同,学习的课程就不同,对于参加抽离式学习的儿童来说,需要补习他们参加英才学习时耽搁的主导课程。抽离式学习班是为小学3-4年级以上和初中生设置的[4]。
  (3)下午课外学习
  下午课外学习是一种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英才儿童提供英才教育的培养模式,那些参加下午课外学习的儿童在放学后,到特设中心参加英才教育,时间为一周一次,这些中心通常设在大学里或社区中心。儿童从众多不同课程中选择课程,一般上两门课,这些课程不同于学校正式课程。下午课外学习主要是为3-4年级以上小学生设置的,有的地区也为初中生设置[2]。
  由于设施和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每个地区不可能同时采取所有的英才培养模式。在大多数地区,一般有两种英才教育培养模式:下午课外学习和抽离式学习或特设班。也就是说,下午课外学习是最为普遍的英才教育培养模式。   有研究对抽离式学习班的学生和特设班的学生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参加特设班的学生要比参加抽离式学习的学生对英才教育更满意,学生和家长更倾向于上特设班。另有调查表明,抽离式学习班的学生比特设班的学生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其应试焦虑程度却低于特设班学生,这或许是因为抽离式学习班的学生比特设班的学生少了很多被贴上“英才”标签所带来的烦恼[4]。可见,每种教育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它们适合不同的学生。
  4.选拔过程公平化
  受到教育经费的限制,能够接受英才教育的只能是少数人。为了使全国儿童都有一个平等的机会证明自己适合英才教育,以色列教育和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运用统一规则和测评工具组织英才鉴别和选拔。英才选拔每年进行一次,整个选拔工作大约要提前一年时间进行。不同地区英才教育实施对象不同,其选拔对象也就不同。例如,有些地区的英才教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选拔对象就为小学二年级学生,有些地区的英才教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选拔对象就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整个选拔过程由两个阶段构成,如下图所示[4]。
  第一阶段为初选阶段。在这个阶段,选拔对象为所有学生,选拔工作由学生所在学校根据佐尔德大学的指导来组织和实施。为了防止学生向其他学校的学生透露关于测评的信息,教育和文化部规定所有学校在同一天组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每所学校挑选出每个班级分数靠前的15%的学生参加第二阶段的选拔。如果有学生在第一阶段选拔中没有发挥好,而教师认为他有特别的资质或有学生因病缺席考试,教师有权利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列入第二阶段候选人的名单,但是教师需对这些学生的情况附信说明。
  第二阶段为确认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佐尔德大学的工作人员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试,测试在全国各地的专门考试中心进行。根据第二次测试结果,前1~1.5%的学生将参加特设班学习或抽离式学习,前3%的学生将被推荐到下午课外学习班。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些被推荐到特设班的儿童需要参加第三阶段的测试——和英才计划的主管进行面谈。培养计划的主管在对候选人进行评估的同时,也向其介绍整个培养计划,以便候选人决定自己是否适合参加该项培养计划。
  与传统测试中使用全国性的选拔标准不同,以色列英才教育选拔标准是根据每个地区和年级来制定的,即以色列英才选拔运用的是相对性评价。这种选拔方式减少了对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歧视,使得全国各地的儿童都可以接受英才教育,包括那些学术成就较低的地区。
  鉴于男生成绩总是高于女生的事实,选拔曾尝试根据性别设置了不同的测试标准。这种做法引发了一些矛盾,一方面,人们希望整个测试标准能够照顾到男女性别差异,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新的测试标准不影响英才教育的整体质量。
  尽管整个选拔以测试结果和一系列规则为依据,但是如果学生和家长对第一阶段的测试结果不满意,可以进行申诉并要求参加第二阶段的测试,如果学生对第二阶段的测试结果仍然表示质疑,还可以请求重试。地区委员会代表教育和文化部处理这些申诉,绝大部分申诉请求得到了允许,但是当申诉者全部符合下列三个条件时,将不再有重试的机会:其一,测试分数远远低于录取分数;其二,没有其他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个学生的确特别聪明;其三,没有正当的理由可以为糟糕的测试分数辩护[4]。
  5.测评方法规范化
  如前所述,英才选拔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测试内容也各有侧重,这样就避免了测试难度太大而挫伤被试学生的自信心。两个阶段的测试题都由佐尔德大学负责编制,在正式测试开始一年之前,会选择样本进行试测。然后根据试测结果,修改测试内容,测试内容的难度值大约为0.50,以利于区分学生的水平[4]。试题形式为多项选择题,一方面方便学生给出答案,另一方面,保证了测试的信度。整个测试尽可能地照顾到性别歧视。
  就测评领域而言,第一阶段的测试为学业成就测评,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能力。第二阶段的测试主要运用一组试题来检测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涉及到语言、数字和图形方面。例如,单词辨认、句子补充、数学问题、形状类推、综合知识和系列辨认问题等。除了基础知识测试外,每年的试题都会有一些改变,以防止往年的考生凭记忆向下级考生透漏试题。
  三、对以色列英才教育的评价
  不可否认,以色列英才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使很多智力超常的儿童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同时也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高质量人才,基本上实现了以色列提出和倡导英才教育的初衷。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以色列英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需改进。
  其一,选拔标准比较随意。由于对英才的选拔采用的是相对性评价,这就使得选拔中规定的录取线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再加上整个测试主要是一种定量评价,并不能对一个人的整体发展进行全面、客观的检测。而且,相对性评价由于缺乏客观的参照标准,最终也可能影响英才教育质量。
  其二,测试内容比较片面。以色列教育和文化部在界定“英才”的概念时,和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以及和他同时代人所强调的因素相似,主要侧重于儿童的智力方面。因而在对英才的选拔测试中,主要以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为标准,测试内容主要局限于智力因素方面,而较少考察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实践表现等。
  其三,教育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以色列设置了多种教育模式,大体上来说使每个英才儿童都可以享受到适合自己需要和兴趣的教育。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和其以小组为单位对英才儿童进行选拔一样,以色列也是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英才教育。由于设施、经费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每个英才儿童都受到量身定做的教育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四,课程模式忽视了英才儿童的心理特征。开发英才儿童的潜能,满足英才儿童的特殊需要,既需要充实式课程,同时需要加速式课程。以色列采用充实式课程模式来实施英才教育,的确有助于英才儿童的全面发展,却忽视了英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利于英才儿童的充分发展。
  以色列英才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和其当初提出英才教育的出发点有关,即既为了每个儿童的利益,同时又考虑社会的利益,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如果不考虑儿童本身的兴趣和爱好及其实际能力水平,则可能降低英才教育的质量,甚至压抑英才的发展等。无论如何,我们坚信,随着以色列英才政策的完善,以色列英才教育会变得更加科学和完善。
  参考文献
  [1]Dr. Zvi Zameret.Fifty Years of Education in the State of Israel[DB/OL].http://www.mfa.gov.il/MFA/History/Modern%20History/Israel%20at%2050/Fifty%20Years%20of%
  20 Education %20in%20the%20State%20of%20Israel,
  1998-06-14.
  [2] Shlomit Rachmel .Issues in educating gifted students in Israel.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2005 Vol 20, p123,123-124,124.
  [3] Clark,Gilbert.Zimmerman,Enid.Tending the Special Spark: Accelerated and Enriched Curricula for Highly Talented Art Students[J].Roeper Review; Spring2002, Vol. 24 Issue 3, p164-165.
  [4] Miriam Peyser, Identifying and Nurturing Gifted Children in Israel.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ing,Vol.27,No.2,June2005,p231,231,232,233,235,236.
  (责任编辑 杨 子)

推荐访问:以色列 缘起 英才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