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听不懂怎么办【高中数学从“怎么听”到“怎么做”】

  最近我的学生经常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我上课听得很认真,您讲的问题我都能听得懂,可是为什么到我自己做题时却总是找不到头绪呢?”这是一个大部分高中生在学数学时都会提的问题。为此经过反思,我也向学生提了个问题:“你上课时听的是什么?”而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听您的解题步骤啊!”,这不得不让人思考,高中学生在上课时到底应该听什么?
  在课堂上,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是由教师引导完学生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确实能完成问题的解决,但缺少了老师的引导,学生自己还能完成吗?学生在听课时往往是被牵引,为不是自己跑,这就导致了学生“听得懂但不会做”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针对这种现象,我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作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作为高中的数学老师,必须明确“怎么教”,要做好这点,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做好的。
  一、备课
  这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备课时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例如: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层次,基础知识与具体题目的联系和过度,以及怎样让学生理解这种过度等等,这些都应该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完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二、上课
  上课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一个演员,怎样演好并且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你,接受你的思想,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除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外,新知识的授予和巩固练习的讲解,方法要全面、周到,要从不同的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分析问题,时刻提醒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做?”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醒学生“如果这个题分别出现在填空题和解答题中,你的想法会有变化吗?”,在上课的过程中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这也是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三、课后
  巩固练习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练习的选择也要有层次性,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这些都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学生想到的你必须想到,学生想不到的你也要想到,永远跑在学生的前面去做他们的引路者。
  另外,作为数学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绪。很多学生在受挫后会产生逆反情绪,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鼓励他们,提醒他们“你们可以的”,让他们在解题中找到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作为学生想学好数学,也要多思考我应该“怎么听”,听完以后应该“怎么做”,要做到和做好这两点,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的掌握新授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中,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必要时采取强制记忆,务必做到基础知识了然于心,避免在解题时出现知识点的混淆。高中数学容易出现混淆的知识点比较多,比如三角函数的许多公式,立体几何的很多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这些知识点如果分不清楚,题解时心里就会没底,从而造成解题的错误。
  (二)注重老师解题时的分析过程:在课堂上作为学生不应该机械地被牵引,做抄写的机器,在接受老师想法的同时,自己也要多思考,多提出一些疑问“老师为什么这样分析”,“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呢?”如果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自己有一些好的想法或方法可以及时提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对自己加深印象很有帮助。但也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特意避开常用想法和思想,这对正确解题时不利的。
  (三)整理与巩固的反思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每节课上完后,一定要有个反思过程,主要包括:今天上课的基础内容是什么?老师在解题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有哪些?我怎样把这些知识点用到解题过程中过去?能弄清楚这些问题的话,是很利于自己的查漏补缺的,这样学到的知识就不容易忘记,再适当地找些相关练习巩固一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疑问,或有内容没听懂,应及时和老师或同学讨论,务必理清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才不会有疑惑出现。
  另外,学生在解题时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解题时要对自己有信心,做题时不要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总认为自己做的是错的,一个题目要验算好几遍,无形中降低了解题的效率。些学生在考试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别人做题速度的快慢,家人的期盼,老师的关注等等,如果有类似问题出现的,应该及时和老师、家长沟通,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解决相关问题,用积极和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每一次挑战。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这就对年轻一代的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访问:怎么做 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