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摘 要:美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生活中处处有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全体教师的任务。语文学科无论从课本装帧,还是教材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感,是继音乐、美术之后最适宜进行美育的学科。
  关键词:审美教育 自然美 社会美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材美不胜收
  (一)课本装帧精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据是教材,即语文课本。近年来实行每册书贴册封面,每课配有彩色插图,每本小学语文课本就是一份色彩鲜艳、绘图生动、装帧精美的礼品。
  (二)内容美不胜收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安排,从汉语拼音到字词句段,从篇章课文到阅读写作都含有十分丰富的审美内容。拼音的变化性和规律性使孩子在不识汉字、不解内容时就能诵读美言佳句,产生殷实的美感。教材中所选课文更是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篇章结构、遣词佳句的精致美妙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艺术家对美的深刻领悟。
  (三)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和应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从教学上看,学生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认识文字,理解词句,进而读懂文章。在此基础上,还要教会学生利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思想和情感。中国的文字就是很好的美育素材,中国的文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用文字作为载体的文化成果,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通过习文识字学生也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如汉字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我充分利用写字课让学生赏识隶书、宋体、楷书等字体的结构之美,持之以恒的坚持写字训练,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让学生理解欣赏课文中的美誉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均是寓理于情,以美育人的作品,蕴含着大量的美誉因素。他们反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趣,发掘、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的内容,是向学生有目的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
  (一)让学生欣赏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什么是最美的呢?自然是最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描述大自然的,节选的这些教材有它的作用:一是欣赏作者笔下的神奇大自然,继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如我在讲授《趵突泉》时,让学生了解了趵突泉的大泉眼、小泉眼和溪水的特点,从文字中欣赏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和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而这美丽的一切来自于大自然。同时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文字美和景色美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情感。
  (二)美的形态
  艺术美,指的是文艺作品的美,这是一种领域更广、品级更高的美。小学语文课文大部分是精心筛选的珍品。散文、小说、诗歌、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的和古今外著名的文学家的作品,都可见过。小学课文中的艺术美,不仅对社会美或自然美有所反映,而且作品本身在构思、语言、技巧、意境等方面也堪稱典范,能够激发学生统一和谐的美感。
  三、小学语文美育方法浅结
  在发掘、把握小语教材审美教育内容基础上,实施审美教育的关键便是寻求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总的来说,实施审美教育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和遵循儿童审美心理的规律。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本身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就认识过程而论,审美活动的方式不是运用概念思维,而是一种体验把握,既不是“言传”而是“意会”。
  (一)美读——唤起形象
  美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形象美。美的形象性带来了审美的直觉性,感知美是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真正感受课文的情感美,是在发掘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叶圣陶称为“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共振。
  (二)创境——陶冶性情
  情感美是美感的又一重要特征。充分发掘教材情感性特征,以美感人,学生审美过程中由感知形象进入感受情感美,是阅读的加深,也是审美能力的提高。画家,作家丰子恺说;“艺术鉴赏最先有感觉,其次动感情。”欣赏文学作品就是“批文以入情”。培养学生情感性的审美能力,要引导学生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诗有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别林斯基)散文有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为了给儿童以完整鲜明的形象,促成儿童逐步描写的景物渗透,通常可采用情境教学,创造悦目、悦耳、悦心的情景。鲁迅先生说:“意美而感心,一也;意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创造意境,调动学生的感官,眼看、口读、耳听、脑想,凭着直觉去感受情境美,便有多种审美愉悦。
  (三)品赏——体味文意
  语言是思想与感情的裁体。语文美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欣赏、玩味,领略作者的遣词造句之类和情感思想的美。《猫》一文老舍先生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猫的天真活泼可爱,特别对猫的脚印的描写更是传神:“在洁白的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黑乎乎的脚印怎么会是小梅花呢?不少学生不理解。有的说,这是比喻,用了之后文章就生动形象。其实只看到这一层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这段文字进行品赏玩味——如果我们自己来写,又该如何表现?如果作者压根就不喜欢或讨厌这只猫,他会不会有这样的动情地描写?通过类似的品析,学生终于理解了作者内心有喜爱猫亲近猫的感情。课文文字美但作者感情更美。品赏,使学生晓悟出一个道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朝文.美学概论(第一版)[M].京华出版社,2003:49.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第一版)[M].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2000:85.
  [4]刘金兰.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J].四川教育,2003:95.
  [5]教学艺术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53.
  [6]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运行[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49.
  [7]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M].中国人事出版社
  [8]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京华出版社第一版,2001:116.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 审美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