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习作教学的一点思考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目前的习作教学成人化倾向严重,学生的习作中总是引用着成人的语言、成人的思想,充斥着一些大人的腔调和套话,只要写人,多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写事,多去寻找大事,如一次比赛、一次活动……这样的文章主题基本上没有偏离,可能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评价较好,但是总给人一种雷同的感觉,不能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在评价儿童习作时应该用儿童的视角去审视他们的作文,所谓“儿童的视角”也就是让教师在审视儿童习作时,用一种童真、童趣的眼光看待学生习作,降低评分标准(“真情实感,通顺明白”),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和心里话,切忌空话、套话和假话。
  儿童习作,首先讲求一个“真”字,即写他们的真实生活,比如清明节扫墓,大人对逝去的亲人进行哀悼,而对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孩子们来说,清明节扫墓却更像是一次愉快的郊游。他们很难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加之我们这里没有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园,他们很难在清明节抒发对英雄的缅怀之情,我认为只要写出扫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是真情实意,就是好习作。
  其次,儿童习作还应求“趣”,即在写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写进自己的感受,用真情表情趣,儿童的生活经历是习作的素材。虽然儿童并不缺少生活的喜怒哀乐,但很多孩子不善于感受。生活雖然是五彩斑斓的,但因为缺少了童趣,所以折射在习作中就成了干巴巴的流水账,失去了生活原有的精彩和震撼。因此教师事先不应作僵化或繁琐的习作辅导,使学生缺失自由表达自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应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的能力,让他们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和酸甜苦辣。然后,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像聊天一样把这种新鲜的感触表达出来。如在春节期间,男孩子喜欢放炮,他们会动脑筋,想尽一切去玩的开心,甚至是炸纸盒,他们不会管什么安全问题,只要自己玩得尽兴,这才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只有真实抒发自己的感受,习作才能回归儿童。
  我们也不能把成年人认为的“有意义”的内涵强加给儿童。成年人觉得有意义的事,孩子们可能会觉得枯燥无聊。对儿童来说,快乐的生活就是有兴趣的生活。有些孩子痛苦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他们难忘的事也许就是养一只小狗或者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所以,教师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评价学生的习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肯定学生的优点,改正学生的缺点,使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
  用儿童的角度出发审视儿童的习作,我们应忘记年龄,用儿童的思维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要人性化——“这句话可不可以这样改?”“如果改成这样会更好一些。”“下次你的错别字少一些,你的作文将更加出色”……凡是学生习作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们都应加以赞赏,不应以老师的语言、情感去替代儿童的语言、情感。而是始终以读者的意识去参与其中,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儿童的习作,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

推荐访问:习作 思考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