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深深伤害了我 语言暴力的伤害

  身体上不曾显现疤痕,心灵却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语言也是一种暴力。从西方最近的一次调查来看,竟然有44%的女性在婚姻或爱情关系中常年经受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不仅仅发生在家里,工作场所也普遍存在。
  
  语言暴力无所不在
  
  心理学认为,语言暴力是一种权力的滥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实施语言暴力,谩骂也好,讽刺挖苦也罢,或者是勃然大怒,它造成的精神伤害远比肉体伤口更难愈合。
  调查发现,20―30岁年龄段的女性是语言暴力的最大受害群体。这些女性大多数已步入婚姻状态,由独立的职业女性变成了兼职或全职家庭妇女后,在家里极易成为语言攻击的对象。在工作中也容易遭到上司、同事的辱骂。
  周艾艾,一个3岁女孩的母亲,因生育而辞职在家。整整两年,她一直遭受着丈夫的语言暴力。诸如“你整天都躺在家里,还好意思指责在外辛苦工作养活你的人!”、“你找不到工作,也没有钱,你一无所有,谁会收留你这种‘懒驴’!”使周女士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一无是处的鸟一样。
  陈娜,在一家贸易公司担任行政管理工作3年了。因在会议上同新来的女上司发生了分歧,从此经常被上司用各种方式在同事面前羞辱、刁难。这种侮辱潜移默化,让她的生活变得痛苦不堪。
  对一些头脑成熟、有个人见解的职业女性来说,很难接受自己竟是语言暴力受害者的说法。在遭受语言暴力后,他们不敢相信身边那么善良、亲爱的家人是刻意的想伤害自己,而会怀疑是不是真的是自己不对,或者是“我丈夫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在办公室里,语言暴力更容易被误认为是“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而非侮辱。甚至会想这只是工作关系,对方是对事不对人。
  
  是什么导致了语言暴力
  
  安全感是最常见的原因。在婚姻关系中,男性感觉不到自信,作为心理上的补偿,他就需要支配和控制伴侣。比如周艾艾的丈夫就是这样。
  权力欲望也是语言暴力的来源之一。当一个人感觉到他在人际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寻求平衡,他就有可能成为语言施暴者。比如陈娜的上司初来乍到,就有下属和自己唱反调,使她感觉到了来自老员工的威胁,所以就想报复陈娜以立威。
  施暴者的一个目的是要打击对方,通过毁掉对方的精神,来支撑自己脆弱的自我评价体系。还可能是因为施暴者很可能在童年时遭受过某种形式的暴力,或者潜意识里,把施暴对象看作是竞争对象,把双方之间的关系看作是权力争夺,而他们是必须要占上风的。
  实施语言暴力的人从来不会承认他们的行径有什么不妥,相反总是为自己开脱。他们会说“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或“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所以,语言暴力是一种非常阴险、隐蔽的行为,极易被其实施者否认。最恶毒的是,施暴者说这些话时常常面带微笑,把侮辱伪装了起来。这种长期的贬损会严重挫伤受害者的自尊心及自信心。长此以往,受害者就会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确应该受到如此批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女性长期受着语言暴力,仍同施暴者维持着家庭或工作关系的原因。
  
  与语言暴力进行抗争
  
  1、确认自己受到了伤害,哪怕施暴者予以否认。如果你感到自己正处于劣势状态,心理焦虑甚至疯狂,那么你就是受害者;2、要明白自己不应受到这样的待遇。语言暴力的底限是,你的健康和安全不能被侵害;3、不必为他人侮辱的言语而自责。就算施暴者千方百计要让你相信:这就是你的错!你也要坚定立场,告诉自己:那不是我的错;4、要让施暴者明白,你有权利保障自己的安全,你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你应该清楚地表示,你不会再容忍任何形式的语言暴力。而且,每次在他们贬损你时,你都要指出来;5、接受事实:有些事,无论你再怎么尽力而为,你都不可能做得更好;6、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来重塑你的自信心,比如看心理医生,找女性救助机构。 (摘自《健康之友》)

推荐访问:暴力 深深 伤害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