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有的名字 我们共有一个名字叫“青青”

  河南省三门峡市是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是华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黄河明珠”。而三门峡青年志愿者“青青”则以自己的阳光、活力、爱心和奉献,成为这座年轻城市里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
  “青青”在行动
  2012年的中秋,王勇是在三门峡市崖底街道西贺家庄小学,和一群农民工子女一起度过的。
  王勇是青年志愿者“青青”中的一员。中秋那天,他和30多个同伴带着节日的礼物,来到西贺家庄小学。都说中秋月圆人团圆,可是西贺家庄小学的孩子想和父母团圆却不容易,因为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常年在外地打工,根本无力照顾孩子。但“青青”来了。“青青”除了给孩子们带来月饼、书包、文具和体育用品,更以自己的热情和爱心,陪伴这些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
  王勇至今还记得,整整一个下午,他和同伴陪着孩子们一起玩乐,跳绳、打球、踢毽子��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教室和操场。
  “看着他们欢乐纯真的笑脸,我们真的感到很满足,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王勇说。
  其实,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一直都是“青青”志愿者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自从共青团三门峡市委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全市广泛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者行动”后,数千名“青青”就开始持续对全市的农民工子女进行调查摸底,努力为农民工子女提供长期、稳定、有效、系统的帮助。如今,在三门峡市共有5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活动中,并和40余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6000名农民工子女结成了对子。
  当然,“青青”们展示爱心、服务社会的行动,并不仅限于此。仅从今年以来,“青青”志愿者的工作就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谋划、主动融入、有效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2月1日,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举行了“保护白天鹅、亲近大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全市近千名“青青”志愿者冒着寒风,捡拾垃圾,美化环境,倡导文明新风,通过实际行动,弘扬了志愿者精神,增强了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3月5日,“三门峡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全市2000余名志愿者参加大会,在全社会营造起“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有雷锋”的良好氛围。5月中旬,第十八届黄河旅游节、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峰会相继举办,1000余名志愿者为旅游节四大主体活动和峰会提供礼仪引导、物品发放、秩序维护、人员疏导等志愿服务,服务时间累计超过2万小时,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服务宾客近5万余人次。
  而“青青”们统一的服装和标志,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训练有素的仪容、仪表和为宾客提供的优质服务,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交口赞誉。
  我们都叫“青青”
  对很多三门峡人来说,有一首小诗是他们耳熟能详的:“黄河岸边草青青,高峡平湖水清清,青春笑脸迎宾朋,需要帮助找‘青青’。”
  这首小诗正是“青青”志愿者称谓的出处。
  不过,真正让“青青”变得家喻户晓的,是一年前的第十七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从开幕式,到“保护河流文明三门峡宣言”万人签名活动的现场,再到横渡母亲河活动��可以说,旅游节的每一个重大活动中,都活跃着“青青”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以统一的服装、标志,真诚的微笑和贴心的服务,带给人们无数温暖和感动。
  李鑫娟或许是众多“青青”中最让人感动的一个了。她外表清瘦、娇弱,甚至有些弱不禁风,但她的坚强与责任心却感染了无数人。当时,她的孩子只有7个月大,丈夫在外地工作,她不但要照顾孩子,还要面对工作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完成“青青”的职责,她作出的第一个决定便是给孩子断奶。面对家人的反对和孩子的哭闹,李鑫娟只得把泪水往肚子里咽。“每一个志愿者都有不为人知的困难与阻力。”李鑫娟说,不放弃的原因没有别的,只因自己是一名新时代的三门峡青年,是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
  2011年5月18日开幕式暨大型文艺表演当天,李鑫娟和众多志愿者提前5个小时进入会场。在做完前期准备工作后,李鑫娟便开始了长达数小时的标准站立。因为生孩子时是剖宫产,身体并未完全恢复,长期站立导致腰背疼痛不已。“站了2个小时后,我感觉腰快要断了,身体好像变成两截似的。我咬着牙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她说。
  尽管内心无比坚强,可李鑫娟毕竟是个柔弱的女子。因为中午赶时间,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在熬过了37℃的高温和4个多小时的站立后,李鑫娟开始头晕目眩。因为怕自己晕倒影响志愿者形象,她急忙向旁边的另一位志愿者杨燕求助。得到领导的准许后,杨燕搀扶着李鑫娟离开内场。然而,为了不影响工作,仅仅休息了20多分钟,李鑫娟便谢绝了众人的劝阻,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那天,与李鑫娟一样,为开幕式提供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有2000余名。“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当观众陆续入场,每一个“青青”都会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句话。“您所在的区域要从这里往前走,从第三入口进去,进去就能找到区位和座号。如果找不到,可以咨询身边的志愿者。”——整个场馆的地形和座位已经刻在“青青”们的脑子里,观众的票只要经过他们“扫描”,立刻就可以得知具体位置。
  一位大爷拄着拐杖走过来,向志愿者小张咨询D5区1排的位置。考虑到老人腿脚不方便,小张就到会场后勤处为老人借来了轮椅。“小伙子,谢谢!谢谢你!”老人连声道谢。
  开幕式上的演出精彩纷呈,而“青青”们始终站在场外的各个入口和通道,能够清楚地听到里面的音乐和欢呼,却不能一睹为快。对此,“青青”们没有任何怨言,他们说:“我们是志愿者,这里就是我们的岗位。”
  开幕式结束后,那位接受了小张帮助的老人特意走过来,问小张:“小伙子,谢谢你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青青’。”小张说;又指着周围的几个同伴,“我们的名字都叫‘青青’。”
  三门峡青年志愿者“青青”的标志,是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颜色为红色。图案上方是飘扬的红丝带,也是黄河的造型。右下方是手的造型,寓意黄河儿女中优秀的三门峡志愿者向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和“团结互助,共创和谐”的主题。而“青青”身上体现出的乐于付出的奉献精神、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不仅完整地体现了这一主题,也成为三门峡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的,在如今的三门峡,在无数人的心里,“青青”就是一首动听的歌,一幅美丽的画,一道温暖、明亮的风景!
  责任编辑:刘新平

推荐访问:名字叫 青青 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