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力【别低估民进党的破坏力】

  在大陆和台湾的政治话语中,民进党通常是一个带着冲突和斗争元素的政党,它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几乎扮演消极和反面的角色。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民进党因陈水扁的失政败德丢掉政权,2012年“大选”因转型的限制再次与政权失之交臂。两度挫败使民进党寻求重新执政之路更加艰难,在两岸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亦更趋复杂。
  边缘化的危机加深
  在台湾政坛,权力是资源的基础,“赢者全拿”是政治博弈的通则。根据台湾地区法律规定,两岸政策是台湾领导人的专属权力,主政的国民党和马英九是台湾当局两岸政策的决策者。民进党虽以在野的身份发挥监督职能,但远离政治决策的核心,根本难以插足两岸事务。
  对民进党来说愈加严峻的事实是,中国大陆始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通过与国民党展开合作推动政策入岛,对台湾内部的政经影响力全面扩大。比如,近些年来大陆持续性开展对台采购,开放大陆游客以组团或个人游的方式赴台观光,通过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启动和扩大大陆资本入岛投资,等等。几年来,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台湾岛内多数民意的积极回应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民进党不仅贡献甚少,反而多方杯葛,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趋势愈来愈远。
  在今年年初的“大选”中,具有非典型民进党性格的蔡英文以80万票的差距输给连任的马英九。选前,岛内众多工商界重要人士挺身而出支持“九二共识”,使国、民两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差异空前凸显,形成强烈的对照。尽管蔡英文和民进党抛出所谓的“台湾共识”,提出稳定两岸关系的预期,但终难化解岛内民众对其重新执政可能损害两岸和平红利的疑虑。在选战后期,连美国都通过不同渠道向岛内传递支持马英九连任的信息,显见美国对民进党执政后在意愿和能力两方面无法稳定两岸关系的担忧。
  虽然苏贞昌接任民进党主席后在两岸政策上显示出弹性和务实的姿态,但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困境却是结构性的,在“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压力下不可能废除“台独党纲”,真正走出“台独”的桎梏。选后,民进党关于两岸政策调整的声音始终雷声大、雨点小,缺乏强大的推动力,内部无法形成一致意见。未来即使有所调整,也只会是策略性的动作,在核心的“台独”问题上不会后退。
  干扰破坏两岸关系的能力仍不容小视
  从民进党的发展史来看,民进党从1986年成立至2000年实现执政为其快速成长期。2000年至2008年连续执政期间,在经济发展困境和两岸关系停滞乃至倒退,特别是后期陈水扁家族弊案爆发的情势下,民进党遭遇建党以来的最大危机,并最终在民意的声讨中失去政权。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迄今,民进党在经历了历史性的低潮后进行调整,逐步实现止跌回升,目前仍是岛内最具实力的在野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民进党干扰破坏两岸关系的能力仍不容小视。
  第一,民进党的社会基础相当稳定。通常来说,台湾蓝绿政治版图约为55%∶45%,民进党较为稳定地拥有约四成五的支持率。长期观察台湾民众“统独”立场变动趋势的台湾远见民调中心今年3月调查结果显示,15.3%的人赞成台湾应该尽快独立(“急独”),9.2%认为先维持现状再走向独立(“缓独”),两者合计为24.5%;40.1%的人认为应先维持现状再看情形决定,14.6 %主张永远维持现状(狭义的维持现状合计为54.7%);4.4%认为先维持现状再与大陆统一(“缓统”),5.4%表示台湾应该尽快和大陆统一(“急统”),两者合计为9.8%;另有10.9%没有明确表态。从该组统计数据可知,岛内民意主张维持现状者居多,但“趋独”比“趋统”更为严重。这与民进党主张“台独”的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尽管十年来民进党经历了执政无能和贪腐的双重打击,但绿营支持者并未就此溃散。犹如当年不少民进党支持者宁愿“肚子饿扁也要挺阿扁”,现今绿营民众基于对马英九执政的不满、对大陆对台政策的疑惧以及对民进党长期的情感归依,仍旧是民进党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可否认,不少政党认同感低的中间选民对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心存怀疑。然而,近些年来民进党刻意淡化“台独”属性,塑造走中间务实道路的形象,着实欺骗了一些人。况且,马英九当局在进入第二任期后,执政疏失不断,民生问题突出,使国民党一向引以为傲的治理牌面临失效的困境,这些都给民进党借机炒作以扩大社会基础提供了机会。
  第二,民进党在“本土性”上仍有一定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本土化”思潮的发展,推动着台湾政党竞相提出“本土论述”,以彰显其“爱台湾、顾台湾”的价值取向。
  相对于外来政党的国民党,民进党是台湾社会孕育产生的本土政党,在身份上更贴近台湾。加之上世纪90年代,“本土化”与“民主化”相互作用,使民进党穿上“反对权威、争取自由民主”的外衣。因此,从“本土性”和“民主化”两个层面看,民进党都比国民党具有优势。
  时至今日,“本土”和“民主”在台湾政治上的表现形式已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它更直接地与所谓的“主权”、“自决权”、“自主性”概念等联系在一起。民进党丧失政权后无法再利用行政手段推行“法理台独”,但仍然抱着“事实台独”的立场不放,鼓吹“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现状的改变必须交由2300万台湾人民公投决定”。民进党将“本土”与“民主”合二为一的策略,逼迫国民党、马英九在两岸关系论述上不断朝绿营靠拢,这反过来又映衬了民进党主张的“正当性”。
  第三,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制衡力量有所增强。在蓝绿对峙的政治生态下,“立法院”的政党实力对比直接关系到台当局的施政效率。在当选的第八届“立委”中,国民党从上届的81席降至64席,民进党则成长到40席,占据了超过1/3的席次,加上台联党的3席,绿营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而以下两种情形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态势。
  一方面,马英九当局推行的改革与民意存在脱节现象,在很多政策上不能获得党籍“立委”的全力支持,“立委”在选区民众的压力下对一些重大政策消极辩护甚至表示反对。另一方面,相对于民进党“立委”草根性强、敢于冲撞,国民党“立委”显得理性、温和,不善于在“立法院”以抗争或反抗争的方式为法案护航。
  近来,岛内民意对马英九执政不满的集聚,为民进党在“立法院”诉求对抗路线提供了倚借,同时放大了其政治效应。“美牛事件”仅仅是一个缩影,随着两岸谈判逐步走进“深水区”,攸关两岸双方利益的难点问题将会陆续暴露,民进党对两岸议题的监督只会更加苛刻,大陆在这方面应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第四,民进党在地方县市仍有较强的实力。在台湾,县市长主要负责地方施政,对地方治理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目前,国民党在岛内大多数县市执政,民进党只在宜兰县、云林县、嘉义县、屏东县、高雄市、台南市执政。虽然国民党稳定领先,但民进党掌握了整个南部地区。特别是随着高雄市、台南市“南二都”改制后,原有的乡镇长全部改为官派的区长,民进党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力加强。按照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的说法,民进党目前尚难突破过半的政治版图,但控制着五个“直辖市”议员中的130席,占比为41%;在乡镇市长一级占比亦有16%。
  2008年丢失政权后,“地方包围中央”是民进党寻求再起的重要策略。为此,民进党加强了地方上的组织建设,尤其注重通过执政县市下放资源,收编地方派系和桩脚,巩固基层实力。反映到两岸关系上,民进党籍的县市长在两岸交流大潮中和经济利益的趋动下已无法拒绝与大陆沟通互动,但意识形态的禁锢和“台独基本教义派”的牵制却让他们对大陆始终保持戒心,给大陆做台湾南部人民工作造成一定阻碍。
  第五,美国不会放弃支持民进党。今年,民进党曾上下强烈反对带有瘦肉精的美国牛肉进口台湾,给美国与民进党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然而,美国对民进党的战略是稳定的、清晰的,即美国需要民进党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中充当平衡者的角色。
  一方面,维持民进党的实力可以防止国民党“一党独大”和蓝绿实力失衡,从而保持和巩固美国干预台湾政局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美国看重民进党一贯的“倚美抗中”立场,利用民进党这一杠杆可以抵御中国大陆的和平统一战略,拉住国民党防止其过度“倾中”。
  就民进党而言,其目前正在筹划恢复驻美代表处,寻求发展与美国的互信、互动及合作关系。美国对民进党的支持及民进党的亲美姿态,将便于二者在因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势中达成某种一致立场,共同对付中国大陆崛起,以及大陆方面对台湾社会日益扩大的影响。

推荐访问:破坏力 民进党 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