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龙套生涯】周星驰艰苦的龙套生涯

  束沛德是文学界的老同志。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曾多次在一起开会,但对于文学评论家、文学组织工作者的老束,特别是他在文学界独特岁月里的经历,我并不知道多少。最近看到老束退休后出的第二本散文集《岁月风铃》(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朴实无华,恰如其分。它不是一个风云英雄的独白,不是一个文学大师的的抒怀,而是新中国文学界第一代一个普通文学组织工作者真实的心路历程,用作者的话说,是一个一辈子在文学界“打杂的”、“跑龙套的”淡出后的回首。但它不仅记述了一个普通人的若干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重要历史时刻和历史中的文化人,看到了新中国一代人文知识分子经过的风风雨雨,看到他人生经历所折射的当代文坛的历史经验。�
  老束在书中多次讲他是文学界跑龙套的,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心甘情愿跑龙套》。书中说,他从1952年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做全国文协创作委员会秘书兼党组记录,后来又做过周扬的研究助手,“文革”后回到作协又一直做创联部式工作。五十多年里,他在文学领域,始终是做服务工作、配角工作。而且他做得心甘情愿,说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打杂”、“跑龙套”,能为文学事业添砖加瓦,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幸福就在作者所亲历的,党中央三代领导对文学事业的关心,亲身接触到文学界一批志士仁人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赤诚之心,亲眼看到文学出现一次次繁荣,出现一批批新秀,出现一批批优秀作品。书中回忆到第三次作代会时,周扬在闭幕会上讲话,真诚地向在他主管文艺期间受过错误批判、打击的丁玲、陈企霞、冯雪峰、艾青等一批同志公开道歉,引起强烈反响,由于作者编发了简报。又回忆到作协一位领导作品与作家修养的关系,说历来搞粗暴、简单化,摘“左”的人,往往都是没有多少文化,没有读过多少书的。这些都给作者很大的影响。因而作者说的“跑龙套”,其实是事关建设先进的文艺生产关系,事关解放文学生产力的工作。�
  书中在坦言自己“跑龙套”的生涯时,老束也不诿过,真诚地解剖自己。《我也当过“炮手”》一文写作者在“反右”和反修的背景下,在报刊上发表了批判丁玲、黄秋耘、刘真的文章,真实承认当时“主动加入‘墙倒众人推’的行列”,是急于想把自己从“严重右倾”的困境中挣脱出来。作者真诚地总结说:“私心杂念不可有,看风使舵不可取。违心之事不可为,明辨是非最可贵。”从书中看到,在阶级斗争为纲的环境下,要跑好“龙套”,把做好官与做好人、写好文章都统一起来,也是不容易的。作者回忆二十几岁当秘书时,前途一片光明,只因为聊天时的“吹牛”,险些被当做胡风集团派来的“坐探”,从此开始二十多年的蹉跎岁月,直到“文革”结束拨乱反正以后。其情其境,再次让人看到当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形而上学运用于对人的分析时,是多么危险,�
  老束对“跑龙套”的快乐是真实的,书中不仅叙述了他在“龙套”位置亲历了文坛大事和历史进步,而且有许多亲情乡情的愉快,示人以无官一身轻的快乐。这种对“跑龙套”的心理平衡,不仅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值得倡导的。困为在我们们的事业中,将才帅才总是少数,“跑龙套”的总是多数,特别需要正确对待自己。多一点心甘情愿“跑龙套”的,可能会少一点跑官要官的,少一点因为跑官要官而发生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少一点为抢位子而去进谗言、打“小报告”、请客送礼拉关系,出现人际关系的种种不和谐。更重要的是,“跑龙套”并非无关紧要,并非无所作为,“龙套”和人民群众一样,是历史的创造者,艺术上的小角色出过许多大艺术家,比如话剧艺术家黄宗洛。更经典的是瞿秋白同志,《赤都心史》中的一段话,至今让我们怦然心动:“我不是旧时之孝子贤孙,而是新时代的活泼稚儿。固然不错,我自然只能当一很小很小无足轻重的小卒,然而始终是积极的奋斗者。我自是小卒,我却编入世界的文化运动先锋队里,他将开全人类文化的新道路,亦即此是以光复四千年文物灿烂的中国文化。我的意义,我对社会为个性,民族对世界为个性,无我无社会,无动的我更无社会。无民族性无世界,无动的民族性更无世界……”瞿秋白在受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无法在党的领导岗位继续工作时,并没有因困难而退缩,而是很快在文化战线打开局面。他在“跑龙套”的位置上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和鲁迅一道开展了革命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文艺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奠基人之一。当好配角,跑好“龙套”,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应该努力去做的。

推荐访问:龙套 无悔 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