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4000万,是鞭策还是拜金?】爱情保卫战拜金女一月花五万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巨大争议。两年前,董教授那句“所有反对房地产复兴的想法都是危害国家利益”就曾雷倒了不少网友。

   搏出位
  大哥大:除了凤姐,还有谁能只用一句话就红遍网络呢?董藩做到了。
  原《第一财经日报》房地产周刊主编曹盛洁:一个“很红”的学者,当初为了引起媒体关注,曾在一些记者的博客留言索要邮箱地址,然后将自己撰写的万言书投给很多媒体,终获成名。出名后,他在各种房地产论坛中力挺开发商,用一个开发商的话说:“有时候把我们挺得都不好意思了。”他就是董藩。
  我懂的:董教授和凤姐的炒作团队一样,走的是挨骂的道路。房地产行业是当前网友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只要所谓的专家学者发表一些惊人之语,肯定可以出名。其实网友大可不搭理他,但是网络就是这样,网友喜欢逮着就骂,这样的心理是他成名的关键。

  我赞成
  等待爱情的死人:虽然残酷,却是真理。高学历是为何用?制造财富,为家人谋幸福。
  chaney:激励人们创造财富有什么过错?
  地产人陈宝存:董藩要表达的我全都赞成,至于董藩对学生的要求,在未来的15年之后,4000万也不过只是目前的几百万而已,充其量也就是北京的一套房的价值。实在不能说要求很高。作为博导教授的董藩,培养的是商业精英,而商业精英的唯一选择应该是成为富人,通过多年的财富积累的学习和打拼,连这个信心都没有,实在不能算是董教授的学生。

  我反对
  Bricezhang:这种激励导向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
  北京大学的黄益平:非常不赞成。难道财富是评价成功的唯一标准么?
  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副院长王雪野:请问,董老师40岁时身家是多少呢?
  晏扬:高学历者能否成为赚钱机器是一回事,愿不愿意成为赚钱机器又是一回事。很多研究生毕业的人,甘愿去做一名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奋斗意识体现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平凡或不平凡的贡献,拿着并不丰厚的薪水,过着自己知足常乐的小日子;很多研究生毕业的人,甘愿去偏远地区做一名教师,他们的奋斗意识体现于以自己的贫穷和付出,为偏远地区的孩子赢得希望和未来。这样的人,怎么就是无能、懒惰、耻辱和失败的呢?
  鼓励学生努力奋斗、合法致富没什么不对,错就错在羞辱了绝大多数人的尊严;错就错在提出的标准过于单一,将拥有大量财富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尺,将“拜金主义”视为教育的真谛。40岁、4000万身价这样的羞辱性励志,也许能鼓励一部分研究生努力奋斗,但更有可能让更多研究生精英意识膨胀,目空一切,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结果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撞得鼻青脸肿,要么真的沦为无能、懒惰者,要么不择手段巧取豪夺、谋取财富,这才是真正的失败和耻辱!

推荐访问:拜金 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