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比较研究:中国煤炭储量世界第一

  [摘要]我国煤炭产业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有了60多年的发展,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成因。美国的煤炭产业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市场集中度高,相对我国煤炭产业要先进很多。文章从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发展及演变历程入手,分析了各阶段集中度变化的现状和成因,以及美国的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及成因。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得出我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集中度;兼并;重组;煤炭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215-04
  一、我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演变历程及特点分析
  (一)资料数据
  我国煤炭产量曲线图及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变化图分别见图-1和图-2。
  (二)阶段分析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当时我国正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以及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制定了一系列加快煤炭产业增长的政策措施。在这一阶段,煤炭产业飞速增长。煤炭产量由1949年的0.32亿吨增长到1980年的6.2亿吨。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0年。政府提出了多项鼓励性政策和方针,充分调动各方办矿的积极性,掀起了大办乡镇煤矿的热潮。随着中国的乡镇煤矿也就是小煤矿大量产生,随着煤炭产量的增加,集中度继续走低,竞争加剧。CR4由1985年的9%下降到1990年的7.55%;CR8由1985年的16%下降到1990年的13.08%。而煤炭产量则由1980年的6.2亿吨增长到1990年的10.79亿吨。
  第三阶段:1990年至1996年。这一期间,我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继续走低。煤炭产量由1990年的10.79亿吨增长到1996年的13.74亿吨,共增长27%,年均增长4.5%。而集中度由1990年的7.55%下降到1996年6.92%。这主要是因为煤炭产业逐渐由以政府为主导变为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伴随着中小煤炭企业的不断进入以及煤炭价格逐步上扬,乡镇煤炭企业数量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第四阶段:1996年至2001年。这个期间,国家开始对煤炭企业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而煤炭产量却随着集中度的提高而明显下降。CR4从1996年的6.92%上升到了2001年的13.67%,CR8由1996年的11.68%上升到了2001年的21.3%,而煤炭产量却从1996年的13.74亿吨下降到了2001年的10.89亿吨,产量下降了20%。
  第五阶段:2001年至2010年。这一阶段煤炭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市场作用的推力。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多,使得各地纷纷开始复建、新建煤矿,产量大幅度提高。二是大型煤炭企业的主导作用。在政府有意识的主导下,兼并联合等形势下形成了大型煤炭企业。在这些大型煤炭集团的带动下,我国煤炭产量稳步上升,集中度也大大提高。CR4由2001年的13.67%上升到了2010年的18.77%,CR8由2001年的21.3%上升到了2010年的26.49%,煤炭产量由2001年的10.89亿吨上升到了2010年的32.4亿吨。
  二、美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演变历程及特点分析
  美国煤炭资源丰富,赋存条件优越,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在美国一次能源生产构成中,煤炭占1/3左右的比例,90%以上的煤炭供给电厂,全美近60%的发电量来自燃煤电厂。多年来,美国煤炭产业一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运行,国家对煤炭产业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煤炭产量稳步提高,市场集中度理性增长,市场结构由竞争型向寡占型自然过渡,产业和市场在其自身规律的引领下,保持着良好的运行轨迹和发展态势。
  第一个阶段:1965年至1970年。美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一路走高,此时是在石油危机之前,大型煤炭公司预期煤炭价格会上涨,都增加了对煤炭储量的控制,产量上升,随之市场集中度也呈上涨趋势。
  第二个阶段:1971年至1987年。石油危机过后,大型煤炭公司相对减少了对储量的控制,煤炭生产也减少,市场集中度也一路走低,跌到了1987年的最低点,CR4=18.9%,CR8=29.3%。
  第三个阶段:1988年至今。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连续走高。在此期间,美国煤炭总产量并没有呈一直上涨的态势,但市场集中度一路走高。这表明,煤炭总产量的增减与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已经不是必然相关的联系了。事实上,美国的煤炭产业已经很成熟了,市场容量已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企业的兼并重组联合等结构的调整,就成为了决定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的重要因素。因为,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必然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从而产业集中度就会上升。
  自1949年以来,美国煤炭产量总体上一直处于稳定的上升状态。美国煤炭产量自1949年的480.6亿吨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1084亿吨,涨幅为126%。规模排位前八家的美国煤炭企业煤炭产量比重从1976年的33.6%提高到2008年的60.72%。2008年美国全国共有重点煤矿51个,这些重点煤矿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1%。这表明,美国煤炭产业在市场化的作用下,产量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增长。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前,煤炭产量连年上升,市场集中度一路走高,并在1969年创造了CR4=28.2%和CR8=38.7%的第一个高点记录。石油危机过后,煤炭产量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市场集中度也一路走低,直至1987年跌到了CR4=18.9%和CR8=29.3%的最低点。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持续攀高,由1990年的CR4=21.6%和CR8=32.6%到2000年的CR4=41%和CR8=63%。进入21世纪后,集中度有少许下降,但很快又恢复持续上升状态,随后一直稳定在CR4=45%和CR8=60%(如图-4所示)。   由此可见,美国多年来煤炭产业一般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运行,国家对其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煤炭产量稳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不断增长,市场结构由竞争型向寡占型自然过渡,产业和市场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引领下,保持着良好的运行轨迹和发展态势。
  三、比较认识
  中美煤炭产业发展变化水平是不一样的,美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发展速度快,从根本上来说是有其原因的。中国和美国煤炭产业发展水平不一致,集中度相差很多,主要是由于两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资源赋存条件及消费需求结构不同、技术进步的条件不同,以及体制和市场完善程度不同造成的。
  (一)中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才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确切地说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起步晚,与美国经济的发展相差近200年的时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赶上的。
  目前,我国还是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美国已经过了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煤炭产业作为一国的能源产业,在各个国家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能源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也不同,从而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同,因此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与美国相比有着很大的不足。
  (二)资源条件、生产消费结构与技术进步条件不同
  美国和我国在能源赋存条件上、在能源的生产与需求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煤炭作为两国的主要能源,在产业结构上也必然存在不同。
  煤炭是美国最重要的矿物资源和能源资源,一直是美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动力保证。1996年,美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构成中所占比例为32.7%,高于石油(23.5%)和天然气(28.3%)。2008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为:石油占38.5%,天然气26.1%,煤炭24.6%,核能8.4%,水电2.5%。由此可见,目前在美国,石油天然气是美国主要的消费与生产能源,由于技术进步等条件,核能水电等能源比重也不断上升。因此,煤炭产业的主导地位在美国已经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
  而在我国却有着很大的不同。2009年,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为69.7%,石油和天然气比重提高到21.4%。目前,我国煤炭在一次性消费能源中还占主要地位,高达70%,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18%和4%,其他能源(包括水电、核电和风电)占8%。
  (三)中美两国体制不同,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完善程度不同
  美国煤炭产业寡占型市场结构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发展而成的,而中国煤炭产业主要是在政府的调控下成长起来的。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中叶,煤炭一直是美国从一个后进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强大国的动力。多年来,美国煤炭产业一直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运行,再加上国家对煤炭产业通过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煤炭产量稳步提高,市场集中度理性增长,市场结构由初期的竞争型向寡占型自然过渡。
  在2001年以前,我国煤炭产业主要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大型煤炭企业都是国有控股企业,在产量上比重占到了60%以上。市场化改革后,市场作用在煤炭产业上开始体现,但是终究是政府力量大于市场力量。2001年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业的发展拉动了能源的发展,此时市场力量的作用凸显为主要作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毕竟时间较短,各项体制等发展不健全,还存在好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各个产业尤其是煤炭产业的发展就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落后许多。
  四、提高我国煤炭市场集中度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的阶段分析以及跟美国煤炭产业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关键问题就是我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因此,如何提高市场集中度,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发展程度
  健全经济体制、完善市场发展程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市场中,各产业才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1 培育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参与市场活动的当事者。有无真正的市场主体,决定着市场能否发育;市场主体的发育状况,决定着市场发育的程度。培育市场主体,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鼓励个人以市场主体身份从事市场活动。
  2 培育要素市场。主要是发展规范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等等。
  3 健全市场机制。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必须对原有的价格管理体制及其相联系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根本改革,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的价格调控制度和有关法律体系。
  4 建立市场秩序规则,加强市场管理。加快建立使市场基本经济关系、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化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统一、科学和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管理的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加强执法部门、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健康发展。
  (二)发展新兴能源,促进技术进步,降低煤炭在一次性能源中的比重
  新能源产业能不能实现产业化发展关键要看科技是否进步。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才能从根本上促成产业化,而纯粹依赖政策补贴推动的单纯产业规模扩张的根基是不稳固的。产业发展初期的政策扶植目的应是培养基于技术进步的核心竞争力,即将产业做强,而不是为了将产业扩张到多么大的规模。规模经济是以技术成熟为前提的,没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规模只可能是“不经济”。只有新兴能源大力发展起来,才能降低传统能源所占的比例,引导各个能源产业向着合理化的产业结构迈进。
  (三)组建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促进煤炭企业间的联合重组
  1 明晰产权关系,准确、合理、合法地进行产权和资产评估。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中介机构,促使兼并行为市场化,建立和完善有关兼并的法律法规体系。其中最关键的是产权问题,具体体现在产权转让的过程中手续不规范、程序不合法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煤企间兼并联合的障碍。
  2 合理配置煤炭资源。要改革税费及资源的配置,建立一个煤炭企业能够公平竞争的环境。清晰界定煤炭资源产权,实现煤炭资源的资本化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非法、违法煤矿存在的基础,有利于规范煤炭的生产以及保护和节约煤炭资源。
  (四)规范政府行为,发挥市场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无疑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实现规模经济,而政府的干预是为了建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促进了煤企的兼并联合,另一方面也会违背经济规律及企业自身的意愿,强行“拉郎配”,硬性将劣势企业塞给优势企业,给企业造成负担,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国家应制定针对不同产业特点的企业兼并导向政策,以鼓励那些适宜或急需培育大企业集团的、产业内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实施兼并。政府应扶持的兼并应是企业间的强强联合,通过壮大企业实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来达到增强国力、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目的。

推荐访问:中美 煤炭 集中度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