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计算教学充满活力: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贵城县西小学 广西 贵港 537100)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计算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枯燥无味。然而,好多教师认为计算教学仍然是数学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本文拟从情境创设、教材使用、算法优化三个层面来阐述如何让计算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计算教学;活力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注重“算用结合”,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广大教师在践行中对计算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计算教学出现了好多令人兴奋的“亮点”。然而兴奋之余,也留下不少思索:当前,计算教学仍然是数学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综观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中,计算教学课总是寥寥无几。那么怎样使计算教学有情有趣,充满生命的活力呢?
  一、创设情境突出实效性
  新教材对计算教学的编排体系进行了改革,它把计算教学和应用数学相结合,而且非常注重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创设,强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情境中感悟。因此,众多一线教师将情境引入课堂成为计算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用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熟悉而具体的情景中产生计算的内在渴求,达到“以用引算”的目的,从而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然而,纵观当前的一些课堂,好多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存在着不少误区。有些老师把设置情境看作一种“时尚”,是为了情境而情境,往往生搬硬套,数据缺乏科学性,达不到引起学生共鸣的目的。有的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有些情境的数学价值不大,导致学生毫无目的地发散。
  “怎样的情境是好情境,是有效的呢?”我想,首先它应是为教学服务的,再者它是真实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所以创设计算学习情境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计算学习,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的人为编造。如在教学乘法加法混合运算时,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示了肯德基的几种商品单价图表,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我要买两个翡翠汉堡和一杯牛奶用多少钱?从而引出算式十乘二加四得多少的混合运算式题,并对运算顺序合理性进行理解。在课堂临近结束让学生谈学习感受时,有的学生说我会用学到的知识了,还有的说我知道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了等等。
  计算教学只有在有效的情境中,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出数学问题,才会体现计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使用教材突出灵活性
  在校本教研中,时常会听到一些教师在埋怨新教材的计算教学编排不如老教材的好,原因是实验教材关于计算教学的编排是例题少,练习少,跨度大,学生不好学。我想作为教师不能埋怨教材,毕竟教材是许多专家共同制定的结果,它必定体现着科学性。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钻研、领悟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了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儿,灵活使用教材。不能完全受教材文本制定的内容、思路所约束,根据学习需求,从微观上对有些内容进行生活化、个性化的加工,合理地进行增删与归并,这样才能实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册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时,教材安排小朋友装相片的情境图,只安排了一个百位不够除,商要写在十位的例题: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一共有238张,每页可插6张。要插多少页?而我班学生的学情是基础不是很扎实,如果按照书上的编排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的话,会造成好多学生对百位够除与不够除两种题型的较高错误率。所以,我就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本地的实际,改变了教学情境,并增加了一道例题:由于本学期学校食堂吃午饭的学生有较大增加,学校购买了一批餐桌供小朋友就餐。用了984元添置了8张长餐桌,608元添置了8张短餐桌。然后让学生根据以上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比较这两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通过这样调整教材,从课堂反馈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算法优化突出合理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不要优化的争论已渐趋平息。在计算教学中不少教师已经改变了课改初的一味追求多样化,都在实践中实行了优化。然而在如何优化的处理上又出现了不少的困惑和反思。如:一位教师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让学生尝试“9+6”是多少。学生一的算法是:从6里拿出1放进9里边凑成10,10+5得15;学生二的算法是:以9为基数加上6,即9,10,11,12,13、14、15一共有15;学生三的算法是:从9里拿出4到6里边凑成10,10+5得15;学生四的算法是:5+5+5=15;等到学生做练习优化算法时,老师就规定统一用“凑十法”,理由是“凑十法”计算起来最简便。我想,所谓优化不是等同于统一一种老师心中或教材推荐的算法。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差异,“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好的方法。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法,为什么一定要凑成10呢?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自由选择,可以用想加做减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用破十法来计算。
  具体怎样才能在优化这一环节上体现合理性呢?其一,在时间上把握合理性。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在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中学生的笔算方法有的从个位开始计算,有的从高位开始计算,这时我们不必急于优化算法,因为这一课时学生无法体验从高位算起的方法不如从低位算起的方法简便。当第二课时学习进位加法笔算时,就可以把这两种笔算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样优化就顺理成章了。其二,在优化策略上体现合理性。在上述“9加几的口算”案例中,口算的多种算法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的,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教师要适当优化,但是优化不是老师包办代替,更不能强制统一算法。否则,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探究算法的多样化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兴趣。因为在他们的感觉中算法多样化只是摆摆样子,并不能在实践中运用,真正的算法还得由教师说了算。要实现算法多样化到算法优化,不是教师寥寥几句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教师创设一定的练习情境,练习中舍得化时间让学生去交流、体会、感悟各种方法的优势,并进行合理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差距,找出自己计算方法的不足,自然产生了优化自己算法的内在需求。从中让学生感悟出看大数拆小数的凑十口算方法是好的一种口算方法。
  让新课程改革在继承和创新中扬帆远航。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又要发扬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实效中充满生命的活力。

推荐访问:充满活力 小学 计算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