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路在何处|走了那么多路 现在你身在何处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有效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那么,在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找准最佳的“问点”,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一、在文章的关键处提问
  教师的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展开。文章的重难点对全篇课文来说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文眼”,引导学生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我让学生默读思考: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出了一个不幸的海伦?学生在充分理解了文章后,不仅能读出一个“不幸、可怜”的海伦,还会读到一个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海伦,甚至还能体会出快乐、幸福、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海伦。语言是有温度的,字词也能知冷暖,让学生通过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去感受海伦,体会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而且感悟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在知识的矛盾处提问
  教学内容进行到矛盾之处,也就是学生在认知上最感困惑的地方,而这往往也成为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师在这里设疑和提问,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深更透彻,深化学生的思维。
  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一句话“大约孔已己的确已经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教学时我以此作为“矛盾点”,提出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在一句话中并列使用这两个词,其用意是什么?问题一出,马上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孔乙己是被社会遗忘的人,他的死无人过问,作者用这一句话来作悲剧的结局;“大约”和“的确”并列使用的用意在于表明根据孔乙己的遭遇,无疑可以断定他是死了,但他的死活无人过问,因此又只能假设表示不肯定。从中学生也体会到鲁迅用语的精炼、恰当。
  三、在学生的疑惑处提问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因为他们的知识还不够丰富,阅历还不够深刻,总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句。教师若能把学生的疑难点作为“问点”,可以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2)“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鼻子硬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这样设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给墙壁碰扁的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通过这些提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是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围绕疑难点来提问,既可以节省时间,又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豁然开朗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
  四、在内容的留白处提问
  作者写作时为了行文简洁,文章的节奏有起伏变化,或者因审美感受的需要,会将文章的某一部分写得比较简洁,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例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一文时,我启发学生想象:普罗米修斯还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折磨?面对折磨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就会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内心深处对这个伟大人物肃然起敬对文本的理解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效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推荐访问:提问 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