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_为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摘要 原州区把设施农业作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按照一定的要求,采取多种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如何更好的促进全区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就要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做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92-0236-01
  1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原州区紧紧抓住自治区实施百万亩设施农业的良好机遇,把设施农业作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按照“扩规模、创品牌,强服务、拓市场”的要求,采取政府推动、项目扶持、农民主体、企业参与、科技支撑等措施,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园区为点,专业乡村为面,点面结合,整体发展的良好格局。截止2010年底,全区共建成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21个,带动全区发展设施农业7.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6万亩,大中拱棚5.6万亩。全年全区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3.89亿元,农民人均设施农业纯收入达到59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7%,实现了时鲜蔬菜均衡生产,全年供应,成为宁南山区设施面积最大、技术最优、效益最好的县(区)。
  2011年,为进一步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在确保老园区体质增效的基础上,计划新(扩)建三营孙家河等5个日光温室园区4400亩,新建金堡、利民等8个大中拱棚园区,带动发展大中拱棚1.26万亩。建成后将使原州区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达到32个,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万亩。截止目前,在日光温室建设上,已完成日光温室建设3850亩,其中新扩建的头营陶庄、三营孙家河、彭堡闫堡园区已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三营金堡园区正在搭建,预计6月底建成投入生产使用;三营丰泽园区正在进行墙体打建,预计7月底建成,待移民搬入后投入使用,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入生产使用。同时,各个老园区日光温室生产正在进行,以种植各类果菜为主,预计年棚均收入达到2.6-3.2万元以上。在大中拱棚建设上,新建的三和、利民、杨庄、金堡、姚磨、什里、高坡、黄堡8个示范园区建成大中拱棚1276栋,带动全区搭建大中拱棚1.3万亩,完成任务的103%。按照茬口安排,采取“一园一品”种植模式,目前各园区已全部种植结束,部分叶菜类已上市销售,预计年棚均收入达到0.8-1.4万元。
  2 主要做法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原州区不同区域自然特点和资源条件,确定在北部川谷区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大中拱棚,主攻设施蔬菜、设施园艺、设施花卉生产;南部阴湿区主要发展大中拱棚,种植冷凉型蔬菜;东部山区大力推广秋覆膜种植技术。在设施园区建设上,在水源有保障、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进行建设,同时,调整工作思路,尊重群众意愿,大中拱棚推广到房前屋后自主搭建,形成大连小不连的格局。
  2)科技支撑,提质增效。重点在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推广上下功夫。一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办法,聘请区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生产指导,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赴区内外学习设施农业管理技术。同时,采取集中培训与实地指导相结合办法,加强技术指导,实行专人包园区负责制;尤其在生态移民园区,技术人员制作“便民卡”发放到种植户手中,做到随叫随到。二是围绕基础建设,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力度。同时将日光温室钢架间距由3米缩短为1米,后屋面材料由聚乙烯膜改为聚乙烯丙(涤)纶高分子防水材料,进一步延长了棚体使用年限,增加了抗灾能力;在大中拱棚搭建中,探索引用“化工复合材质+竹板结构”搭建大中拱棚,有效增加了利用面积,便于机械耕作,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增强了防风抗寒能力。三是整合项目资金,在日光温室园区内,逐步普及卷帘机、微耕机等现代设施装备,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十项新技术;在拱棚示范园区,采用工厂化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六项新技术。
  3)创新模式,拓展服务。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原州区设施农业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一是根据“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成立了原州区蔬菜产业化协会,采取了“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协会提供技术服务,签订供销合同,统一质量标准和销售价格,有力地提升了蔬菜生产、销售组织化程度,切实降低了生产和投入成本。目前,原州区已发展马园蔬菜产销合作社、原州区利民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5家蔬菜合作社。二是招商引进了山东省乐义国际蔬菜有限公司和宁夏宝源苗圃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由企业、能人引领农户共同生产、共同经营、共同增收,使原州区设施温棚种植技术和品种效益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三是选聘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科技人员,深入设施农业园区承包设施大棚或承包技术指导,建立“技术人员+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典型带动和开展技术指导,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带到农民共同发展,增收致富。
  4)整合资金,多元投入。按照“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主要采取政府补贴、金融贷款支撑、企业和农户个人出资、部门帮扶等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同时,本着“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建立土地信用社,采取存贷租赁、股份合作、统建分管等多种经营模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集约经营。
  5)打造品牌,完善市场。为了充分利用六盘山得天独厚的资源,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信息“五统一”的要求,整合现有品牌,集中力量打造“六盘山”系列农产品品牌。并积极争取优质农产品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目前,原州区已争取优质农产品认证60个,其中蔬菜类农产品认证34个;蔬菜西瓜、马铃薯等已通过了产地认定。
  3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就原州区设施农业发展而言,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川区的差距还很大,还存在建设资金不足,水资源匮乏,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等问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追赶超越慢进也是退。这就需要在今后的设施农业发展上,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实施、实施生态移民攻坚等“六大历史机遇”, 按照“扩量、提质、增效”的原则,促进全区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设施农业新突破。
  一是围绕规模发展,做大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力争2015年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达到2.7万亩,大中拱棚面积达到7.8万亩。
  二是围绕基础建设,采取打井、建池、建窖、扬水等多种形式保障水源供应;加大喷、滴灌等节水设施的配套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大电、路和生产技术设备的配套,力争实现设施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100%,生产技术设备配套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围绕打响品牌,充分利用气候冷凉的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六盘山”优质农产品品牌,力争实现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冷凉蔬菜之乡”。
  四是围绕开拓市场,坚持走外向型发展道路,扶持一批蔬菜流通企业,扩大销售面积,力争形成既有“冬菜北上”、又有“夏菜南下”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焦必方,刘丹.中国农业国际化问题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作者简介
  鲜富明(1979—),男,回族,农机工程师,毕业于宁夏大学农学本科。长期从事农村农业技术研究工作。

推荐访问:生产能力 农业发展 农业综合 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