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启示_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最先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的德国。当时,整个欧洲又爆发了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各种道德败坏和社会罪恶现象在人们的观念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人们普遍生出一种软弱无助的感觉,仿佛人的一切都遭受着异己力量的支配,唯一真实的只有不断反叛理性的自我。社会中弥漫着一种要求自由、要求过具有丰富情感的自然生活的情绪。反映悲观、没落、绝望以及反叛、抗争心理的存在主义由此找到了萌生的土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存在主义是资本主义危机时代的危机哲学。
  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提出的背景
  首先,工业革命之后,社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却把过多的目光投向于技术革新,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把人工具化,以至于人活得太理性太机械,甚至很多时候忽略了人自身的意志。我为什么活着?我该怎么活着?生命对于我意味着什么?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这些问题越来越困扰着正在机械枯燥地活着的人们。
  当时时代触觉灵敏的哲学家们率先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现象学、生命哲学如此,存在主义也是如此,他们企图还原人作为主体的意义—存在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派别。产生于20世纪初叶的德国,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广泛流传。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存在神学、德国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其理论先驱。存在主义真正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雅斯贝尔斯,法国的萨特、梅洛——庞蒂、马塞尔、加缪,美国的巴雷持、蒂利希、怀尔德等。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最基本的命题,这里所说的“存在”是指人首先没有任何本质规定的存在物,人就是这样的存在;先有存在,后通过人的自由选择而创造出了所谓人的本质,人的这种自由是绝对的;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存在”是不断的被超越的,存在本质上就是虚无;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是被“抛入这世界的”,人在归宿性上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感到“无家可归”,因而人的本质是充满了畏惧、寂寞、痛苦、空虚等,对死的畏惧构成了人现实的本质特征。
  “存在主义与西方传统哲学的显著不同在于:后者强调客观性、普遍性和理性,而存在主义则更重视主体性、个体性和非理性。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
  “存在主义分为两派:一派是有神论者,一派是存在的无神论者,萨特属于后者。人道主义,又称人文主义,是一种把人看作是最高价值并保护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观点。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导思想,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保护个人的权利,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位。”
  让·保尔·萨特(1905-1980)与鼎鼎大名的前辈哲学大师如德国的胡塞尔、海德格尔不同,他不仅是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也是文学家,甚至政治家。萨特在经院式的逻辑论证和概念推演之外,成功地将存在主义普及为一种与千万人休戚相关的人生哲学。在萨特的笔下,存在主义突现为人类面对苦难的反思哲学。存在主义标举“存在先于本质”,“ 世界荒谬虚无”,以自由为尚,强调“自我选择,重在行动”。从存在主义无法回避的许多极端化的选择环境来看,它俨然就是对时代苦难的控诉,对人性泯灭的鞭挞。1945年秋天,萨特发表了著名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以通俗的语言清晰阐述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路,带动了战后20年的时代风尚。
  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主要内涵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上对存在主义主要的三个指责:
  1.被指责为诱导人们安于一种绝望的无为主义。
  2.被指责为偏重了人类处境中黯淡的一面,只看到下贱,卑鄙和低劣,忽略了人性光明面中某些仁慈而美好的事物。
  3.被指责为否定了人事的真实和严肃,以致不能谴责他人的观点和行为。
  针对这三个指责,文章逐渐展开层层论述,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界定存在主义,明确所坚持的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从文章中,我们大概可以提炼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坚持的几个基本观点:存在先于本质;人有绝对的自由,能进行自由的选择,人是时时刻刻都注定要去创造自己,人就是人的未来;人的选择不仅对自己负责,也对全世界负责,要对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负责
  2.在这个基础上,重点说明了人的本质特征:
  焦虑:当一个人有所行动时,他充分地自觉他不只是选择他所意愿的,同时也是一个为全人类裁决的立法者——在这时刻,一个人就不能从一种整体与沉重的责任感中逃避开来。
  舍弃:在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确定的。我们在不经意的选择中有已决定我们自己的存在
  绝望:我们把自己限制于我们的意志和使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内
  这些名词的解释,是为了回应当时对存在主义指责的第一和第二点,即“诱导人们安于一种绝望的无为主义”、“被指责为偏重了人类处境中黯淡的一面,只看到下贱,卑鄙和低劣,忽略了人性光明面中某些仁慈而美好的事物”。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并不是一种无为主义,而是一种积极的用行动说话的态度。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纵然是认为人是被抛于世,但人应当自己对自己负责,对所有人负责,尽管这种人会痛苦,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但是它却提倡要积极地去自由选择,积极地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3.接着,萨特又针对三个可能的反对观点作了解释:
  (1)存在主义不是一种直觉的道德。他通过绘画作类比,提出人因人的道德选择而塑造自己,我们不能先验地决定什么是应该做的。
  (2)存在主义能够判断别人。因为我们会为别人而选择,我们会为别人而选择了自身。其中,提到一个关于欺骗的问题,又涉及自由的问题,萨特以“忠诚的人其行为最大的意义就是他本身具有寻求自由的动力.”“人们可以选择任何事情,但是只能是在自由行动的范畴之内才可以”为理由,认为人有选择自欺的自由,但人是不会自欺的。
  (3)存在主义价值观的严肃性的问题。萨特说,因为生命中无所谓先天的意义。生命被生活过了,它才有意义。   这三点主要回应指责中的第三点,即“存在主义否定了人事的真实和严肃”。
  (4)接着,萨特澄清什么是人道主义。即是我上面解释名词时所提及的观点。
  (5)最后,萨特将存在主义与基督教进行比较,再次重申存在主义是乐观的,是一个关于行动的学说。
  总得说来,对于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我们大概可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词:自由选择、行动创造未来、为选择负责。他要强调的就是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和自由。
  萨特在演讲这篇文章时举过一个例子:战争期间,一名年轻人在留下来帮助母亲共同生活与离家出走从军卫国之间彷徨不定。他认识到,“ 他为了母亲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肯定会取得帮助他母亲活下去的效果,而他为了出走和从军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将是一种非常没有把握的行动,说不定会像沙子消失在水里一样,毫无结果可言。”这位年轻人面对的选择悖论显示为:“一种行动很具体,很直截了当,但是只为一个人着想;另一种行动目标远大得多,是为全国人民,但是正因为如此,这个行动变得没有把握了——它说不定会中途夭折。”选择的严酷性在于没有人帮得了他,全部的罪孽归咎于把他或一代人推到这种选择边缘的时代因素和社会环境。
  比这更残酷、更典型的人生选择后来还出现在威廉·斯坦隆的著名小说《索菲的选择》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德军司令官让犹太妇女索菲在两个孩子之间生死择一,出于母亲的本能,索菲只得让德军带走小女儿,送进毒气室,但她最终也没能保住大儿子。阿多诺曾说过,“奥斯维辛之后,德国人写柔媚的抒情诗是野蛮的”,沉痛至极。但诗可以不写,生活总要继续,每个人还得做出大小不一的人生选择,无可逃遁。米兰·昆德拉后来写作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泛溢着存在主义的底色,我把它看作是存在主义延长线上最出色的作品。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在本质上应该被界定为面对苦难的反思哲学,因此,存在主义在东方的影响每每与那些从时代苦难中苏醒、挣扎过来的劫后余生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深得萨特存在主义精髓。大江的作品以揭示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深刻的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著称,其作品表现了个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意志和顽强选择,成为日本“原爆文学”,也是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强音。中国社会全面拥抱萨特的存在主义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走出“文革”灾难之后,发现萨特描述“他人就是地狱”,强调社会的虚无与荒谬,正是我们周遭生活的写照。年轻一代举起了自由选择、自我承担等存在主义的看板大旗,存在主义理论不胫而走,成为时代的思想标签。生活在今天的人群,尤其是在开放社会里长大的一代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不必,或从来就没有遭遇过存在主义者所必须面对的置之死地且无以后生的情感与心智的痛苦抉择。无论在道德上还是情感上,新生代都似乎不再背负义务和责任。因此,在日趋平庸而世俗的后现代社会里,从血与火中诞生出来的存在主义可能被误解成耸人听闻的自我折磨,萨特那种充满了自由倾向和正义感觉的道德激情主义、社会参与精神,也不免被讥讽为堂吉诃德的现代版。相比那些朝不保夕、命若琴弦的险恶年代,今天的人们最大的情绪起伏不过是每天股市的涨落而已。这种琐碎而切实的日常选择,与过去有类于“最后的审判”式的生死抉择或道德拷问相比,几若天上人间,无足挂齿。在快乐和享受被迅速普及化之后,存在主义所拥有的本质主义倾向受到瓦解,并逐渐转化为一种轻飘得让人熟视无睹的社会常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作为个人抑或群体的精神追求,已没有太大的现实性了。其实,萨特在晚年已被告知,当时的法国青年知识分子更多阅读福柯和德勒兹等后期结构主义者的著作。在社会反思和革命运动风云消散之后,像解构主义这类把玩专业技术语汇的离散性的社会批判理论开始取代具有浓郁意识形态倾向的萨特式存在主义,成为时代新宠。
  但我始终难以忘怀萨特在半个多世纪前宣告过“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难以忘怀存在主义直指人心的力量。在衣食无忧的寻常岁月里,轻轻松松地放任精神浮游;或在动荡激越的时代里,勇于让生命做出自我承担。究竟哪一种人生模式更接近人道主义理想,这个问题值得长久探讨。萨特一生以自由和正义为准则,敢爱敢恨,思考与行动并行不悖。萨特从来没有接受过“自我”以外的其他外来标准,包括法国荣誉团勋位和诺贝尔文学奖之类代表官方或主流社会价值的荣誉。萨特的后半生由思想家变成行动派,存在主义也由50年代的理论准备上升为60年代的行动指南。在某种意义上,萨特的身上流淌著法国文人斗士的传统血液。萨特和他的存在主义堪为这种伟大传统的有力殿军,也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哲学最后的贵族。
  三、关于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的总体评价
  话说回来,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并不那么简单:“一人的世界乃是人的主观的世界。这种构成人之要素的超越关系和主观性才是我们所说的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以“人首先存在着,首先碰到各种际遇,首先活动于这世界——然后,开始限定了自己”,“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了人的自我设计的主体性。然后,又强调了人该对自己,该对所有人负责:“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第一个作用是它使每一个人主宰他自己,把他存在的责任全然放在他自己的肩膀上。由是,当我们说人对他的本质负责时,我们并不只是说他对他个人负责而已,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这两点其实就构成了人作为独立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
  其次,青年人作为正在树立主体意识的阶段,“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生存是必须的,是随波逐流,还是坚持作为人的独立性?物质是需要的,而思想的意义对于人来说有多大?自由是什么?我们可能自由地活着吗?未来似乎是不可捉摸、没有安全感的,而处于当下的我们该做什么?……
  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所谓“使人生成为可能的一种学说”,不失给了我们血气方刚而又迷茫的青年人信心与勇气,一种能成为真正的人的信心,一种自主开创未来的勇气,难怪萨特深受青年人的尊崇,在他逝世的时候,有五万多人自发地参加他的葬礼,其中绝大多数为青年人。   青少年,正处在摆脱父母的保护,树立自我意识的阶段,就好比跃跃欲试的雏鹰,天空的自由对于我们来说是向往,但又是挑战,被父母赶出安全的小巢,我们该怎么飞?能怎么飞?摆脱了父母的目光,我们又是谁?在这么一种矛盾中,萨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首先告诉我们,“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的。”然后又说,“在一般的道德中,没有任何规则可以告诉你必须做什么;在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确定的。”把我们头上的紧箍咒先除去。接着,他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无须任何的支持或援助,人,是时时刻刻都注定要去创造自己的。”“人就是人的未来。”
  作为一个青年人,迷茫而又冲动,萨特的存在主义不但告诉我们“主体必须作为一切的起点。”,而且告诉我们“人就要对他自己负责,而且是对所有人负责”,这就不仅给了我们作为自己的理由,也规范了我们的行为。
  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只是在向我们讲述人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本该怎么做,并没有很繁琐的论证,只有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但是却让人觉得确有道理,让人振奋。萨特的这篇文章一直都贯穿着自信的积极的振奋的氛围,与当时对其的批判“诱导人们安于一种绝望的无为主义”、“偏重了人类处境中黯淡的一面,只看到下贱,卑鄙和低劣”形成了很大的对比。
  四、“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对当代中国的积极意义
  1.树立科学精神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既否定了上帝造人的神话,又否定了先天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在它看来,先是有人,然后通过人的自由选择的行动,人才成为他那样的好人或者恶人。英雄或者懦夫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人的主动选择使他成为英雄或者懦夫。这也就是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论点。
  2.积极担当责任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认为,由于人的行为出于自由选择,所以要承担责任,不但对行为的后果负责,而且对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也要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在当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以人为本也是一种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即把人当作人,不当作物,是恢复人的尊严。这些道理在西方道德哲学关于自由意志的论争中,本来是常见的,因为除非我们承认人有选择自由,并对其行为负责,否则我们就无法对作恶者进行报复性的惩罚,而只能像功利主义者(和一切机械唯物论者)那样,说惩罚只是防止别人效尤。但是受惩者可以回答功利主义者说,既然我本身不应受到惩罚,惩罚我又为着何来?若你为防止别人效尤而惩罚我,则你岂不是把我当作手段,当作东西,当作物看待,我何罪之有,而应得到如此惩罚?这些反问是功利主义者无法回答的。
  3.从整体和全局出发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并不是到个人就止步了,它还进一步说,人在为自己做出选择时,也为所有的人做出选择。换言之,人在自由行动时,他就是为所有的人做出示范;人在模铸自己的形象时,这就意味着这个形象对所有的人,以及我们所处的时代,都是适用的。“我们的责任要比先前设想的大得多,因为它牵涉到整个人类。”这样无限度地扩大行为的后果,也就无限度地加重了行动者的责任;所以,行动者只能依靠和他的行动有密切关系的可能性做出决定。
  4.尊重客观规律
  在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中,虽然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到很高的地步,但并没有因此而无视客观规律的存在,比如它承认有“生存在世界上所少不了的限制”如劳动,而人的意图就是超过或者扩大这些限制,不然就是否定或适应这些限制。所谓限制,就包含有客观规律在内。
  参考文献:
  [1]《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
  [2]《存在主义—从陀斯妥也夫斯基到萨特》W.考夫曼 编著.
  [3]《克服“以人为本”的五个误区》张有奎 哲学文摘2008年第一期.
  [4]《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李慎明 新华文摘 2008年第六期.
  [5]《存在与虚无》 萨特.
  [6]《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7]《东西哲学大辞典》.

推荐访问:存在主义 人道主义 当代中国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