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高等教育投入补偿机制的构建] 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摘要]社会分层现象深刻地影响着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文章在分析家庭高等教育投入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家庭高等教育投入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为促进合理的社会流动和分层,应该建立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补偿机制,有效抑制或弱化高等教育投入的家庭差异对于教育平等的渗透。
  [关键词]高等教育 家庭高等教育投入 补偿机制
  [作者简介]杨彩霞(1977— ),女,山西繁峙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 杭州 310028)徐凤兰(1965— ),女,浙江宁波人,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告创意与策划。(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21—02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由政府、社会、学生和学生家长(家庭)共同分担。其中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学费占高等教育成本的30%左右。学费上涨,而国家用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并未同步增加,导致高等教育投入的压力转嫁到学生及其家庭身上,学生的入学机会受制于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家庭高等教育投入呈现出现实的不平等。弱化高等教育投入的不公平,促进合理的社会分层,必须要建构家庭高等教育投入的补偿机制。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大于供给,即使学费有所上涨,仍然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其原因就在于家庭高等教育投入能够给受教育者带来未来收益,包括不同的学校品牌,不同的教育学历层次、专业、课程,以及教师服务质量等,受教育者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未来求职和创业方面的竞争力。从更深层次来看,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也是自身心理、性格、体质不断发育和完善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经历和大学氛围对个人价值观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分层标准,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地位象征。接受不同级别教育是决定个人未来职业和收入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社会分层和人员流动。因此,有就读大学需求的家庭均表现出强烈的高等教育投资意识和行为。
  一、家庭高等教育投入现状
  1.贫困和边缘化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受到限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重要的表现就是在社会经济状况总体提高的同时社会差距也在逐步拉大。表现为对现行社会认同感较强的社会中层比例偏小,而对现行社会认同感不强的社会底层数量庞大。在高等教育领域体现为重点高校中来自贫困和边缘化家庭的学生比例较小,而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庭的学生比例较大。2009年人民日报记者在北京、天津、湖北等地进行了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为50%,重点高校仅为30%,可见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较小。而在提前批次录取和专科录取学生中,农村生源持续上升。2002~2007年,提前批次录取考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从33%提高到57%,专科录取生中,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这与学生的家庭收入密切相关,体现出一种隐性的城乡差距。因为提前批次录取的主要是军事、公安、安全、师范等专业,其中军事院校与师范院校上学成本最低,专科院校收费也较低。除了选择的学校不同,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在专业选择、出国留学等方面也有明显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
  2.高等教育学费超越了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大致经历了免费、学费双轨和全面收费三个阶段的变化。实行全面收费制度后,国内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一是政府拨款,按照学生专业类别及学校教师离退休经费核拨学费。二是按照专业类别收缴学生的学费。
  教育经费占GDP6%以上是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2012年达到4%。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望在2012年达到GDP总额的1%。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压力由此转嫁到学生所在的家庭,国内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曾经从不同角度测算过高等教育每生每年的培养成本,计算结果低者为每生每年0.7万~0.8万元,高者为每生每年1.3万~1.5万元(文科1.3万元,理工科1.5万元),折中计算结果为每生每年1.1万元。
  参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另外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有大学就学人口的城镇家庭中,75.8%的家庭其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62.1%,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占首位。学费相对于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而言已相对偏高,并远远超出农村家庭的支付能力。由此可见,由高等教育投入带来的家庭教育支出压力之重。
  3.家庭高等教育投入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入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风险意识淡薄。未来是不确定的,加上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2005~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从76%下降到68%,接受高等教育未必能在短期内改变贫困和边缘化家庭大学生的命运,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不一定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因此家庭高等教育投入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近年来,大批高校毕业生委屈就业、零工资就业,甚至无业可就,导致他们可能在规定的6年内连助学贷款都无力偿还,更不用说合理补偿家庭投资。然而,相当数量的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还单纯地认为上大学就等于铁饭碗,对高校专业设置情况、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等信息所知甚少,加大了高等教育选择和投入的盲目性,增加了家庭教育投资的风险。
  二、构建高等教育外部补偿机制
  1.针对不同收入的家庭制定不同的学费政策,实行弹性收费。何智蕴等人通过研究浙江省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现状发现,与全国其他7省市相比,浙江省的家庭对高等教育收费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但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在被调查学生中,竟有高达19.8%的学生认为学费超出家庭承受能力以致可能会考虑放弃学业。学生和家庭之所以对高等教育学费敏感,正是由于学费不具有弹性,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对同样的学费反应不一致。   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弹性收费制,美国根据不同标准的收入区间将家庭分为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然后根据三种家庭类别制定三档学费标准。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公立高校学费只占低收入家庭收入的26.2%,而占高收入家庭收入的比重不足7%。除了低收入家庭外,其他家庭的子女即使上私立高校也不存在经济上的困难。我国应该对全国家庭收入水平进行一次普查。建立高、中、低三档收入衡量标准,科学准确地测量高等教育成本,根据不同家庭的收入水平,收取相应的学费,在保证学业成绩符合标准的贫困和边缘化家庭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原则下,分类适度收费,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入学率。
  2.提高学生贷款的效率和持续性。目前针对高校学生的贷款方式主要包括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一般商业助学贷款等形式,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力度最大。高校助学贷款自1999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09年底,仅中国银行就累计为126万名中央直属高校贫困生发放助学贷款131.06亿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也由2007年的5个省扩大到26个省,仅2009年就有62.2万人获得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批金额为46.1亿元。
  但对于学生贷款而言,存在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还贷期限设计脱离实际等问题。需要突破并改进的是拓宽贷款的种类,如对于贷款的金额,不应实行统一的标准,应根据学费的多少来确定贷款的金额。同时在适度的水平下,建立多元化的还贷计划,作为对学生和家庭分担成本的一个重要补充。我国从2006年起,对于中央直属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如果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下地区(不含县级人民政府驻地)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该还贷计划既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凸显出新的政策意义。还可以实行宽期限还贷。高校助学贷款政策中规定,学生必须在毕业后6年内还清本息,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还贷年限,以降低学生分期付款的分担率。或者依据贷款者现实的还款能力大小制订差异化的还贷计划。
  3.政府和社会应该对家庭高等教育消费进行合理引导。就高等教育家庭投入现状而言,很多贫困或边缘化家庭难以支付高额的学费,这种投入若不能带来预期的回报,甚至出现零工资就业或无法就业的情形,将成为极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化,我们应倡导专科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根据社会需求与子女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受教育方式,不要盲目地追求重点学校。此外,应该定期公布社会各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引导贫困和边缘化家庭选择市场人才需求旺盛的专业,促进家庭合理地进行教育投资。
  三、构建高等教育内部补偿机制
  1.推行弹性学制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学校推行弹性学制,建立允许贫困家庭学生因无力支付学费先行外出打工,等挣到足额学费再返校读书的制度。或者通过完善自由选课制度,让那些家庭困难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弹性学制在较短的时间内修满毕业要求的学分,减少在校学习时间,尽早就业,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追求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公平对待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包括让来自贫困和边缘化家庭的学生更多地担任学生干部,在参与各种学习和社团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等。在高等教育微观教育过程中培养弱势学生在群团拓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天赋和才能。
  3.侧重对贫困和边缘化大学生的就业服务。贫困和边缘化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缺乏求职资金和人脉资源,高校有义务为其提供就业方面的制度倾斜,包括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专门的求职培训等,使贫困和边缘化大学生在社会中获得优势职业,推动他们的社会阶层归属向上流动。2009年1月19日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强化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指导,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拓宽困难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尽快补偿家庭高等教育的投入。
  4.增强大学生自我补偿的意识和能力。由于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缺乏社会资本及其相应的文化资本,这些学生有必要从自身出发,珍惜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仅局限于提升记忆和认知能力,更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沟通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风险规避能力等。并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了解,不断增强自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就业风险,从而实现家庭高等教育投入的预期。
  [参考文献]
  [1]袁国华.基于顾客导向的高等教育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导报社,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10年高等教育行业风险分析报告[EB/OL].http://www.docin.com/p—53224872.html,2012—01—10.
  [3]王远伟,朱苏飞.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入的状况和特征[J].教育与经济,2009(4).
  [4]何智,董乃涵.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浙江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研究——基于与全国七省市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5]陶美重.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消费现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补偿 构建 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