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舞台、从无声到有声


  摘要:戏剧单元是高中语文课本的必修单元。对于戏剧单元课文的讲解,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方式。除了对文本进行解读外,引入被拍摄成电影的影视剧也是一种讲授的方法。当然,如果能在讲解戏剧单元这些经典的戏剧篇目时,把“戏剧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以经典再现的方式表演出来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这也便于学生对戏剧内容、戏剧精神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本文以必修四戏剧单元课文《雷雨》为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经典再现,做到从课本到舞台、从无声到有声。
  关键词:戏剧;课本;舞台
  戏剧单元一直以来是高中语文教学必学之单元。从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来看:在必修四出现了三篇戏剧,分别是《窦娥冤》《哈姆雷特》《雷雨》。在戏剧单元的教学上,不同老师也是各显神通,着眼点不同、解读角度不同,自然讲授的方法也不同。这里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在戏剧单元的教学上,我们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基于原著的基础上,对戏剧剧本进行适当改变,加入自身的理解,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戏剧舞台,让戏剧从课本到舞台、从无声到有声。
  一、研究背景
  浙江师范大学蔡伟教授关于“语文教学艺术化”有着自己的阐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机的引入除小说、诗歌、散文三大文学体裁以外的各种艺术种类,使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丰富语文教学资源。同时通过借鉴其他艺术样式的传达方式和表演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的多向互动、感悟体验、探究发现的目标,使语文学科成为具有艺术特性和艺术魅力的人文学科,从而成功的培养、塑造写的人。
  在此背景下,我们结合戏剧单元自身的特征,将戏剧搬上舞台,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让课本上的戏剧走入学生的内心。
  二、实施过程
  能偶进入课本的戏剧作品都是历经了时间的洗礼的不朽名作。因此,对待它们一定要严肃认真。为此,在将课本剧搬上舞台之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考量。
  (一)剧目的选取
  人教版必修四有三篇戏剧,可是能搬到舞台上来演的绝不止这三篇。为此,在确定剧本之前,先有语文课代表在班级内征集意见。经过意见的征集,我们挑选出了几部有代表性的戏剧:《鸿门宴》《荆轲刺秦王》《雷雨》。最后经过学生们的分析、讨论,大家一致决定表演《雷雨》这部经典戏剧中的一个片段。
  (二)对学生创新意识纠正,避免娱乐化
  学生对于自己第一次登台表演戏剧充满了期待。但是这里作为教师也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所谓的创新应该是突破旧有艺术形式的内容和局限,增强作品本身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无论是形式创新还是解读创新都不能哗众取宠、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轻浮的、泛娱乐化的除了留下暂时的欢乐以外,不会留下任何的印迹。
  (三)引导学生走入剧本,激发演绎热情
  从以往的教学观察来看,大部分学生对《雷雨》戏剧里面的人物情感,或不解或排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雷雨》这部戏剧的经典性,体会“雷雨”这个意象的典型意义,进而深入感受人物的内心创伤,理解复杂而真实的人性世界呢?思量之后,决定把握“戏剧冲突的本质”“人物的形象特点”“戏剧语言中的鲜明个性”这三个要点,引领学生走进戏剧节选。在开始课本剧演出之前,先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课本教学。
  对“人物的形象特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深入文本,抓住语言细节进行分析来实现的。在教师引导启发之后,学生基本能比较完整地理解《雷雨》中几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而在体会戏剧语言这一要点上,要抓住戏剧“潜台词”这一要素,让学生在文中找到那些“你认为有背后的内容却未曾说出全部”的台词,将潜台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让他们体会到戏剧语言潜台词的特殊性,又能激发起他们深入阅读的兴趣。因为大部分潜台词的内容,是需要结合人物的语调、眼神和动作等要素来共同演绎的。同时,为了保留一份对特意回避了“分角色朗读”这一教学手段。此外,通过阅读书本与欣赏影视版话剧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上还应适当播放《雷雨》的经典片段。
  (四)创设适合表演的环境
  走出闭塞的教室,走到室外去!这里的空间更广阔!因此,选择一个恰当的排练地点对于学生的发挥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我们果断走出教室,走到教学楼下,这里视野开阔、这里更有利于学生发挥。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为在平时的教学组织和日常活动中,我们就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这次也是一样。我们将任务化整为零,分为几个功能组,每组男女学生分配比例比较均衡,组内学生已经有了了解并形成了默契,所以这次课本剧表演诸如剧本选择、人物编排、角色分配、表演细节、排练时间,所有项目的落实,全都交给学生了。年级留给了学生近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正如我们所期待的,带着对语文的热爱,大家对这部戏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对剧本反复诵读,对人物形象思考琢磨,精心设计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认真制作道具等。等到登台时,他们已经能基本脱稿。除了演员,还有几个学生做幕后工作——配乐、音效、提词等。每组十个学生,人人有分工。舞台等待着他们展现才情。
  (六)教师的参与和指导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行宏观上的参与和指导。比如:截取选择矛盾冲突、设计动作、语气的处理等等。舞台上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剧本篇幅是很长的。因此要选择适宜舞台演的选段是很重要的。这里我们截取了《雷雨》最后一个情节,即悲劇的发生。众所周知,这个情节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因此也最能吸引人、打动人,通过演员的表演是能很快吸引住观众的目光的。这段也是全剧矛盾冲突集中展现的一部分。接下来在选好所表演的片段后,对于这个片段的细化处理尤为重要。我们看到一部好的舞台剧除了演员的语言表演外,动作也是很重要的。为此,我们与导演和演员充分探讨设计演员的动作,从一个情节一个情节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细化,同时再对比原剧,进行参考。哪怕在室内踱着步子,我们也要将这几步走和神情充分的联系,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推荐访问:有声 课本 无声 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