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精选十首 [为什么诗人的情感极易在“日暮”时分被触发呢?]

  在游子思妇戍卒谪宦的眼中,“日暮”是抒情的寄托,借以表现出思情、恋情、别情、愁情等,使读者能够体会到源自人类生物性本能的情感之美。“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时分,烟波浩渺,诗人的羁旅乡愁被突然触发;一个“新”字,让我们感受到那如江上烟气一样蓦然升腾的思乡之情,体会到游子对故乡浓浓的眷恋与热爱。“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卫风·君子于役》),村妇面对夕阳残照,牛羊归家,家禽安栖,油然而生征人不得归的感慨,以直抒胸臆之笔写思念,充分展现出这位村妇对丈夫感情真挚、珍视爱情的内在美。“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则表现了与戍边将士“朝朝马策与刀环”刚勇形象迥然不同的一面,征人独坐日暮秋风之中,触景情起,已生乡思,更有耳边响起的《关山月》(“关山月,思乡也”),使得征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我们读到了凄凉哀怨,感受到他们细腻温柔的一面,使征人形象有情有义,更真实丰满。为什么诗人的情感极易在“日暮”时分被触发呢?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中,随感遇而兴于咏叹。”游子思妇戍卒谪宦,或亲人远行千里,或自己浪迹天涯,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回乡或盼亲人归来团聚,这种深藏于内的“情理”,一旦有外物的触动,就极易爆发出来。“日暮”时分,山川苍茫,飞鸟还巢,牧人驱犊还,农人荷锄归,万物都各有归宿,而自己却不得与亲人团聚,面对此景怎不生情?更兼此时江上暮烟,山中雾气,迷朦之态与心中愁情的迷茫相契合,所以,他们对“日暮”才会如此敏感。一首首由游子思妇们所吟唱的心曲,也传达出他们内心深处涌动的情感潮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情感故事。

推荐访问:触发 极易 时分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