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将“感受”进行到底] 将婚姻进行到底

  [摘要]“感受”具有丰富和教育价值。阅读就是“感受”的过程,“感受”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把感受性学习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语文,应将“感受”进行到底。针对当今中学生面临的“感受”危机,语文教师可从增强意识,锻炼感觉的敏锐性,培养学生丰富情感,营造真正阅读的氛围等途径,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使感受成为一种牵引力,牵引学生的智慧和人性爬坡。
  [关键词]感受 新课程 语文学习力
  一、感受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教育价值
  个体对外界的所有理解与认知都是基于感受。感受,从词义上理解是指人们接触外界事物过程中所得到的影响或所获得的体会。人对外界事物的体会和认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低级的感觉,如凉爽、高大等是一般的感觉;二是对一般感觉进行加工与升华之后的意识,如秋瑾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诗句就不只是一般的秋的凉意了,还有她的理想、意志对革命形势的忧虑,对黑暗时代的愤怒和控诉,以及对民族的深情等深层的感受。因此从思维活动上去理解,感受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指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受到周围各种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感受是生活信号在人们心灵上引起的一种颤动,它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同样的外在刺激对不同的个体产生不同的感受。感受带来了情感的丰富性和意义的生成性,这正是感受在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二、感受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语文的历练过程,全面地、综合地提高学习者的语文素质,使学习者具有运用与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素质,具有言语行为素质、文学审美素质和语文习惯素质。语文学习是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作品来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并以其内在的人文精神来涵养、濡染学生的心灵。而这些的实现都离不开感受。
  1、阅读就是感受的过程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阅读就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历程,无论是阅读科技文章还是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对语言的细致感受。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文化积淀、情感体验等来获得对文本的感悟。感悟就是感受和领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见”就是领悟。“感受”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阅读的目标。真正的阅读总是在细致的感受中完成的,要能从写作者的角度感受他写这些文字所要表达的本意或言外之意。感受力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
  2、感受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感受不仅是阅读与欣赏的基点,同时也是写作冲动的产生点,是写作的真正起点。福楼拜说:“写好,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意思是说:写好作文第一步是感受,如果对周围的人、事、物、景没有一种深刻的感受,就不会有写作的冲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原因之一就是感受力的高低不同。敏锐的感受能力,使人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著名新生代女作家、演讲家黎阳说:“我要写诗歌,不然对不起心中汹涌澎湃的激情、千回百转的柔情;我要写散文,不然对不起自己千般思索、万般感悟;我要写小说,不然对不起这曾经沸腾并凝聚在身边的历史;我要写戏剧,不然对不起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要写童话,不然对不起这尘世中光怪陆离的幻象。”正如刘勰《文心雕龙》中所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于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感受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任何文章都是一定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结果,表现出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感受。
  3、感受性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感受性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在感受体验中取得知识。新课程把感受性学习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感受”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共出现了18次,涉及阅读教学的有11次。如在阶段目标中提出要“展开想像,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叙事性作品……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教学建议中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评价建议中强调“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著名教育专家李吉林主张“强化感受,淡化分析”道理也在此。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更离不开感受。
  三、当今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感受
  现代社会似乎已进入一个“读图”的时代,电视、电影、动漫画作品等正在以其可视性、娱乐性、立体感吸引着读者。越来越多的学生迷恋上“读图”。他们津津有味地翻阅着一页中只有几行字的动漫书。大部分的人文著作则很少问津。阅读名著作品中,那个必须经过大脑加工才可以转化成能接受的形象、情节、感情的感受过程对他们来说太麻烦、太费劲,转而“投靠”充满视听刺激的画图世界,宁愿长时间地面对着电视机上活动的人影,在无需思考中获得一种视听的愉悦。可是即便是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又怎可和阅读原著相比。看原著,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蕾特。图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的想象力和欣赏力,削弱文字作品的深度和魅力。
  长此以往,在声音与图画的世界中将逐渐淹没自己细腻的感受力。生活中,能让这些长在信息时代,长时间沉醉于电视网络文化中的青少年一代感动的东西将变得越来越少。此外,声音与图画的刺激,也剥夺了在阅读中同时进行自省的过程。试想,假如一个人不曾有自我感受,也不曾有自省反思,那么他拿什么写作?就只好用缺少真情实感的文字去应对考试了。
  在课外学生沉溺于“读图”,课内的情况又怎样呢?课堂上,拿着一篇文章,很多时候是精读理解,细嚼慢咽,教师把自己阅读的感受或领悟和盘托出。学生连读几遍原文的时间也没有。他们“学”文本的过程变成了聆听分析的被动而单一的过程。实际上也剥夺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的权利。
  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从学会体味各种各样的感受开始的。比如责任感、幸福感、自豪感、荣誉感等等。课内课外都大量丧失感受的机会。语文老师亦常感受到了那些心灵被电视文化等填塞得满满的中学生语文能力的贫乏。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语文学习只有在这种长期而广泛的感受和积累中,才能获得灵动的思维、丰富的底蕴,在语文学习上,什么时候把感受性增强了,那么语文学习能力也就增强了。
  四、培养敏锐感受力的途径
  1、增强意识
  中学生们应该清醒地认识感受力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敏锐的感受力是医治语文“贫血症”的良方,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感受敏锐起来的行为。才能主动采取各种方法去丰富自己的感受。作家碧野非常喜欢去市场买菜,他认为在市场可以感受到各种新鲜事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与感受,就没有创作所需要的第一手材料。
  席勒也曾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美育书简》)感受能力是写作者获取信息、材料,积淀情感的一种本领。因此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应将感受进行到底,将感受贯穿于语文学习全过程。
  2、锻炼感觉的敏锐性。
  人的五官是通向感受的桥梁,人凭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各种现象,如形状、声音、气味、冷暖等,这些都是人的感觉的最基本内容,只有感觉敏锐,感受才能丰富、多样、深刻。如冰心在散文《饥饿》里形象地写了她对饥饿的感受:“当你听到肠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好像有一条巨蛇,要从你的腹内咬破了皮肉钻出来一般……”曾有的对饥饿的敏锐感受化成贴切的文字。当我们读到这段文字时,又唤起了我们曾有的一模一样的经历。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学习作家对于各种感受的细腻表达。如A、视觉感受————一春风又绿江南岸;B、听觉感受————红杏枝头春意闹;C、味觉感受————暖风吹得游人醉;D、嗅觉感受————一踏花归来马蹄香;E、触觉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五官中,尤为重要的是视觉和听觉。但如果长期在电视网络文化包围之下,人的感受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麻醉,因为它不需要调动太多生活经验去理解,也不需要多少想象去丰富,或者说不需要多少思考,一切答案均在切换的画面中,必然导致人的思维产生惰性,人的感受力变得迟钝,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开放五官,用心去体会,让所感知的事物与心灵相互作用、融合,才会激起感情的波澜,形成各种各样的感受。
  3、培养情感的丰富性。
  首先,对生活应满腔热情,作家王蒙说:“一个对生活非常冷漠,非常厌倦的人,我想他是很难写出一篇小说的。”只有广泛地接触生活,满腔热情地感受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很多感受,才会激发出强烈深厚的情感。也只有在多情善感,感觉丰富深刻的情况下,才能在阅读中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融入个人经验、体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阅读才是富有构建性与创造性的阅读,融入个人真情实感的作品,才是有血有肉的、丰满的。
  其次要专注,只有全神贯注地进行自我体验,感受事物的细微特性,才会对事物产生丰富的情感和想象。比如《人,又少了一个》一文中,要描绘出当年大学毕业由于种种原因沦为乞食者的心态,此时无论作者身何处何种境地,他都必须把自己放到这个乞食者的心理上去体验这种感受。作者要写出他人内心的活动,就必须借用自己直接经验去进行推测、想象和体验,或者就是把自己当作笔端的人物。只有这样专注,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富有真情实感的。
  4、营造真正阅读的氛围。
  在教师的带领下,课文读得太精细而涉及面又太狭窄,对于文本,学生并非是一个充满审美情操的鉴赏者,而是一个功利十足的答问者,课外围绕文本的练习做了很多而阅读欣赏不够,这样的阅读并不是富于建构性的真正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全神贯注,是毫无功利的感受过程。
  另外,许多学生并没有迫切通过文字阅读扩大知识面的清醒认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都读不好。如果我们想真的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时,读书便也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努力营造爱读书的校风,引领学生走出“读图”的圈子,跳进书海,用古今名著浇灌心灵,那么学生的感受性就会在这种无声的阅读氛围中获得提高。
  五、在实践中摸索
  由于对感受能力缺少有方法的、系列的培养和锻炼,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表现为被动、吃力,毫无兴趣。老师普遍抱怨学生底子薄,牵不动,没有灵气。面对这种困境,基于以上理念的启发,笔者于2008年开始了“强化感受,读写一体”的实验。
  2008年,笔者正好教初三,按照常规,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是围绕考点进行系列的、超强度的训练,不容许旁逸斜出。可是笔者还是强烈地感觉到,在我们农村中学,只有超越常规的复习,才有希望获得比往年更好教学实效。
  于是,笔者一边进行专题复习,一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每天重点阅读一篇600字以上的材料,读完后马上写“阅读感悟”,要求200字以上,内容只要是自己阅读中的感受和体会就可。比如:从材料中了解了什么,读懂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印象,发现了什么问题,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对自己写作有何启发……都可人“阅读感悟”。尽管降低要求,可是阻力仍十分大,学生不情愿。连作业都写不完哪有时间去阅读,更遑论写感悟。笔者清楚地明白,这是理念问题、意识问题。只要引导得法,学生的这种情绪可化解。于是开始从这方面引导。将自己每天的阅读也写感悟,并在课堂上朗读,连续四天之后,学生开始改变看法,主动和笔者交流:老师,那么好的文章从哪找的?老师,我们其实可以挤时间写的……
  就这样,笔者喜爱的书都成了学生手中的读物。一开始,学生的阅读感悟普遍写得粗糙、呆板,经过几个星期的坚持他们的感悟开始有了灵气,有了自己的思想。一个学期后,许多学生把这份经历作为写作素材,写进各类作文中。还有学生在作文《收获》中直陈写感悟幸福。(详见附录)笔者体会到阅读对于语文的力量,更体会到感受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因为学生自己去材料中感受,知识就不再是教师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在这种方式的引领下学生尝到了语文的甜头。
  这一年的中考,作为农村学校,出现了133、132的高分,这几位都是最热爱写感悟的。笔者把他们的感悟本收集了起来,每接手一届学生,便以他们的感悟本为范例,在新的班里宣传。正因为如此笔者所任教学生的成绩每年都名列年级前茅。这更坚定了笔者将“感受”进行到底的理念。
  将“感受”进行到底,从根本上说是正确处理感受与发展的关系,无论是感受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还是目标的设计都要围绕如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这一中心来实施,必须让感受富含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学会在感受中成长,在感受中深沉。
  使感受成为一种牵引力,牵引学生的智慧和人性爬坡。
  附录:一个学生在作文《收获》中写道:“一开始我并不愿写感悟,但在老师的监督下,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写,可是有一天,我发现我爱上这种阅读方式,做完作业后阅读、写感悟成了我最大的享受。如果有一天不让我写,我会觉得那是在剥夺我的幸福。最近老师表扬我写作能力提高很快,这都得归功于阅读与写感悟。这是我学习历程里最幸福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编委会编,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语文[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5,1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出版社,1993,225,
  [3]福楼拜,致乔治桑[J],文艺理论译丛第三期1958年10月版
  [4]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J],教育研究,2002
  [5]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3—7
  [6]方智范,对文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第3期,2002年

推荐访问:要将 进行到底 语文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