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灵肉的混战]男女混战性带肉小说

     印度贫穷还是富有?这个曾诞生了伟大的君主,哲学家,诗人的国度,也不缺少科学天才和精明的商人。商业化浪潮大约从荷兰首建东印度公司时代便已入侵这片金色的土地,独立之后的印度奉行自由市场原则,社会制度则与西方保持一致,当然,印度人保留了自己的价值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开拓自己的商业空间,当你在乡村中看到他们仍在使用一千年前的耕作工具时,他们的城市却已经挤满了跨国公司,软件天才和大学精英。这种跨度带给印度奇异的色彩,也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后一个传统与现代相安无事的特例。
  在班加罗尔和海德拉巴,至少有数千人每天要穿过第三世界的现实才能进入第一世界的办公环境。缓慢的牛车,路边的尘土和污水,赤裸的儿童,公共汽车连踏板上都挤满了人,手持细木棍的警察,寺庙尖顶闪耀的金光,在吐出黑烟的大小车辆间灵活自如的人力三轮,当然,少不了还有大象经过,直到他们离开喧嚣拥挤的市区,来到一尘不染的办公室,面对通用电气、诺基亚和美国Home Depot公司的传真信件,才能暂时忘掉外面的那个印度。
  宝莱坞的确值得夸耀,不过大城市里受过教育的人更喜欢谈论他们的证券交易所,印度有23家交易所,超过6000家企业在这里和来历不明的外国投资机构博奕。印度人的爱国热情通常会随着国际时事的重心转移而自我调整,一流的大学教育造就了无数这样的爱国者,他们希望印度有朝一日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商业思潮并驾齐驱,伟大的理想往往令人眩晕,印度人正在努力制造一种氛围:他们想要拥抱世界。如果不是外面触目所及的贫穷景象多到令人无动于衷,你几乎会以为他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仅仅从这些商业精英、银行家、经纪人和工程师的谈吐、仪态、办公环境来判断,他们已经与纽约或伦敦的同行没什么分别,世界就像一个联通了各部分神经的巨兽,而印度则成为关键的枢纽之一,事实是当下的印度人正是这么认为的。
  媒体上也弥漫着这种爱国热情,渴望做一个事实上的大国的梦想,使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最时髦的行业中去。最为西方人赞赏的是他们的软件业,比如在孟买,在被BBC称为“宝莱坞”的那个电影城,在这里制作后期效果对好莱坞片商诱惑良多,不只因为这里价格便宜,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更让迪斯尼、福克斯娱乐集团和时代华纳感兴趣的是印度人的数字天赋,这个曾经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的民族在数学方面似乎一直有着敏锐的直觉,包括他们思维方式,有时竟让已经形成定式模板的好莱坞显得落伍。
  
  印度是一个善于走捷径同时也很固守传统的民族。1947年独立后,英国留下的民主政治制度并没有遇到反对势力,印度人像对待小提琴一样,用自己的方式操纵它。尽管一直未能消除种种弊端,贪污腐败和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尾大不掉,但毕竟好过独裁,人们手中的选票让政治家越来越清醒,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它不是某些人或团体可以操控的,而随着世界的整体趋势,随着商业文明带给每个人的权利范围增大,最终它会展露它的优势。当然,那也是带有印度特色的。
  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教育模式使印度很快拥有了大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公司。智力和金融资源成为印度最高端的产业,他们没有依靠外国投资营造短期的繁荣景象,而是依靠制度完备、数学禀赋、语言优势、劳动力便宜、诚信和企业家精神,成就着“穿行于第三世界的思维模式和第一世界的期望标准之间”的事业。
  西方人也许没有想到,互联网出现不过20多年,在亚洲普及也不过十余年,而制造业从不发达的印度,它的北部山区还由大大小小传统的土邦主统治着,童工们还在巷道中开采矿石,城市里挤满了从各地前来找工作的人,街市上飘荡着晒了一天的沥青和咖喱混杂的气味儿,乞丐们躺在破旧的工厂门口,直到警察走过来用棍子把他们戳醒。就是这样一个印度,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还保留着这些一百年前的景象,也同样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它的IT业却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这里有3000家软件公司,他们为西方公司的软件需要提供问题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技术把国内外的软件服务业务连成一个整体,英特尔、甲骨文、惠普、微软及IBM等跨国巨头所期望的,他们都能做到,并且价格便宜。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印度有1.5亿中产阶层消费者,这个阶层还在扩大,并最终促使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但他们雪白的衬衫并不妨碍衣不遮体的民间哲学家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在印度,什么都有可能并存,进取与隐退对于个人来说,只是面对这片充满神秘感的大地时自然而然的选择。

推荐访问:西天 混战 灵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