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与一致性 [努力实现社会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构成了统一战线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独特内涵和时代特征,在具体实践中始终坚持实现社会一致性与多样性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共同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统一战线;社会一致性;社会多样性;有机统一
  【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171—06
  课题组成员:汪玉奇、龚建文、肖尚桂、黎康。
  我们党作为一个引领十几亿人口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孜孜以求的执政党,面临着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坚持、巩固、发展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的崭新课题。面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中出现的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党在2000年底公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充分彰显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眼光、政治智慧和创新精神,标志着我们党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执政理念又有了新的升华,同时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统一战线新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认清和把握社会一致性与多样性并存格局是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前提
  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自愿结成的政治联盟。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之所以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就在于我国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客观基础:没有社会一致性就不可能建立统一战线,而没有社会多样性同样也就没有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要不要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社会一致性与多样性的产生和发展,对一个社会而言主要来自或根源于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与改变。正是由于根本利益的相同与具体利益的相异,决定着社会在一致性与多样性上存在着差异。从总体上看,社会一致性与多样性并存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考验与抉择。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独特内涵和时代特征,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而充分调动全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存在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深刻历史变动之中,目前已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发展阶段。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所呈现出的一致性和多样性并存格局,不仅是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的现实存在,同时也是我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的必然趋势。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一方面在现代化模式、民主样式以及因阶层的分化、组合和新生而引发的政治诉求和利益诉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另一方面在维护祖国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根本利益、理想目标和发展道路上又呈现出一致性。这两者同时存在且相互并存的格局,是由社会阶层多样化带来利益结构多样、但在根本利益上又趋于一致性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样一种格局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社会的一致性构成了社会多样性存在的基本前提,而且社会在呈现多样性发展的同时,其内在的一致性也在不断巩固和增强。可以说,正是由于我国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并存的格局具有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所以决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也同样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二)历史的阶段性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和时代特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多元化时代,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均GDP4000美元向10000美元(即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的特别发展阶段,由此在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方面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海内外广大中华儿女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的一致性大大增强,不断推进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目标和共同愿望。另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一致性不断增强的同时,社会多样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人们的思想也日趋活跃,每一个体及个体之间的自主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多阶层、多党派、多民族、多宗教的总体格局继续存在,且内部状况亦发生了新的变化;因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由此还形成了现阶段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生活方式共存的局面。当然,因为有社会一致性作为共同前提和基础,多样性发展下的我国社会呈现出的仍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
  (三)关系的复杂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环境中,社会一致性与多样性并存的格局同样渗透并体现于现阶段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发展以及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由此使社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显突出:其既有工农、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又有民族、宗教和党派之间的差别;有新涌现的建设者与劳动者、爱国者之间的差别,有“一国两制”总体构架下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差别。多样性在激发社会活力的同时,也成为引发社会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根源。这样一些差别的客观存在以及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这一阶段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呈现出矛盾多发性、矛盾的产生以经济利益的诉求为主体、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等特性。虽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但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之下,矛盾的性质仍然具有可变性,一些原本可以通过和平方式加以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有可能演化为对抗性矛盾,如宗教问题、民族关系问题、利益诉求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和问题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有效化解,必然会对社会的良性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在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上所呈现出的复杂特性。   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实现社会一致性与多样性有机统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一致性可以保持整个社会的稳定、统一和协调,由此形成社会的整体合力;而多样性则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能够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因此,两者之间是互为补充同时又是缺一不可的。社会多样性对维持社会系统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借助社会多样性的发展以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政治昌明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全社会在多样性之上还应当有对一致的理想目标、民族情感、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自觉认同。否则的话,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平衡、公众文化素质还有待大幅提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它所带来的则可能是社会的无序、经济的衰退和政局的动荡。事实上,我们所讲的社会一致性是指在多样性基础之上的一致性,而我们所讲的社会多样性则是以一致性为前提的多样性;只有实现社会的多样性同社会的一致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的发展才可能成为整个社会具有建设性的积极因素。为此,统一战线的重要职责就是应当努力去找寻有效的途径,以实现我国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就现阶段而言,要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真正实现我国社会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有机统一,必须始终坚持并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和实现社会的一致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作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我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应当在国家核心利益、基本政治制度选择等方面始终保持高度的一致,努力从不同层次上和不同范围内来推动中国社会一致性的形成和实现。基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应当致力于推动并形成大陆范围内亿万人民的一致性;基于拥护祖国和平统一的共同目标,应当致力于推动并形成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的一致性;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应当致力于推动并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性。应当说,由于突破了不同的利益诉求、意识形态乃至社会制度的界限,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汉族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国内同胞和海外侨胞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旗帜之下团结了起来,由此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具有广泛包容性和内在活力的社会主义。也正是由于坚持了社会一致性原则,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始终在生动活泼、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环境中顺利展开和推进。因此,要做好统一战线工作,首要的是必须坚持和实现社会的一致性。
  (二)必须承认并包容社会的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多阶层、多党派、多团体、多界别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多样性的发展在充分显示整个社会创造活力增强和自主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使人们在政治利益、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分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承认并包容社会的多样性: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并保持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关系,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团结和引导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和活力,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以此形成全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互相关爱、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之间的关系,在爱国主义旗帜召唤和引领下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诚团结。
  (三)必须认清并掌控矛盾的可变性
  现阶段在社会一致性和社会多样性并存格局下,各种社会矛盾的发生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这些矛盾绝大多数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总体上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采用不同手段来加以解决。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围绕着不同利益群体而发生的矛盾冲突,由于处理不当而非常容易被激发,从而以尖锐的方式表现出来,甚至演变为波及面较广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协调和健康发展。特别是有些非对抗性的矛盾,在复杂的国际因素和被国外敌对势力与敌对分子利用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向对抗性矛盾转化。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在承认矛盾并允许矛盾存在的同时,又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地舒缓对立情绪,化解矛盾冲突,使现阶段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能够在体制框架内得到妥善化解,而不使矛盾因不断积累和放大进而演变为对抗性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难度虽然非常大,但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以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旗帜的统一战线的力量和作用,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化解。化解的基本原则是,真正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面谋划,统筹兼顾,协商沟通,最终实现多赢,由此使整个社会呈现出良性运行及和谐发展的态势。
  三、新形势下继续做好和有效推进统一战线工作的几点建议
  统一战线历来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我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我国阶级关系发生的变化状况和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新要求,邓小平郑重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针对我国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新变化,江泽民强调指出:“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新世纪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发展,不仅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而且也为统一战线在党的领导下切实做好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协商融通、化解矛盾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有效地发挥统一战线在团结各种社会力量、把握各种社会意志、兼顾各方社会利益方面的作用,我们从我国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理论出发,对改进和加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一)重大决策出台之前必须经过充分协商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最关键的是要将协商环节前置,即坚持协商在决策之前。诸如,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法规的制定,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等方面领导人选的确定,都应当切实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这样做,有利于保护各界党外人士的政治参与和民主权利,有利于提高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应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积极创设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刚性约束,全力推进政治协商在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和协商程序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具有多元参与性质的政治协商,在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以制度为根本保障,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相关规定并落到实处,力求避免政治协商在一些地方被当作政治任务而走过场。
  (二)政协要注重吸纳各类社会组织人士的参加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各类社会组织及团体不断涌现。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层次各有不同、覆盖相对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其功能与政府的行政功能和社会的自治功能之间形成了某种互补。因此,在自觉适应我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和利益多元化的新趋势、积极推进政协组织自身建设的新任务的过程中,政协应当努力地拓展自身的工作领域,适时调整界别构成,适当增加各种利益群体在政协中的比例,主动吸纳各类社会组织人士的参加,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政协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在做好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冲突时,更具亲和力与说服力,更易被相关群体所接受,效果也会更为明显,由此充分发挥统战资源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优势。
  (三)畅通民意表达机制
  建立健全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公正合理地整合社会利益关系的前提。统一战线中的各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深深扎根于基层、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具有沟通上下、联络各界的独特优势,因此,应当使统一战线真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真实表达民众利益的有效载体和媒介,使得各阶层和各方面的意见都得到有效的表达;特别是统一战线中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应当通过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途径来了解群众生活、体察群众疾苦、反映社情民意和集中民众智慧,由此架起公众广泛参与的覆盖宽泛、渠道通达、反映迅速的桥梁。通过充分发挥这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民众所反映的带有重大政策性意味的问题能够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改进相关工作,集中解决相类似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在进一步畅通和拓展民意表达机制和功能问题上,一定要积极推进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以避免各种无序表达和强制性表达的发生。
  (四)重大政策出台应由政协进行风险评估
  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利益群体,各个群体都有利益表达的愿望和要求。加上不同群体、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成分、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在此现状和背景下制定和出台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政策时,必须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充分考虑到因利益差异而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为此,应当充分借助统一战线所具有的智力优势和社会资源,开展客观、公正和全面的风险评估,从政策取向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之间的有效平衡,这样不仅使经由统一战线广泛参与评估之后所制定的政策具有公平性和可实施性,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策略和预案,防患于未然,化解于萌芽,即便有违背决策初衷的风险发生,也能够进行有效应对并加以解决。
  (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加政协职能
  履行职能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依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这一职能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外国议会和国内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人民政协这三大职能,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明确和充实的渐进发展过程。首先是政治协商,然后扩充到民主监督,再扩充到参政议政,由此使政协不断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当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是统一战线履行职能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与其职能拓展、调整和践履的程度和水平紧密相联。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管理也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领域。因此,在利益调整、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等方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政协承担起沟通疏导的新职能。由此,我们建议把政协由三大职能扩展为四大职能,增加沟通疏导的新职能,以使政协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龚剑飞】

推荐访问:多样性 努力实现 有机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