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彼得.威尔的电影世界】彼得威尔的电影风格

  《寻找楚门:彼得・威尔的世界》   [英]雷纳著   劳远欢 苏溯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1   定价:35.00元   
  当梅尔・吉普森等这些拥有澳洲背景的影星在好莱坞纷纷登堂入室、步入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就会以为,来自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或者英国这些和美国渊源极深的国家的电影人,在好莱坞的发展几乎不会有什么大的障碍。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使他们可以轻松地脱离以前的情境,迅速地融入到好莱坞的氛围中去。但是,看了英国学者乔纳森・雷纳的这本《寻找楚门:彼得・威尔的世界》之后才发现,即使是同宗同源的文化背景,即使是像彼得・威尔这样的大导演,也始终不能摆脱过去的身份。这位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导演,拍摄出的一些作品总是和“正宗”的好莱坞影片略显不同。就好像《楚门的世界》,影片对于美国社会的媒体操控和消费主义的批判,是其他好莱坞电影中很难看到的。这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导演,巧妙地用喜剧性的故事来表达一个外乡人对于美国文化的不满。
  既然是寻找彼得・威尔的整个电影世界,那么这本书也就不再是局限于他的一部或两部作品。彼得・威尔是如何一步步从澳大利亚走到好莱坞的,他的电影风格是如何一点点演变的,都需要作者进行详细的分析。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面对一个常常不得不因时、因地而变但却又有所坚持的导演,采用一种合适的方法来看待他的作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或许,是澳大利亚独特的文化背景使然,像彼得・威尔这样的澳大利亚导演,并不如欧洲导演那样固守欧洲大陆深厚的艺术传统,也并没有全面地倒向好莱坞,而是在拍摄影片时采取了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所以在彼得・威尔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从戈达尔到库布里克等横跨欧美一大批导演的影子。本书作者乔纳森・雷纳显然看到了这一点,他在阅读彼得・威尔电影的时候,在方法上就采取了皆为我所用的态度。其实,本书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彼得・威尔电影精妙的视听语言的分析,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影片背后深广的社会内容。一位在澳大利亚的电影复兴运动中脱颖而出的导演,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其实早就已经深深打上了民族国家电影的烙印。尤其是威尔早期作品,影片中那些被来自欧美的各种思潮所撕裂的小镇、机构和家庭,其实是一位青年导演眼中1970年代最真实的澳大利亚。
  即使是彼得・威尔后来在好莱坞的作品,从《死亡诗社》到《绿卡》,再到《楚门的世界》,也表现出一种对美国文化、权威意识的批判态度,仍然和他早期的影片在气质上是相通的,也和他的澳大利亚人身份密切相关。所以,这本书的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好莱坞这架娱乐机器的奥妙所在,它不仅可以用金钱吸引世界上任何一个有能力的电影人来为它服务,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容纳这些人对美国文化的嘲讽甚至是批判。
  当然,像彼得・威尔这样在好莱坞发展多年仍然保持着高度个人化姿态的导演并不多见,美国的熔炉文化和好莱坞的商业机制早就把那些来自世界各地、才气纵横的导演打磨得锐气全消、棱角全无,吴宇森的好莱坞作品里,天女散花般纷飞的弹壳和不时飞起的鸽子包装下的,是一个个被阉割掉生死豪情和快意恩仇成分的美国故事,李安在好莱坞的《断臂山》也证明,他甚至比美国人更能够准确地把握美国人的时代心理。而在外人看起来和好莱坞是“一家人”的彼得・威尔,反而能一直保持着他在澳大利亚时期就曾经表达过的主题和清晰可辨的风格,最终也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寻找楚门:彼得・威尔的世界》的作者认为,这正是得益于威尔能够熟练地游走于欧洲作者电影和好莱坞类型电影之间。所以,这本书让我们思考的,不仅是威尔的电影,还包括在这个时代如何保持一个电影人的文化身份的问题。

推荐访问:彼得 探寻 威尔 电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