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标下学生学习英语教材的情况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处于活跃的发展阶段,但也有不少疑問需要讨论解决,如课程标准的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教法的改革,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小学教学的连接等疑问。要处理当前教育改革的疑问,有必要从历史的视点了解其开展的原因、经验教训。小学英语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对孩子今后的英语及语言类门类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意义。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新版教材;学生学习
  一、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1. 以突出准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作为教学重点,依据课程目的,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在听、说、读、写训练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和准确地听、说、读、写习惯和运用英语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英语和自己解决学习困难的能力。
  2. 教材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趣味性结合,知识于一体,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运用言语的才干、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扩大感官刺激,提供更丰富更实在的语言环境,要根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特征,创造一个全方位的语言环境,使他们觉得所学知识不是零碎无意义的而是客观完好的,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新教材的教学理念
  1. 新课标指出现代外语要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多创造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新教材的出现需要我们多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说,形成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设置活动的过程中,切记是教师自身说,而忽略了让学生多说,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对话交流的机会,给出一定的语言结构,鼓励学生开口说话,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2. 新教材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从形式上看,增设了多种插图,人物的图片也更加真实、生动,还插入了趣味小故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内容上看,新教材的内容较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能通过学习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将理论和实际真正相结合,充分体现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实用性。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生活常识的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加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记忆力。
  三、 新教材使用现状
  1. 教师对新教材的教材内容不熟悉。新教材每个单元是由单词、对话、阅读、故事教学组成,三、四、五还穿插了语音教学,就学生用书而言,每单元6课内容。大部分照本宣科,按照教参上的教案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如在语音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增添绘本故事内容,使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更适合学生的需要和生活实际。同时,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但是要避免是为了考试而删减或调整相应的内容。
  2. 教师的教学方法太陈旧或存在不合理性。由于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或客观条件的差异,对学生的学情学法把握的不够好,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忽略学生的兴趣性和主动性。有时候教参中的教学方法其实并不适合教学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往往老师不会去更改自己的教学方法,多个班级还是用同一套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习最新或者最恰当的方法运用在自己实际教学中。
  四、 改进新教材使用及提升小学生能力的建议
  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只有提升了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我国的竞争力做一份贡献。教师要把握并运用多种教育工具和手法。图像、实物、克己的教具和多媒体等等都是符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工具和手法,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
  2. 使用教材教学,并非“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当课程的建设者,在把握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后,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删减掉一些没有用的内容,或者拓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3. 教师在培养共性的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个性差异性,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英语教学中经过对学生的观察力、阅读力、听、说、读、写能力下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育,从而推进学生归纳能力的进步。经过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练习策略,对于练习前的归纳评估,设定具体的练习方案,对学生弱势能力强化进步,改善学习能力结构,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五、 结论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领会新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材新特点,提高教材驾驭能力;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对英语的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大宏.教育学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研究[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毛宏云.知识管理工具支持学习力提升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3]刘永和.提升学习力: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解决方案[J].上海教育研究,2011.
  [4]钟启泉.学力理论的历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13.
  [5]吴先勇.知识经济时代学力的连释[J].广西社会科学,2014.
  作者简介:
  蔡若蓉,浙江省金华市,花桥乡中心小学。

推荐访问:学生学习 新课标 探讨 情况 英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