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 高校贫困生补助

  [摘 要]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特点,从两方面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通过在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信心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117-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量扩招,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而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相比较于普通同学的就业压力更大,这成为一个值得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特点
  1.1 高校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具有的优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生与部分学生自立能力差的情况相比,在校期间比较努力进取,注重实践能力强、颇具独立进取的优势。实践证明,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工作后表现出来的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和吃苦耐劳、朴实真诚的精神是一些用人单位很欢迎的。贫困生们由于缺少来自家庭方面“经济”和“关系”的支持,他们往往较早地行动起来,在就业方面的积极主动性表现更为明显。更容易提早找到工作。
  1.2 高校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具有的劣势
  (1)就业形势的严峻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人数以平均每年50多万的数量猛增,从2001年的114万增至2012年的680万。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趋势却相对缓慢,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很多公司在裁员;国外欧债危机与美国的经济危机,总体影响就业市场。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尤为困难。
  (2)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求职过程支付的费用越来越高。在求职过程中,需要支出收集信息,制作和投递自荐书,购买学习资料,参加各种辅导班和资格考试,奔赴各地参加双选会等的费用;同时,为了增加面试的成功率,还要支出用于形象包装的费用。无论哪一项支出,对于贫困生来说都是一种困扰和负担。高昂的求职成本给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加大了他们的求职难度。
  (3)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经济上的拮据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因自身的胆怯、不自信,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差等不良表现,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引发了自卑、压抑、紧张、焦躁、消极、嫉妒、仇富等心理障碍,往往导致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4)综合素质的局限。由于家庭背景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计算机、外语、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能力缺乏培养。大学期间,他们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组织策划、社交礼仪、实践创新等方面普遍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而上述能力正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所看重的综合素质标准,因此贫困大学生在竞争的就业市场中明显处于劣势。
  2 提高高校贫困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根据贫困大学生就业优劣的分析,除了给他们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2.1 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我国当前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高度关注。每年出台文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区就业,同时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保家卫国,通过建立创业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和援助,对于贫困的学生实施了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政策,安排公益性岗位、给予相应的补贴,并专门强调了高校对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2.2 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为核心,科学、合理制订贫困生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它通常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入手,引导个体根据有关资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进行设计,并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出实现每一个目标的相关措施,从而指引他们通过循序渐近的方式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因而,在高校贫困生进校之后,高校就有必要针对贫困生的特点,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全面系统的全程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性格、职业能力与职业匹配等方面的测试,了解其个性心理特征和职业意愿,并在结合其家庭因素基础上帮助学生选定职业方向,进而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贫困生职业规划能力,做到大一灌输职业生涯理念,大二明确自身就业方向,大三尝试通过关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等形式就行演练,大四在对就业目标已经有正确认识的情况下指导其掌握求职技巧,进行实战,争取早日找到工作或者考入理想的学校。这样,由于贫困生认清了自我,明确了方向,并及早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在就业时必然占得先机,降低了“毕业即失业”的危险。
  2.3 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全面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
  (1)重视心理辅导。首先做好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切实地落实国家对贫困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通过“贷、奖、助、免、勤”等方式和途径,在资金和物质上直接给予贫困生支持。要严格资助经费管理,资助环节实行“阳光操作”,确保国家、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基金落实到每一位贫困生身上,帮助贫困生解决就学和生活困难,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在做好对贫困生经济和物质帮扶的同时,通过思想、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自强成才典型教育等方式对贫困大学生给予精神扶助,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摆脱家庭贫困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树立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立志成才的品质。   (2)丰富素质教育内容。当前,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更加看重,而这些能力正是大部分贫困生所欠缺的,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拓展,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课堂学习以外的能力提升机会和平台,资助贫困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勤工助学、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文体活动等,使贫困生的职业技能和人际交往等能力得到提升,使他们自身有足够的能力参与职场和社会竞争。
  3 在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在就业中常见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就业心理素质等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贫困生就业指导中尤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其在参与就业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需要,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3.1 培养竞争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近年来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而社会需求有限,面对这种就业形势,贫困学生尤其要树立竞争意识,不能逃避。面对竞争,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心里。从刚入学开始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具备雄厚的竞争实力,以实力取胜。在这期间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不至于被淘汰或者自己太过于被动。
  3.2 正视待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有些贫困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出现短期待业的现象。这主要是主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就业期望值过高,学业不佳,缺乏竞争实力,缺乏就业技巧与能力,就业观念不适合时势等。这都需要他们在观念上作出调整,正确地、积极地对待。
  传统就业观念是要有稳定的工作,而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也是流动的。高校贫困学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所谓的“铁饭碗”,匆匆忙忙为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而是应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因此,要引导高校贫困学生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把握机会。
  3.3 发挥专长,引导高校贫困学生树立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的观念
  专业对口更容易发挥专业所长,既有利于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发挥,又有利于提高本岗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要教育和引导高校贫困学生在择业时考虑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大多数贫困学生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他们毕业后觉得留在大中城市是他们的好的选择,他们不再想回到农村、基层去。这种择业观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现在人才状况而言,广大的边远地区、基层和艰苦行业,人才缺口很大;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和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各行业、各领域都需要各类人才。所以高校贫困学应该端正心态和就业观念,正确定位,把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自己的才干放到首位,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参考文献:
  [1]曾继平.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8).
  [2]王爱青,晓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微[J].山东社会科学,2011(5).
  [3]周琴.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8).
  [4]徐建平,等.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提升就业能力探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5]刘益群.论高校资助育人对贫困生就业的促进作用[J].市场周刊,2011(6)
  [6]冯刚,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校级项目课题,课题编号:YN1029。

推荐访问:探析 就业问题 贫困生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