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网络辅助作用的再认识:引用古诗的作用

  如何将网络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教学,是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急需攻克的课题,也是语文界诸多同仁孜孜探求的崭新主题。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显著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此,本文谨以古诗文教学为切点,就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和它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优点——尤其是多媒体视听语言对古诗文阅读教学所产生的优化效果等方面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充分依托网络资源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由于小学生没有丰厚的文学积淀,就不能枯燥地分析、机械地背诵,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应当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生情。本节课在学生初知大意的基础上,以多样诵读为主线,以“回顾大意、走入诗境、感悟诗情”为总体思路,以“多样诵读,导入诗境——整体诵读,感知送别情——潜心会文,体验送别情——拓展诵读,运用古诗”为教学策略,重点导读两首,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悟到《赠汪伦》“以歌相送”,同时在诵读中真切体会到一样的送别情感,不一样的送别方式。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学习中,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二、充分依托网络资源辅助作用,呈现古诗文教学中的优点
  1.让音乐加强听觉效果,激发个性化思维 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好,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学生是否专注地、有思维地听课,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例如让学生在清明节时,中秋时,要珍惜粮食时,表达母爱时,我们会吟道什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揭示课题“琅琅诵读声,悠悠送别情”,体会那不一样的离别情感。
  2.让图片加强视觉效果,激发个性化思维 在课堂上,让学生“视”好,同样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如果能按照文本的意境恰好地适时地配播一些图片资料,定能集中学生视觉的注意力,学生能更快捷地、准确地理解课文意境,减少教师讲解的时间,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惜别情思,创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让读者感受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情深意长。
  3.让动画加强美觉效果,激发个性化思维 小学生天生就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就像魔术一样会使他们着迷。为了适应这种心理要求,适当地采用“动画”教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边听课一边欣赏动画是学生“美觉”的享受,能带给学生愉悦的心情,能激发学生个性化思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消化吸收,有助于圆满完成课堂教学。
  网络技术具有先导性、渗透性、共享性等特征,具有强大的现实和潜在优势,正在迅速地改变教学方式。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我们要大力推进网络技术与小学古诗文和其他学科个性化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尽最大努力用好、用活、用准网络技术,大力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真光小学)

推荐访问:再认 辅助 作用 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