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面对洋节 理性面对裁员

  “下岗”一词似乎为弱势群体所专有,一提到“下岗职工”,人们脑中就会浮现各种在路边摆摊为生的小买卖人。不过,现在被“下岗”的不再是弱势人群,平日风光无限的白领精英,也难免同样的命运。
  今年下半年以来,外资公司裁员的消息接连不断。8月份,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大规模裁员,涉及人数超过1500人,南京地区还传出500多员工因拒签离职协议产生劳资纠纷的消息。同时,诺基亚、西门子、松下、AMD等外资企业,也纷纷宣布了在中国的裁员计划。
  虽然经济数据呈现“触底”迹象,但各大公司的裁员行动似乎刚刚开始。以高薪著称的金融行业开始裁员和降薪,中金、中信等一线券商的投行部门,出现30%裁员幅度的传闻,中小券商和PE机构更是如此,整个金融业入冬表现十足。
  经历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制“下岗潮”的人,对企业裁员并不陌生。那一轮下岗潮留给人们的,大多是悲惨苦闷的回忆,以至于一听“裁员”二字,就不由自主地排斥和紧张。即使是安排妥当的企业裁员,也要以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态,搞道德批判。
  最近,媒体对沃尔玛裁员事件所报的态度,就是如此。
  据报道,10月31日,南京沃尔玛采购部门40余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接到裁员通知,而沃尔玛全国大约有几百名采购面临下岗。媒体就此事采访沃尔玛被裁雇员,沃尔玛也对此事进行了官方回应。
  被裁员工自然对记者大倒苦水,认为“岗位调整,没有余地,强制意味十足”;而公司的回应则是,公司会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处理云云。孰是孰非?记者联系到一位律师寻求看法,律师告诉记者,沃尔玛中国的做法并无明显违法之处,但态度上确有不妥,“没有完全考虑到员工心态”、“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味道”。
  和沃尔玛这种大卖场的采购人员打过交道的供应商,想必大多都领教过他们的“居高临下、态度不妥”。不过,这会儿被裁的买手们,变成了祥林嫂,对媒体哭诉公司的态度,媒体和律师也跟着帮衬,似乎给外国公司打工的中方雇员,天然就是被欺负的对象。
  我们对整个事态的细节并不了解,但我们认为,雇用和解雇都是正常商业行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态度如何,而在于是否符合规则、法律。
  作为被裁的雇员,突然从“公司白领”变成“下岗职工”,心态出现波动很正常,但成熟的职业人士,应该在确认公司的做法和赔偿是否合法后,立刻收拾东西走人,开始新的求职之路,而不是找媒体哭诉挑剔老板的态度。就算老板和颜悦色,最后也会被说成口蜜腹剑、阴险狡诈。
  毕竟,谁都不愿意裁员。作为企业,培养出熟悉企业文化和工作技能的员工不容易,如果不是公司经营所需,谁会愿意白白损失自己的人力资源?作为个人,突然失业自然会陷入窘境,但如果因此怨天尤人、控诉企业,除了能发泄一下内心的不满,伤害一下曾经效力过的公司,还有什么价值?
  作为媒体,找不到法律瑕疵,而去抓“态度”问题,就更不成熟。首先,“态度”是一种很微妙的判断,好与不好,有时候当事人都说不清,更何况只是道听途说的媒体和律师?其次,裁员事件处理的关键在于法律,态度好坏是次要问题。
  相比之下,如果记者和律师被裁,是愿意选择“态度良好、赔偿不足”,还是愿意选择“态度冷漠、赔偿丰厚”呢?理性的人,应该会选择后者。而且,赔偿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态度——合法、负责地处理裁员事宜,就是端正的态度。
  记得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波期间,美国各大投行裁员,电视镜头中,很多西装革履的体面人士,从高级写字楼中搬个纸箱出来回家待业,表情悲催但情绪平稳,没人哭闹责骂。接受事实,尊重规则,才是成熟、有素养的职场表现。
  我们的传统教育习惯做“思想政治工作”,凡事都要“想通了”才好办。但是,商业社会追求效率,维系“市场经济”这部巨大机器运转的,是规则而非情绪。外资公司没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这也许是它们水土不服的地方——如果多些“书记、政委”之类的配备,就不会“态度不妥”了。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裁员事件中被指责“态度傲慢”的,通常是外资企业。如果是因为中外处事原则的差异,倒可以理解;但如果因为“外国人就会欺负咱”的心态作怪,那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摆脱自我矮化的自卑心态。不管怎么说,外企因经营困难而裁员,大多会规矩地履行赔偿义务,凭这点,就比卷款跑路的老板们要强得多。

推荐访问:裁员 理性 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