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的交往与冲突_和山民交往

  学校以外不远处,有剃头铺一间,兼卖茶水的杂货店一处,是我常光顾的地方。   操持剃头铺子是一个年过六旬的长者,有一等一的刀功。信奉“水热刀快慢慢剪”的信条。不用电帮忙,全靠手工。脑袋交给他,是一种享受。混熟了,彼此有了交契。说话就少了条框。
  他说男人三大乐子:床上新娘子、热水澡堂子、剃头旧铺子。
  他说养生之道:皇帝靠吃药、百姓靠洗脚。
  他说男女之事:男人不怕担子压、女人不怕汉子压。
  均要言不烦,切中肯綮。
  临别要我给他的铺子写一副对联,想了很久,终于想了一副:侍诏原为头等事剃发只现顶上功,横批:唯首是瞻。
  老汉看了,很是满意,当即挂出来,从此不收我的剃头钱。
  隔壁茶水铺的老板娘看了,也央我写一副,想了一会儿,就写:酌来清泉凝杯绿饮罢桃花上脸红,横批:至水无味。
  从此店里的老板娘不收我的茶水费。
  因为开了这个头,我就多了一件事,帮山民写春联。
  虽说日子过得清苦,山民们却是极看重过年的,因此贴春联是家家户户不可少的功课。时光的流转并不使人麻木,该举行的仪式一定要举行,并不因了偏乡僻壤和贫穷而放弃美好的心愿,虽然有些仪式古旧而落后,但这些是传统,一辈一辈人传下来的,是不可省略的,仿佛新的日子与旧的日子以此为分野,一年的好运道都在其中了。腊月三十的前几天,山民们拿了红纸,带了山货,拥到我的蜗居。于是就写: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春暖风和日丽年丰物稔民欢、春将化日舒清景室有暧风聚太和、春色无边称禹甸世内有道胜尧天……
  钱是一定不收的,这是我给自己定的铁律,但山民们带来的山货可以笑纳,否则就是拒绝。就是假装清高,收了,对方就有笑容,仿佛是被认可和接纳一样。一把山韭、几枚野鸡蛋、一条野猪腿、一只山鸡、一只野兔、一串腌好的山坑鱼,有一次居然收了一只活蹦乱跳的狗獾。吃不完,就分给同事享受,连守门敲钟的校工也有一份。那只狗獾,我养了两个月,然后在一个阳春二三月的好天气里把它放归山林。
  学生山稔的爷爷七十大寿,山稔请我去坐席。带了二十块钱,去了,随礼,有人记账。却早有人笔墨纸砚地侍候着,于是凝神定气,大书一“寿”字,又大书一“福”字。山民们都喝彩,说字写得有骨,力气都在里面,水气也在里面。于是吃茶,饮酒,醉归,发现二十块的红包依然在口袋里。
  同事紫檀的奶奶老了,让我写挽联,就带了毛笔,随紫檀到他的家。刚一进门,紫檀的父亲就迎面跪在我的面前,一条白色的孝布从头及地。一惊一颤之后,悲凉的心情陡然升起。有了人生无常的感喟,于是马上扶起老人家,除了“节哀顺变”什么也说不出。照例到临时的账房交二十块钱的。一杯茶饮毕,然后运笔成书:福寿全归音容宛在齿德兼隆重名望昭,横批:慈颜永存。
  这些是山民的礼数,也是山民的节日。平日里,与鸟兽为伍,与山林相伴,荷锄亩陇,不知山外世界,只以传统的仪式点缀自己的日子,一个仪式一个仪式连接起来,就构成了生命中的链接或光点。穷人的苦难是苦难,穷人的快乐也是快乐,你可以漠视穷人的苦难,但不可以嘲笑穷人的快乐。好也罢,歹也罢,穷也罢,富也罢,人的一生总不绕过那些重要的程序。
  而我得以窥视并参与这份与现代社会和城市迥异的生活,遇到了,便是缘,便有份;参透了,便是幸,便有福。
  
  (摘自《羊城晚报》)

推荐访问:山民 交往